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主題為“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查找身邊安全隱患”。農村生產安全是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壓艙石”,是加速鄉村振興展新顏、換新貌的關鍵一招。各級部門要切實扛牢安全生產責任,聚焦安全學習融入日常、安全應急落于平常、安全排查抓在經常,推動安全生產行穩致遠。
安全學習融入日常,于居安思危中筑牢農村生產安全護網,確保人人講安全時刻在線
安全意識、安全警覺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則為杜絕事故隱患發生提供保障。各級相關部門要加大農村安全生產宣傳力度,聚焦田間地頭、農房建設、農藥使用、沼氣池管理等重點領域所涉及的外在可見的顯性風險點與潛藏難辨的隱性風險點開展“顯微鏡”式專業化、精準化宣傳培訓,讓安全隱患無處遁形。要善用身邊人、身邊事作為警示案例,圍繞本鄉本土、左鄰右舍發生的真實案例作為警鐘,助推“一處有隱患,四方受警示;一域出事故,全村受教育”化為內心篤信,助推耳邊事為身邊事、耳聞事為真實事。要創新宣傳方式,根據農村居民知識結構差異、關注內容差異,采用鄉村大喇叭輪流播,鄉村文化戲定時演,改編順口溜口相傳等被村民群眾所常用、所常聽、所常記的方式,將生硬難懂的“安全規章制度”轉化為親切好記的“龍門陣家里常”。要抓住農村關鍵節點,特別是農忙時節、冬季取暖期等風險高發時間點,主動深入基層一線開展安全宣傳活動,讓安全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傳到田間炕頭”,切實扎牢織密鄉村安全生產防護網。
安全應急落于平常,于常備不懈中筑牢農村生產安全防線,確保個個會應急時刻在線
農村生產安全風險及時發現、及時化解需要全體村民群眾共同參與,構建安全生產由“觀眾”變“主角”新格局。要組建專業化應急隊伍,鄉鎮干部、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鄉鎮衛生院要結合村實際情況建立一支站位高、專業強的專業化應急隊伍,對突發情況、應急預案能夠瞬時處理、及時落地,確保在“源頭上”掐滅隱患于星火。要匹配農村一線實用技能培訓,通過安全生產大比拼、大演練等以喜聞樂見的方式重點突破本領恐慌、技能危機,確保關鍵時刻能夠來能戰、戰必勝。要把“工具箱”鋪在田間地頭,滅火器、救生圈、鐵掃把、送風機等應急“百寶箱”的規范使用要組織專業人員開展常態化、場景化、沉浸式的應急演練,驅動“工具箱”成為實用的“應急箱”。
安全排查抓在經常,于未雨綢繆中筑牢農村生產安全堤壩,確保村村無隱患時刻在線
常態化排查隱患,時時排查忽略之處、刻刻篩查疏漏之處、事事復查疏忽之處,助推安全生產達到見微知著的長效。要善于從“他山之石”汲取教訓,對農村特有的風險,例如農機操作、地質災害等做到早發現、早研判、早預防。要聯動整合多方力量,集農業、運輸、電力等監管力量擰成一股繩,秉持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決心下沉到基層一線,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直插一線開展暗查暗訪,直奔農戶庭院、生產現場,建立排查臺賬,讓臺賬從紙上落到地上。要加強整改,對于查擺出的問題要及時建立整改清單、整改時限、整改措施,嚴格落實閉環管理以銷號,同時,必須定期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回頭看”,確保整改效果“常”與“長”。要融入日常考核,將農村安全生產納入干部履職評價體系,實行安全考核“一票否決”制,強化考核結果在職務晉升、擇優使用的硬杠杠作用,確保農村安全生產高質量發展。(何向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