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政府近期在國際舞臺上的表現,恰似一出充滿戲劇性轉折的荒誕劇。這個在地理上雄踞北美的國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色厲內荏"的現代版演繹——當其財政部長于6月26日宣布將自6月30日起正式開征數字服務稅時,國際社會或許曾短暫相信這個國家終于要展現獨立外交的勇氣,但隨后48小時內發生的戲劇性反轉,徹底撕開了這層虛張聲勢的面具。
這項針對全球互聯網巨頭的稅收新政,表面上打著"公平競爭"的旗號,實則精準瞄準了美國科技企業的命門。按照法案規定,但凡外國企業在加拿大境內通過數字服務獲得收入,都要繳納3%的專項稅。
以亞馬遜平臺為例,當加拿大商戶向平臺支付推廣費或交易傭金時,這部分資金流將自動成為征稅對象。這種設計思路與歐盟早已推行的數字服務稅如出一轍,而特朗普政府對此的強烈反彈早有前車之鑒,美歐圍繞數字稅的關稅博弈持續數年,白宮始終要求歐盟取消這項被其視為"歧視性稅收"的政策。
當加拿大將矛頭對準全球市值最高的美國科技企業時,華盛頓的憤怒可想而知。特朗普的回應堪稱迅雷不及掩耳,6月27日就在社交媒體上宣布終止美加貿易談判,并揚言一周內公布報復性關稅的新稅率。
特朗普一硬,加拿大就軟了。
當地時間6月29日,加拿大財政部發布聲明,宣布將取消數字服務稅,此舉意在推動與美國達成一項雙邊互惠的全面貿易協定。聲明中還指出,該國財政部長商鵬飛將很快著手推動廢除《數字服務稅法案》的相關進程。
數字服務稅還未正式實施便匆匆取消,顯得頗為倉促,甚至可以說有些“未戰先怯”。不過,這倒也符合其一貫形象,長期以來加拿大在國際事務中常被視為美國的“后院”。
更令人不齒的是,加拿大不僅自身示弱,還為向美國示好、在談判桌上謀取更多利益,不惜以犧牲中國企業的利益為代價,向美國遞交了一份“投名狀”。
6月28日,加拿大工業部發布公告稱,依據《投資法》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后,決定責令中國企業海康威視停止在加拿大的所有運營活動,并關閉相關業務。
加拿大政府聲稱,若允許海康威視繼續在加運營,將損害其國家安全,并宣稱這一結論是基于多輪審查以及安全情報機構提供的證據得出的。
早在2019年10月,海康威視便已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之后又被限制美國資本投資,并在2021年3月列入“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設備和服務清單”,并要求拆除相關設備。
美國對海康威視滿懷厭惡與忌憚,而加拿大政府竟在與美國開啟談判的前夕,將海康威視逐出本國市場,這般行徑明顯是在刻意討好美國、向特朗普政府大獻殷勤,極力展現自己唯美國“大統領”之命是從的姿態。
美國有所動作,加拿大不僅毫無保留地支持,還迫不及待地效仿跟進,儼然成了美國的“應聲蟲”。
從本質上看,加拿大對美國是心存懼意的。這背后的根源在于,該國的出口貿易對美國有著極高的依賴度。加拿大偶爾擺出的強硬架勢,不過是為了平息國內輿論,做做樣子給本國民眾看罷了。一旦觸及關鍵利益,美國只需稍稍使個眼色,加拿大便會立刻乖乖服軟,之前的強硬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對于中國來說,當下國際形勢波譎云詭,在與西方國家開展外交和貿易交往時,必須時刻保持清醒且全面的認知。
與此同時,我們絕不能對其他西方國家反抗美國抱有任何不切實際的幻想。盡管在一些國際事務中,部分西方國家與美國存在一定利益分歧,但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它們往往會基于所謂的“共同價值觀”以及自身利益考量,選擇與美國站在同一戰線,共同對中國施壓。
此外,我們必須做好獨自應對美國貿易戰的充分準備。近年來,美國不斷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高額關稅,對中國企業在美國的投資和經營活動設置重重限制,妄圖以此遏制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
面對美國這種肆無忌憚的貿易霸凌行為,中國絕不能寄希望于其他國家的援助來解決問題,而要堅定地依靠自身的強大實力來應對挑戰。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持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