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一架美制國民黨偵察機,悄無聲息地向大陸西北方向竄來,殊不知,我方防空部隊的雷達早已牢牢鎖定了它......
上世紀五十年代,國民黨空軍依仗美制先進戰機,頻繁穿梭于大陸上空,妄圖刺探機密情報,為反攻大陸做準備。
1956年6月23日凌晨1時06分,一架美制國民黨RB-17偵察機再次自新竹起飛。
它像往常一樣,以極低的高度,保持在1000公尺以下,悄無聲息地向西北方向竄來。
這架飛機如鬼魅般,先后掠過玉環島、嵊縣、上饒等地,一邊進行著電子偵察,一邊伺機撒下反動傳單。
就在敵機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地執行任務時,我方防空部隊的雷達早已牢牢鎖定了它。
很快,一陣接一陣的警報聲在部隊上空回蕩。
駐浙江某部飛行員魯珉迅速接到升空截擊的命令。
魯珉,這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歷經戰火洗禮的空戰英雄,曾在1952年12月的19天內,參加4次空戰,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和精湛的技藝,擊落美軍5架F-86戰斗機,榮獲特等功臣、一級戰斗英雄的稱號。
此刻,魯珉駕駛著戰機,在夜空中警惕地搜索著目標。
這是一場在黑暗中進行的較量,雙方都隱藏在夜色里,誰先發現對方,誰就占據了先機。
終于,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魯珉發現了敵機模糊的輪廓。
他冷靜的調整飛行姿態,徐徐朝著敵機逼近。
RB-17偵察機也察覺到了危險,開始做出一系列規避動作,試圖擺脫追蹤。
它在夜空中左右迂回、上下穿梭,試圖干擾我方的行動。
但魯珉緊緊咬住敵機,憑借著卓越的飛行技術,始終與敵機保持著合適的距離。
終于,當雙方距離無數次縮小后,他抓住時機,果斷按下開炮按鈕。
殲擊機瞬間吐出火舌,炮彈如雨點般射向敵機。
隨著一聲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敵機被炮彈擊中,火花四濺,瞬間照亮夜空。
然而,這架RB-17偵察機并未被徹底摧毀。
遭受攻擊之后,它憑借堅固機身與強大動力,依舊掙扎著飛行。
敵機逃竄,魯珉卻未慌亂,他敏捷地調整戰機,重新尋覓最佳攻擊位置。
魯珉全神貫注地盯著敵機的一舉一動,憑借著多年的空戰經驗,預判著敵機的飛行軌跡。
在經過短暫的追逐后,魯珉再次成功鎖定敵機。
這一次,他等待著最佳時機。
當敵機進入理想射程,魯珉毫不猶豫地再次按下炮鈕。
又是一陣密集的炮聲,這次,炮彈精準地命中了敵機的要害部位。
敵機瞬間被大火吞噬,機身開始劇烈顫抖,隨后拖著長長的黑煙,像斷了線的風箏一般,急速墜落。
隨著一聲巨響,敵機在地面上爆炸,燃起熊熊大火。
魯珉成功擊落了敵機,創造了中國空軍國土防空夜間攔截的首例戰果,也是夜間僅靠目視發現與擊落的第一架敵機。
他駕駛著戰機,勝利返航,這一場驚心動魄的空戰,為保衛祖國的領空安全,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