在湖北武漢,有個52歲的男人叫舒滿勝,花了15萬塊錢自己動手造了一架“超級飛碟”。這玩意兒不是擺設,能真的懸空飛起來,還能載人。消息傳開后,網上炸了鍋,有人覺得他牛得不行,也有人說他這是瞎胡鬧。更別提專家跳出來說,這東西壓根兒就違法,飛一次就是違規一次。
舒滿勝其人
舒滿勝,1966年生的,湖北武漢人,家里祖祖輩輩都是農民。小時候家里窮得叮當響,住的土坯房一到雨天就漏水。他從小就喜歡鼓搗東西,尤其是機械,七八歲就拿螺絲刀拆家里的收音機玩兒。
雖然沒什么正經學問,初中沒念完就輟學了,但他腦子活,手也巧,靠著自己琢磨,愣是學會了不少修東西的本事。村里人一提他,都知道這是個能把壞家伙修好的“小能人”。
長大后,他沒啥選擇,只能跟著家里種地。但農活兒之余,他開始給人修自行車、修農具,慢慢地攢了點名氣。十八歲那年,他攢錢買了輛二手自行車,背著工具箱走街串巷,修收音機、電風扇,干得有模有樣。
后來結婚了,去了武漢一家汽修廠當學徒,從換輪胎干起,半年就上手修車了。90年代初,他自己開了個小汽修鋪,雖然地方不大,但憑手藝吃飯,日子過得還算湊合。
生意好了以后,他又搞了點家電維修,還開了個小餐館,賣點家常菜。2000年代武漢拆遷,他買了幾套房子,靠補償款賺了一筆,經濟上總算寬裕了點。手頭有錢了,他小時候的飛天夢又冒出來了。
2006年,他開始自學航空知識,買了一堆機械和空氣動力學的書,整天泡在里面研究。2010年,他第一次試著造了個固定翼飛機,結果試飛時摔了,腿還骨折了。但這沒把他嚇退,反而更想搞出個能飛的東西。
“超級飛碟”的來龍去脈
到了2018年,舒滿勝下定決心要干票大的——造一架“超級飛碟”。他從小就愛看科幻片,飛碟在空中轉來轉去的畫面一直印在腦子里。這次他不光想造個能飛的,還得能載人。
他花了兩個月時間,砸了15萬塊錢,用從廢品站淘來的鋼板和四臺渦噴發動機,造出一架80公斤重的圓形飛行器。外殼是焊出來的,刷了層銀灰色漆,中間有個敞開的座艙,四周裝著引擎,看著還真有點飛碟那味兒。
造完這東西,他沒含糊,直接找了個空地試飛。2018年12月2日,他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一塊空地上搞了第一次測試。飛碟靠四臺渦噴發動機驅動,啟動后能慢慢離地,最高懸停到8米左右,飛了大概一分半鐘。他用遙控器操作,能讓飛碟在空中稍微轉個圈,最后平穩落地。這次試飛被人拍了,傳到網上,立馬火了。
專家怎么說,法律如何規定
飛碟飛起來了,舒滿勝還沒高興幾天,麻煩就來了。民航管理部門很快找上門,說他這飛碟壓根兒沒注冊,也沒拿到飛行許可,屬于私自試飛,直接違法。專家也出來說話了,比如航空領域的專家指出,按照中國民航局的規定,不管是啥飛行器,哪怕是自己做的,也得先登記、認證,飛的人還得有飛行執照。舒滿勝啥都沒有,飛一次就是違規一次。
具體來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和相關條例,任何飛行器上天都得經過嚴格審批。舒滿勝這飛碟屬于超輕型航空器那一類,按規定得向民航局申請適航證,證明這東西安全能飛。飛的人也得考個飛行執照,證明自己會操作。舒滿勝沒走這些流程,等于直接踩了紅線。民航部門上門警告他,再飛就得罰款,甚至沒收設備。
飛碟的事兒被叫停后,舒滿勝沒閑著。他把心思轉到更小的飛行器上,2019年又搞了個飛行背包。這東西重35公斤,花了1萬塊錢,用四旋翼和八臺電機驅動。他先拿沙袋試了負重,又搞了幾次無人測試,最后自己背上試飛。背包能把他帶到10米高空,飛個十來分鐘。他挑晚上或者偏遠地方試,盡量避開人多的地方。
