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
一直以來,董卿這個名字不僅僅是“央視一姐”的代表,也是無數女星追捧的對象。
然而近兩年她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下,關于她的流言蜚語也是眾說紛紜。
不少網友都想知道,董卿到底怎么了?
白襯衫、黑墨鏡、緊握的拳頭,這兩天,有網友拍到52歲的董卿在醫院門口被助理和醫生左右攙扶,每一步都走得緩慢而謹慎。
這位昔日“央視一姐”身穿白色寬松襯衫搭配牛仔褲,戴著一副嚴嚴實實的黑色護目鏡,面色略顯蒼白。
她左右兩側分別站著助理和身著白大褂的醫生,兩人幾乎是架著董卿緩慢前行。
她腳步虛浮,每一步都挪動得特別小心,明顯看不清腳下的路。
她不時側頭向醫生低聲詢問什么,眉頭緊鎖,神情緊繃,連握成拳頭的手都透露出緊張感。
畫面一經曝光,董卿眼睛出現狀況的話題瞬間沖上熱搜。
網友們看著董卿被攙扶的畫面,不禁擔憂:這雙曾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閃耀智慧光芒、在春晚零點倒計時時明亮如星的眼睛,究竟怎么了?
“卿姐怎么了?千萬別有事啊!”粉絲的留言道出了無數人的心聲。
隨著大家的關注,有眼尖的北京網友認出這家眼科醫院是“專攻近視手術的頂流”。
很快就有網友表示董卿眼睛可能出現狀況,因此出來醫院后需要攙扶。
不過,52歲的董卿一直注重保養和健康管理,這個年紀患白內障確實偏早。
而近視手術的猜測似乎更有跡可循,今年三月董卿與曹可凡一起看話劇時被拍到戴眼鏡的照片。
之后董卿與周濤、張澤群、朱軍同框朗誦時,她眼睛全程幾乎瞇成一條縫,眨眼頻率異常高。
董卿的這雙眼睛,曾是億萬觀眾心中的記憶符號。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她一個眼神就能傳遞出千年文化的厚重,《朗讀者》的舞臺上,她含淚的雙眼讓無數觀眾動容。
眼睛不僅是她的“工具”,更是表達靈魂的窗口。
如今董卿自2022年《朗讀者》第三季在掌聲中落幕,她便漸漸淡出公眾視野。
退出一線后,董卿的生活重心明顯轉向了家庭,尤其是11歲的兒子。
今年六一兒童節,她素顏登臺與兒子同臺朗誦,當看到小家伙臺風穩健、眼神溫暖時,董卿臉上藏不住的笑意流露出一個母親的自豪。
前不久,她還參加了兒子學校的義賣活動,狀態得體大方。
不過關于董卿的傳言一直存在,就比如2014年她去美國生孩子,之后更是爆料其丈夫的密春雷,是一個有名的富豪。
不過這幾年密春雷商業糾紛不斷,欠債總額高達9億元,名下多輛豪車、游艇和上海外灘豪宅均被查封或低價處理。
面對家庭經濟風波,董卿選擇了沉默,不解釋不賣慘,默默處理自己的事。
盡管經歷風波,董卿仍保持著經濟實力,兒子就讀的上海惠靈頓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學費昂貴,是眾多明星子女的選擇。
這次在高端眼科醫院就醫,主治醫生親自陪護、護士團隊隨行的貴賓級服務,也印證了她的生活品質依然穩定。
不過呢,董卿的健康狀況并非首次亮起紅燈,去年十月回國錄制節目時,她就曾被拍到綁著冰袋堅持工作,默默忍受腿傷的畫面。
如今眼睛出現問題,更令喜愛她的觀眾憂心忡忡,對主持人而言,視力問題可能直接影響重返舞臺的可能性。
今年5月,多家媒體報道董卿時隔四年重新拿起話筒,主持了一檔端午特別節目。
雖然未大肆宣傳,但“董卿復出”的消息讓無數觀眾心潮澎湃,那個能熨帖心靈的聲音,終于回來了!然而那次驚鴻一瞥后,她又歸于沉寂。
如今被曝光的眼科醫院之行,尤其是被解讀為視力恢復行動的手術,給期盼她歸來的聲音添了一把火。
當然了,在輿論沸沸揚揚之際,董卿依舊選擇了保持沉默,這種不回應其實很符合她一貫的風格。
畢竟如今的董卿還是一個母親,即使是三年來面對各種爭議,她從不公關炒作,而是用陪伴孩子的實際行動,一點點贏回公眾的尊重。
盡管被攙扶走出醫院的畫面令人揪心,但細看董卿當天的狀態,氣質依舊端莊。
她一身剪裁利落的純白套裝,干練得仿佛下一秒就要走進演播廳,寬大的墨鏡遮住了大半張臉,卻遮不住那份深入骨髓的優雅知性。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董卿的窗戶暫時蒙上了霧氣,但那雙曾引領我們領略詩詞之美、文學之魅的眼睛,定能重新清澈如初。
無論她選擇重返舞臺還是專注家庭,觀眾席永遠為她留著一束溫暖的光。
參考信源:
央視主持人董卿眼睛疑似出現狀況,佩戴墨鏡現身醫院,助理攙扶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