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一份由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的全球軍備報告,再次把中東局勢推上風口浪尖:2024年全球軍費支出首次突破2.4萬億美元,伊朗、以色列的軍費增幅均居高不下。
聯合國安理會特別會議上,秘書長古特雷斯公開警告:“中東火藥桶的引信已被點燃。”短短一周里,美以態度急轉、伊朗多地爆炸、內塔尼亞胡政壇壓力驟增,整個局勢變化猶如過山車。
美以“變卦”加劇緊張
6月中旬,美以與伊朗的停火協議看似帶來短暫緩和。塔斯社報道,伊以雙方經歷十余天的高強度軍力對抗后,突然宣布休戰。
以色列導彈精準打擊伊朗核設施,伊朗迅速反擊,超過3萬間以色列房屋受損。短暫的“冷靜”背后,是美國在幕后斡旋、承諾部分解除對伊制裁換得伊朗退讓。
不過,所有期待“松一口氣”的人都被現實狠狠打臉。不到一周,華盛頓、特拉維夫的氣氛陡變。特朗普突然宣布,因伊朗高層發表“充滿憤怒與仇恨”的聲明,他本人已暫停所有解除制裁的相關流程。
美國國務院內部一份流出的簡報指出,白宮高層其實并未真正打算全面放松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前官員評論:“伊朗沒說‘謝謝’,美方就能隨時翻臉。”
以色列國內,防務高層也迅速跟進。國防部長卡茨公開下令,以色列防軍要做好隨時恢復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準備,保持空軍絕對優勢,維護對伊朗導彈研發與核計劃的壓制權。以色列媒體援引軍方人士的話稱,“只要有足夠理由,隨時可以重新點燃戰火。”
皮蘭沙赫爾爆炸
6月24日凌晨,伊朗西部皮蘭沙赫爾市區突發爆炸,社交媒體上傳出多段火光沖天的視頻。伊朗官方很快將事件定性為“無人機襲擊”,但未公布具體傷亡數字。當地安全部門懷疑,以色列情報機構通過滲透手段,協同伊朗內部“內鬼”制造混亂。
皮蘭沙赫爾并非孤例。過去三個月,伊朗國內數起爆炸、暗殺、網絡攻擊事件頻頻見于媒體頭條。
伊朗國會國防委員會成員哈米迪公開表示:“外部勢力通過多渠道滲透,伊朗安全體系正面臨歷史最大壓力。”聯合國伊朗觀察團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2024年伊朗境內涉及“敵對行動”的安全事件同比增長近40%,其中無人機襲擊和網絡破壞為主。
以色列方面則反應強烈。軍事評論員分析,上一輪沖突中,以色列情報系統已掌握伊朗防空體系存在漏洞,部分關鍵空軍基地指揮鏈條“反應遲緩”。
這也是以色列敢于提出“定期對伊打擊計劃”的底氣所在。以色列“國土報”專欄作家指出,伊朗防空力量雖有更新,但面對高強度空襲和精確制導武器,仍顯力不從心。
內塔尼亞胡的政治“續命”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近年來身陷多起腐敗、濫權訴訟。6月下旬,特拉維夫地方法院駁回了他因“國家安全需要”請求推遲庭審的申請。
這對內塔尼亞胡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以色列國內民調顯示,超半數民眾對政府抗擊伊朗的信心下降,反對黨在議會支持率持續上升。
面對內外壓力,內塔尼亞胡頻頻打出“伊朗牌”。據《以色列時報》披露,他在多次內閣會議中強調,只有持續對伊朗保持高壓,才能凝聚國內共識、轉移社會矛盾。
加沙、黎巴嫩、敘利亞方向的軍事行動已難以讓民意“買單”,伊朗這個“宿敵”成為他唯一的政治籌碼。
美以高層同步調整戰略。6月25日,以色列戰略事務部長德默爾飛抵華盛頓,與白宮國家安全團隊閉門會談。議題涵蓋加沙行動、伊以沖突升級預案、內塔尼亞胡7月訪美日程等。
美國副總統萬斯堅決反對美軍直接卷入伊朗戰爭,但特朗普依然選擇象征性派出B2轟炸機對伊朗福爾多等三處核設施進行空襲。
美國國內對轟炸效果的爭議愈演愈烈,五角大樓一份內部評估認為,“實際破壞有限,難以動搖伊朗核能力根基。”
以色列對美依賴愈加明顯。《紐約時報》分析,美猶太裔政要在高層的話語權,使美國政府在對伊政策上難以完全獨立。特朗普“象征性”滿足以色列訴求,更多是出于內部利益平衡考量。
伊朗防御壓力與孤立困境
當下,伊朗與以色列的對抗正處于“高度不對稱”階段。伊朗雖在上半年與中國、俄羅斯展開多輪武器采購談判,但受聯合國和美歐限制,實際獲得的先進防御性武器極為有限。
俄羅斯國防部6月公開聲明,當前不計劃向伊朗大規模出口S-400防空系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多次重申“中東和平穩定”立場,但沒有實質性軍事介入。
聯合國安理會6月例會期間,普京雖口頭表示反對美以對伊朗動武,但俄羅斯并未在實質層面提供支持。
伊朗國內專家普遍認為,面對西方多重制裁和武器技術封鎖,伊朗防空網存在結構性漏洞。6月,伊朗國防預算遭遇15年來最大幅度削減,國會預算委員會稱“財政壓力前所未有”。
中東地區地緣博弈加劇。沙特、阿聯酋等國雖呼吁各方克制,但也在加快獨立防御體系建設。阿拉伯媒體普遍預判,伊朗若再次遭遇大規模空襲,難以獲得區域盟友的直接軍事援助。以色列則通過與美國的“鐵穹-愛國者”系統整合,進一步鞏固本土防護能力。
戰略懸念與未來走向
6月底,美國國會通過一項特別決議,要求白宮在“伊朗核能力升級”情況下,隨時向以色列提供情報和后勤支持。
以色列軍方正在加緊演練針對伊朗核設施的多點打擊方案,模擬應對伊朗導彈反擊和無人機襲擾。美以兩國軍工聯合體6月公布新一代高超音速攔截系統測試進展,意在展示對伊朗潛在威脅的“壓倒性遏制力”。
內塔尼亞胡的政治命運與伊朗局勢深度捆綁。業內人士普遍分析,只要其個人法律危機未解,國際舞臺上的“伊朗威脅”議題就不會淡出以色列政府的日程。6月底,《耶路撒冷郵報》評論稱,“只要美以聯盟維持高壓戰略,伊朗難以真正喘息,地區局勢隨時可能失控。”
參考資料:
環球網:2025-07-01 08:20:外媒:特朗普計劃下周一在白宮與內塔尼亞胡會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