這背包也被人拍了傳上網,又引起一波討論。有人覺得他這精神挺厲害,有人擔心安全問題。他兒子女兒也挺感興趣,在他教下試飛了幾次。不過,他還是很小心,知道法律這塊兒繞不過去。民航部門沒再深究,但警告一直掛在那兒。
舒滿勝的故事傳開后,連美國那邊都有公司找他,想出高薪請他去搞飛行技術。他沒答應,說自己是中國人,技術得留給國家用。他還想著以后開個學校,教年輕人學機械和航空,把自己的經驗傳下去。
舒滿勝這事兒,咋看咋覺得挺帶勁。一個普通農民,沒啥學歷,靠自學和一雙手,硬是造出能飛的飛碟和背包,這得有多大毅力啊。他15萬塊錢砸下去,不是為了發財,就是單純想圓自己小時候的夢。這種草根逆襲的勁頭,真不是誰都有的。
但話說回來,他這路子也確實有點野。專家說得沒錯,航空這東西不是鬧著玩的,沒認證就飛,出了事兒誰負責?法律擺在那兒,不是限制人夢想,是為了保安全。舒滿勝自己也說了,他試飛都挑沒人的地方,就是怕傷到人。這說明他心里也有數,知道這事兒有風險。
從大環境看,中國對民間航空這塊管得挺嚴。不是說不讓搞創新,而是得有個度。像舒滿勝這種,自己在家鼓搗飛行器,技術上可能行,但安全和法律這關不好過。國外也有類似的DIY航空愛好者,但人家很多都有合法渠道,能申請試驗許可。咱們這兒政策還沒那么靈活,舒滿勝就撞上了這堵墻。
再說說這“超級飛碟”的技術。舒滿勝用的材料是廢鋼板和渦噴發動機,重量控制在80公斤,能飛起來全靠四臺引擎的推力。渦噴發動機這東西,推力大但耗油也猛,噪音還大。他估計是參考了無人機原理,把多旋翼的思路放大,改成載人版。飛碟能懸停8米,說明推力和控制還算穩定,但續航肯定短,估計飛個幾分鐘就得落地。
后來那飛行背包就更輕量化了,35公斤,四旋翼加八臺電機,屬于多軸飛行器的路子。這設計比飛碟簡單點,但能飛10米還帶人,說明他電機功率和電池搭配琢磨得挺到位。不過這種DIY設備,沒經過專業測試,穩定性咋樣不好說。專家也提到,航空器得有冗余設計,比如引擎壞了一個還能安全落地,舒滿勝這東西估計沒這功能。
舒滿勝的事兒在網上傳開后,反響挺兩極化。支持他的人覺得,這是個普通人靠自己闖出來的奇跡,值得點贊。尤其是年輕人,看他從零開始自學到造飛行器,覺得特勵志。網上還有人調侃,說他這是“中國版鋼鐵俠”,雖然有點夸張,但也說明大家挺佩服他這股子干勁。
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有人說他這屬于瞎折騰,不考慮后果。航空這行,安全第一,他沒執照就飛,萬一掉下來砸到人咋辦?還有人覺得,他花15萬造飛碟,還不如把錢用在正地方,比如做生意或者改善生活。專家的意見也加重了這邊的分量,說這種未經許可的飛行器,對公共安全是個隱患。
舒滿勝這事兒,給咱們留了不少思考。民間創新是個好東西,尤其是像他這樣沒背景沒資源的人,能搞出這種成果,說明潛力不小。但光有熱情和技術還不夠,得有規矩兜底。航空這行門檻高,不是隨便誰都能玩的。舒滿勝的飛碟和背包,要是能走正規渠道認證,說不定真能派上用場,比如農業噴灑或者應急救援。
反過來,政策能不能給這種愛好者留點空間,也值得琢磨。國外有些國家有試驗航空協會,專門幫DIY玩家合法搞研發。咱們這兒要是也能有類似組織,舒滿勝這種人就不用偷偷摸摸飛了。他自己也說過,想把技術用在國家身上,這想法挺實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