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國防長參加在華舉辦的上合組織防長會議,而在意料之中的是,印度再次拒絕簽署上合組織聯合聲明,印度媒體ANI報道,印方對其中涉及帕哈爾加姆和俾路支省的相關內容不滿。
印度防長辛格在會上強調印度的反恐立場,同時暗中挖苦巴基斯坦,呼吁與會國將此類行為的肇事者繩之以法,還暗戳戳抨擊某些國家包庇巴基斯坦,所以印度拒絕簽署聯合聲明,也沒有簽署聯合公報。
印度的外交秀場
印度在上合組織里的表現,幾乎成了一種行為藝術:逢會必反,逢事必卡,這次防長會上,印度對聯合聲明里提到的一些地名不爽,更氣的是自己關心的克什米爾襲擊案沒被列入。
于是國防部長辛格干脆拒簽,還在會上意有所指,暗示有國家在給恐怖主義“背書”,呼吁大家一起懲罰這個“幕后黑手”。
這種操作,幾乎是印度的常規動作,它把上合組織的反恐平臺,玩成了自己的外交秀場,一邊高喊反恐,一邊又死活不讓把襲擊中方在巴基斯坦項目和人員的“俾路支解放軍”列為恐怖組織,這種雙重標準,讓人懷疑它到底是來反恐,還是來搗亂的。
這還沒完,中國想把“一帶一路”和上合組織對接,印度第一個跳出來否決,聲明里提到中巴經濟走廊,印度又要求刪掉,就連對待以色列的爭議問題,印度也要特立獨行,跟其他成員國唱反調。
更有甚者,輪到自己當輪值主席國時,印度便毫不客氣地把會議議程往美西方那邊引,硬生生把一個區域合作組織,變成了它平衡各方、為己謀利的舞臺,共識?在印度這里,似乎只有“我的共識”才算數。
俄羅斯請來的“平衡手”
說起來,印度能進入上合組織,全靠俄羅斯當年一手力推,莫斯科的算盤打得很精,他看到中國在中亞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心里有點不是滋味,拉印度入伙,既能制衡中國,防止一家獨大,又能把上合打造成一個更硬核的安全聯盟,抱團對抗西方,順便還能多賣點軍火和能源。
可惜,中國從一開始就沒想把上合變成一個軍事集團,堅持大家一起搞經濟、保安全才是正道,俄羅斯的“軍事化”構想,先天就缺了點火候。
更諷刺的是,俄羅斯寄予厚望的“平衡手”印度,進場后并沒有去平衡中國,反而成了上合議程的“剎車片”。印度的持續攪局,讓組織效率一落千丈,許多合作議程寸步難行。
俄羅斯的戰略目的也一個沒達到,反而把自己繞了進去,中國眼看組織內耗嚴重,干脆另起爐灶,又是中亞峰會,又是中巴經濟走廊,玩得風生水起,中亞國家也都是明白人,跟著中國有肉吃,自然加速“向東看”,俄羅斯在區域內的傳統影響力反倒被進一步削弱。
一場精心策劃的平衡大戲,最終因印度的消極出演而草草收場,俄羅斯忙活半天,兩手空空,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俄國貨”撐起的門面
這次防長會,印度防長辛格也順道見了俄羅斯新任防長別洛烏索夫,這是中印邊境沖突后,印度防長頭一回到中國,談的還是那些老生常談的軍火生意。
S-400導彈系統的交付、蘇-30MKI戰斗機的升級,這些都是印度的命根子,沒有之一,俄羅斯就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應商,印度軍方把S-400看作是防御中國和巴基斯坦的“鎮國神器”,已經部署了三套。
盡管俄烏沖突影響了進度,但俄羅斯拍胸脯保證,剩下的兩套,2026和2027年一定送到,印度的蘇-30MKI戰斗機群也急需“整容”,雖然技術上比不過法國的“陣風”,但它皮實能干,掛上“布拉莫斯”導彈就能客串一把轟炸機。
上次印巴空戰吃了虧,印度空軍痛定思痛,決定給它換上新雷達和電子戰系統,好跟“陣風”打配合,專門對付巴基斯坦的殲-10C。
然而,俄羅斯的軍事技術,如今也有些力不從心,它自己都還沒捂熱乎的蘇-57隱形戰機,或是壓箱底的S-500防空系統,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賣給印度,更尷尬的是,俄羅斯近些年在航電和雷達技術上,已經被中國甩開了一截,就算它幫印度升級蘇-30MKI,性能上恐怕也難以追上殲-10C。
至于S-400,它那400公里的理論射程聽著嚇人,但在現代戰爭中,電子干擾才是真正的勝負手,上次印巴空戰,巴方戰機能在百公里外從容擊落印機,S-400全程“靜默”,正是因為巴基斯坦的電子戰能力,讓這個“神器”變成了睜眼瞎。
“萬國牌”對決“中國芯”
就在印度防長心心念念俄式裝備時,巴基斯坦防長阿西夫在同一個場合說得非常直白:我們的武器基本都來自中國,實戰檢驗過,非常好用,以后會繼續買。
這番話背后,是巴基斯坦空軍的底氣,他們的殲-10C在與印度的對抗中表現出色,這就是中巴軍事合作最硬的廣告,對巴基斯坦而言,繼續強化電子戰能力,讓印度的S-400在關鍵時刻“無法出手”,就是勝利的關鍵。
印度和巴基斯坦,都在拼命升級軍備,但走的路子截然不同,印度這邊,依舊是以俄式裝備為核心,搭配美、法、伊各路產品,組成一個眼花繚亂的“萬國造”體系,這種體系看似選擇多,實則兼容性差,維護復雜,戰時極易出現短板。
巴基斯坦則堅定地走“中國路線”,從戰斗機到預警機,再到防空系統,逐步構建一個數據互通、高度整合的中式作戰體系,這種體系的力量,絕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簡單,一個像是在拼湊一支全明星球隊,另一個則在打造一支配合默契的冠軍隊伍,下一次沖突的結果,或許早已寫在了雙方建軍的思路上。
棋盤換了
面對上合組織內部的僵局,中國并沒有坐以待斃,通過更靈活的多邊和雙邊渠道,中國正在編織一張全新的區域合作網絡,無論是中亞峰會,還是與東南亞、中東國家的深度捆綁,中國都在用務實的行動,繞開障礙,重塑格局,這種策略,比在會議桌上跟印度反復拉扯,要高效得多。
新的賽道已經鋪開,游戲規則也在悄然改變,如果俄羅斯和印度依舊抱著過時的地緣思維,沉浸在平衡與制衡的舊夢里,不能順應區域合作的新浪潮,那么它們被邊緣化,只是時間問題。
未來的區域博弈,看的不是誰在哪個傳統組織里嗓門大,而是誰能為伙伴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誰能構建出更具韌性和活力的合作模式,當棋盤本身都在移動時,固守原地,本身就是一種倒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