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服”。可在一些家庭里,根本等不到“第三代”,第一代打江山,第二代直接敗光,比如蔣泉龍父子。
他們曾經風光無限,一個帶領企業在香港敲鐘上市,一個在社交平臺上高調炫富。可誰都沒想到,這樣一個被認為前途無量的家族,會在短短十幾年內,把手里的牌打得稀爛。
公司被調查、股價跳水、賭債纏身、奢靡成性,這對父子最終成了“敗家”的代表。曾經引以為傲的稀土生意,如今被債務、訴訟和監管包圍,留下一地雞毛……
饅頭和鐵水,曾是他唯一的信仰
蔣泉龍,1952年出生在江蘇宜興的一個普通農村家庭。那個年代物資匱乏,教育條件也很差,他小學只上了4年半就輟學了。
1972年,20歲的他進了一個耐火材料廠當工人。耐火材料聽起來不太起眼,但在工業中卻非常重要,鋼鐵、玻璃、陶瓷等行業都離不開它。蔣泉龍干活很賣力,空閑時就琢磨技術,幾年后成為了廠里的骨干。
1974年,河南開封的第二耐火廠遇到技術問題,專門請他過去幫忙。蔣泉龍不到幾天就解決了難題,廠里直接提拔他當副廠長,月薪76塊,這在當時算是相當高的工資。雖然有了這樣的職位,蔣泉龍還是不滿足,他心里有股勁,想著要做點更大的事情。
1984年,他攢了3000塊錢,辭職回宜興開了個小廠——宜興鎂質耐火材料廠。那時候的條件很艱苦,他騎著自行車跑業務,風吹日曬都得硬扛。憑借扎實的技術和市場眼光,小廠逐漸發展起來,蔣泉龍也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后來,蔣泉龍在一次去江西出差時接觸到了稀土行業。雖然中國擁有全球80%的稀土儲量,但當時開發得并不多,市場潛力巨大。稀土在高科技領域有著重要用途,電子、激光、航空航天等行業都需要。看準了這個機會,1987年,他開設了異型稀土分離廠,并在次年成立了宜興稀土冶煉廠。為了確保技術過硬,他還從上海請來了專家樓繼祥。憑借先進的技術支持,產品質量和產量逐步提高,生意也越來越紅火。到90年代初,他的稀土企業凈資產已經達到1.3億,成為行業的領頭羊。
1994年,他將耐火材料和稀土業務整合,成立了新威集團,也就是后來的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1999年,這家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中國首家海外上市的私有稀土企業,募集了3.7億港元。上市后,公司更名為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蔣泉龍的財富也隨之暴漲。2001年,他憑借11.4億的身家躋身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39位,2013年更是漲到103億,被稱為“稀土大王”。從一個農村小伙子到億萬富豪,蔣泉龍的成功之路相當硬氣。
蔣鑫是蔣泉龍的兒子,出生在80年代,從小生活優渥,沒吃過什么苦。他父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發家致富,家里有錢,教育資源也很豐富。蔣鑫被送到英國留學,在曼徹斯特大學拿到了國際商業、金融及經濟學的學士學位,之后又在威爾斯大學獲得商業研究學士學位。2008年,蔣鑫回國進入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2012年升任總經理,負責市場推廣工作。
按理說,憑借蔣鑫的學歷和家境,他本該繼承好父親的事業,但遺憾的是,他并沒有繼承父親那股拼勁,反而把精力集中在享受生活上。他對豪車情有獨鐘,車庫里堆滿了頂級豪車,布加迪威龍、法拉利恩佐、帕加尼等名車應有盡有,總價值超過2億。他還是上海HAC超跑俱樂部的成員,經常開著定制的跑車四處炫耀。這樣的生活,與他父親當年起早貪黑拼命打拼的日子,簡直是兩個世界。
2018年9月,蔣鑫在上海“西郊5號”餐廳吃了一頓飯,賬單曝光后引起了極大的關注。那頓飯他請了8個人,點了頂級的黑白魚子醬、清酒凍半頭鮑、鱒魚尾燉湯、野生大黃魚等高級食材,總共花了41.8萬元,再加上服務費,整頓飯花費了45.6萬元。更夸張的是,他還自帶了48萬的酒水,整頓飯花費接近90萬。蔣鑫在微博上曬出賬單,賬號名為“Snake_Kan”,并寫道:“人均五萬的晚飯(不是炫富),我反正是第一次吃。”這句話看似低調,實際上誰都能看出來是在顯擺。
網友們紛紛評論,有人計算過,這筆錢夠普通家庭攢十幾年。蔣鑫這頓奢華大餐成了他奢侈生活的標志性事件,但這只是冰山一角。蔣鑫對豪車的花費更是驚人,他手上的那輛定制布加迪威龍是全球唯一一輛,車身是蒂凡尼藍色,還特別刻上了“Jiang Xin”名字,價值幾千萬。他甚至為兒子在車上留下了一個腳印當紀念,結果開了500公里就把車賣了,簡直是“扔錢如扔紙”。除此之外,他還有一輛帕加尼760RSJX,帶著專屬的“X”標志,每次開去超跑聚會,都能吸引無數目光。買這些豪車并不便宜,運輸和保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中國稀土控股有限公司的崛起,依賴的是稀土行業的黃金期。但自2011年起,國家對稀土資源的管控越來越嚴格,出口限額、開采標準都逐漸收緊。雖然這對行業是好事,但蔣泉龍的公司卻沒有及時調整戰略。他忙著應付賭博,忽視了公司的發展,導致公司競爭力逐漸下降。從2012年開始,公司連續虧損,到2018年累計虧損了15.8億港元,股價從最高時的4.81港元跌到不到0.5港元,市值縮水超過90%。
為了應急,公司不得不賣掉不少資產。2017年,他們低價出售了銀茂控股和海城新威利成鎂有限公司;2018年又剝離了熒光粉和高純鎂砂業務,換了一些現金回流,但還是無法阻止公司的下滑。蔣泉龍個人的麻煩也接踵而來,2017年那場賭債官司讓他的名聲受損,生意界幾乎沒人再敢信任他。而蔣鑫呢,公司的處境越來越糟,他仍舊揮霍無度,雖然賣掉了幾輛豪車,減少了一些派對,但生活水平依舊遠超普通人。
到2024年,蔣泉龍辭去了董事長職務,后來又擔任了代理董事長,但公司仍然沒有起色。2024年報顯示,公司凈虧損1.0492億港元,雖然營收達到7.5666億港元,比前一年增長了10.29%,但盈利依然遙不可及。據說他們家大部分資產已經轉移到海外,通過新加坡的家族信托在澳大利亞和加拿大購買了房產,總價值超過10億。蔣泉龍和蔣鑫的名字也從公司股東名單中消失,曾經的“稀土帝國”算是徹底垮掉了。
蔣泉龍和蔣鑫的故事,看了讓人不禁感嘆。蔣泉龍靠著自己的能力和眼光打下了一番事業,但最終因為賭博毀了自己的事業。蔣鑫生在富貴家庭,沒經歷過艱難,也沒學會珍惜,錢對他來說只是數字,花起來毫不手軟。這個上百億的家產,說沒就沒,速度快得讓人震驚。
這件事值得每個人深思。財富不是從天而降的,得靠實實在在的努力去守護。如果蔣泉龍能管住自己,不去賭博,或許公司不會垮。蔣鑫如果少一些炫富,多一些實干,也許能幫助家里扭轉局面。但遺憾的是,沒有“如果”,現實就是如此殘酷。這對父子,成了財富來去匆匆的教科書,留下的只是滿滿的唏噓和教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