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 YU7 的購車風波在車友圈炸開了鍋。
要說這車有多火?發布當晚 3 分鐘訂單破 20 萬,1 小時飆到 28.9 萬,直接把服務器都擠得直 “喘氣”。
可誰能想到,這場看似熱鬧的購車狂歡,背后竟藏著讓人瞠目結舌的操作 —— 新車還沒到手,就先成了二手車。
盡管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消費者抱怨沒有搶到現車,但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閑魚上已經出現了全國范圍內的小米YU7轉讓訂單,聲稱可以在今年內、甚至最快一兩個月便可提車。
以“小米YU7訂單”為關鍵詞在閑魚上搜索,顯示相關帖子數量已超千條,僅北京區域相關帖子就超200條。這些發布人很多都表明自己是“首批”,可以“快速提車”。
展示的訂單多數是半分鐘內搶到的,但有些并未鎖單。
在閑魚等二手交易平臺上,溢價轉讓YU7的訂單隨處可見,最高轉手價格達到2萬元。“標價1.5萬元,最低轉讓價1萬元。”
一位閑魚賣家自稱自己并非是黃牛,而是SU7車主,此次轉手訂單,純粹是出于好奇心理,“聽說很難搶到現車,我就試了一下,居然訂到了,這也是個賺錢的機會。”
還一位網友爆料,自己剛下完單,就接到了黃牛的電話。對方上來就甩出 4000 元定金,就為了鎖定他那臺 Max 版本的訂單。要知道,這 Max 版本之所以這么搶手,就是因為交付周期相對明確,不像標準和 Pro 版本,交付時間就像開盲盒,短則 14 周,長的離譜,竟然要等 56 周!這對于那些心急提車的消費者來說,多花點錢從黃牛手里買個 “準現車”,似乎成了 “最優解”。
可這里面的門道,可沒那么簡單。小米官方有個規定,訂單一旦鎖定,車輛登記主體信息就不能隨便改了。就算你想轉給家人,也得是直系親屬才行。這就導致大部分的訂單轉讓,都只能通過過戶的方式完成。也就是說,消費者滿心歡喜提回來的新車,在法律意義上已經是一臺二手車了。有網友無奈吐槽:“別人買車是越開越順手,我買車是剛到手就貶值。”
那么問題來了,小米為什么要設置這么嚴格的轉單規則?有人猜測,這或許是小米為了防止黃牛惡意炒作,保證真實用戶的購車權益。但從實際效果來看,這條規則反而成了黃牛牟利的 “幫兇”。因為過戶雖然麻煩,卻不影響車輛的正常使用,這就給了黃牛可乘之機。他們低價收購訂單,再高價轉手,利用消費者對交付時間的焦慮,輕松賺取上萬元差價。
說到交付時間,這也是黃牛炒作的關鍵。小米 YU7 的訂單分為標準、Pro 和 Max 三個版本,其中 Max 版本因為交付周期相對明確(部分黃牛宣稱年內就能提車),成了市場上的 “硬通貨”。而標準和 Pro 版本,交付時間卻像開盲盒一樣,最短 14 周,最長竟然要等 56 周。這種不確定性,讓不少心急的消費者甘愿多花點錢,從黃牛手里買個 “準現車”。
一位黃牛表示,目前只收“準現車”YU7 Max版本,因為標準版本和Pro版本的交付周期尚未確定,難以確認是否能年內提車。目前給到車主的溢價是4000元,但轉賣出手的價格則高達1.7萬元。
除了黃牛炒作,小米 YU7 的火爆背后,還有一套精心設計的營銷組合拳。發布會上,雷軍親自站臺,用激昂的語氣介紹新車的各項黑科技,從 800V 碳化硅高壓平臺到端到端輔助駕駛系統,再到天際屏全景顯示系統,每一項都戳中了消費者的痛點。
線下 4S 店的銷售們更是把饑餓營銷玩到了極致。有網友分享自己的購車經歷,剛一進店,就被銷售圍了個水泄不通。“晚訂就沒車了!”“現在訂還能搶首批車主權益!” 各種催促聲不絕于耳,讓人感覺不趕緊下單,就像錯過了幾個億似的。再加上小米本身的品牌影響力,以及 25.35 - 32.99 萬元這個極具競爭力的價格,比同級別競品低了 3 - 5 萬元,想不火都難。
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種 “爆款思維” 雖然能快速打開市場,卻也隱藏著不小的風險。
首先是產能問題。3 分鐘 20 萬的訂單量,已經遠遠超出了行業的正常水平。即便按照 10% 的退訂率來算,最終的交付量也不是一個小數目。如果小米不能及時提升產能,很可能會出現像某新勢力品牌那樣的交付危機,引發大規模的用戶投訴。
其次是質量品控。在車圈流傳著一句話:“爆款車更容易出問題。” 因為生產節奏過快,很容易在細節上出現疏漏。小米此前推出的 SU7,就曾因為智駕系統的一次事故,被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次 YU7 的交付量更大,品控壓力可想而知。
這場購車鬧劇,也讓我們看到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些亂象。為了搶占市場份額,車企們各種營銷手段層出不窮,饑餓營銷、訂單炒作,把消費者弄得暈頭轉向。而黃牛們則趁機鉆空子,大發橫財。對于咱們普通消費者來說,買車可不是小事兒,可不能被這些營銷套路和炒作沖昏了頭腦。
只是希望小米能處理好產能、質量這些問題,別讓消費者等太久,也別讓黃牛太囂張。
畢竟,汽車市場的競爭,笑到最后的,還得是靠產品實力說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