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梅州客家換帥的消息算是半只腳踏進“板上釘釘了。米蘭·里斯蒂奇凌晨自己發了告別,俱樂部這邊還沒官宣,但誰都明白,這就是下課了。說實話,梅州客家這波操作,既不讓人意外,也挺讓人唏噓。八連敗,還瀕臨降級區,換帥就像是保級隊的“標配動作,但真能救火嗎?我倒覺得,問題沒那么簡單。
先拋個結論:主教練下課,對于當下的梅州客家來說,頂多算是個“止疼片,解決不了根上的病。球隊八連敗、九輪不勝,積分榜直接掉到倒數第三,離降級區只剩4分,氣氛一緊張,換帥就成了最直接的辦法。可這年頭,哪個保級隊不是這么折騰?有用嗎?我始終覺得,換帥能帶來一點短暫的刺激,可要真想保級,還是得看整體體系和人心有沒有擰成一股繩。
其實梅州客家賽季初還真有點“黑馬的意思。第一輪客場就逼平了天津津門虎,接著還贏了河南、武漢三鎮、深圳新鵬城,積分榜一度排到中上游。那會兒誰能想到,五六月一到,畫風突變,直接連敗兩個月。尤其是昨天,主場對津門虎,開場4分鐘就連丟兩球,下半場追回一個,還是1-2輸掉。再算上足協杯,一口氣被打了個八連敗,這在中超也不多見。說句實話,主帥在這節骨眼上下課,其實誰都能理解。
但你要說,米蘭一個人背鍋,就能把問題全甩開,我不信。保級隊的日子本來就難,尤其是像梅州客家這種,底子不厚,板凳不深,還得靠租借來的小將補陣。外援沒換,內援也沒啥新鮮血液,打到后半程,體能、士氣、技戰術,哪樣都掉鏈子。別說米蘭,就是給瓜迪奧拉來,他也得發愁。
梅州客家這波連敗,說到底,一是人員儲備跟不上,二是體系沒撐住。去年6月米蘭回來帶隊,滿打滿算也就一年,前半段成績還行,但一旦遭遇密集賽程、傷病、對手研究透了,套路就用老了。你看這幾場球,防線松散、進攻沒沖勁,換誰都難。
而且,中超下半程的生存環境也比前些年更“內卷。疫情后各隊都緊縮銀根,外援水平普遍下滑,靠體系、靠團隊、靠臨場應變的分量更重了。像梅州客家這種“小本經營的隊,更容易暴露短板。換帥能刺激一下球員,但真要脫胎換骨,還得看球員的執行力和自信心能不能提起來。
這時候就有人說了,米蘭下課是不是就該換本土教練?比如張效瑞,之前深圳隊帶了12場,4勝4平,也不算差。說實話,本土教練懂中超環境,溝通上可能更順點,但這不是靈丹妙藥。教練再用心,沒人可用、沒錢補強、俱樂部內部沒定力,換誰都得掉頭發。
其實細想想,梅州客家上賽季能留下來,靠的也是團隊防守和整體紀律,這種打法本來就吃磨合和默契。只要能把隊伍重新捏合起來,守住底線,保級還是有戲的。但如果還是指望換個教練就能換命,那心里真得打個問號。
所以說,保級隊換帥,永遠是“無奈之選,不是“靈丹妙藥。職業足球說到底,拼的是體系,是建設,是點滴積累。梅州客家不是第一支,也不會是最后一支中超“保級換帥隊。但能不能活下來,靠的還得是平時的苦練、隊里的團結、俱樂部的定力。換帥只是表面,根子上的問題還得自己扛。
有時候我在想,這幾年看多了中超起起伏伏,誰能留下來,最后拼的還是誰能扛得住困境,不指望“一招鮮吃遍天。對梅州客家來說,未來幾輪怎么止住頹勢,怎么把人心再攏回來,才是真正的“保級大考。至于主教練是誰,重要,但不是全部。
說老實話,足球這一行,哪有那么多神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