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說岳》的故事中,岳飛平定四方賊寇之時,收下了余化龍、何元慶、楊再興等一大批的猛將,岳家軍中人才濟濟。
再到大破洞庭湖時,岳家軍再收下嚴成方、羅延慶、伍尚志等一批武將和兵士,實力更是達到了巔峰。
洞庭湖之戰的尾聲還沒落下,朱仙鎮之戰已經開始。這一戰,岳家軍更是全員參與,可謂是集合岳家軍武將最多的一戰。
那么,這一戰中,到底又有多少岳家軍武將參與了呢?
由于岳家軍武將眾多,大鬧朱仙鎮時實際并沒有詳細羅列岳家軍武將名單,但可以根據先后跟隨岳飛的武將羅列一下。
1、岳飛
武昌開國公少保統屬文武都督大元帥岳飛是岳家軍主帥,自幼拜周侗為師,擅使一桿瀝泉神槍,槍法極其精湛。
在前期之時,岳飛也是多曾親自參與大戰,沖鋒陷陣。只是隨著岳家軍武將越來越多,岳飛已經很少親自出戰了,多是負責統籌全局,比如大破洞庭湖之時就是坐鎮后方,調遣眾將大破五方陣。
到大鬧朱仙鎮時,岳飛又是親自帶領眾將一起殺入了金龍陣。這一戰中,岳飛手持瀝泉神槍大殺四方,而且他的參與更是讓岳家軍士氣大振,拼死而戰。
2—9、牛皋、王貴、張顯、施全、吉青、梁興、周青、趙云、(湯懷)
這九人是岳飛早年的結拜兄弟,也是岳家軍的元老武將。
自岳飛領軍以來,九位兄弟基本上隨他參與了每一次的大戰。不過,湯懷在朱仙鎮大戰開始前因為送欽差張九成去金營而喪命,并沒有參與大鬧朱仙鎮。
其余八人都是很明確參與了大鬧朱仙鎮的,從牛皋到趙云的武器依次是雙鐵锏、金刀、鉤鐮槍、畫桿爛銀戟、狼牙棒、三股托天叉、大刀、點鋼槍,每個人的兵器下也是打殺了不少金兵。
10—11、張保、王橫
馬前張保,馬后王橫,一人使渾鐵棍,一人使熟銅棍,是岳飛馬前馬后的兩員步軍大將。
在岳飛的九位結拜兄弟之外,張保和王橫是最早歸于岳飛麾下的。張保本是李綱家將,被李綱推薦投于岳飛麾下;王橫是獨霸渡口的水寇,在張保和岳飛過渡口去臨安時投于岳飛麾下。自此,兩人一直守護在岳飛的馬前馬后。
兩人也是明確參與了大鬧朱仙鎮的,依然是跟隨在岳飛的馬前馬后:
岳元帥已從左邊殺入,舉起瀝泉槍亂挑。馬前張保,掄動鑌鐵棒,馬后王橫,舞著熟銅棍,好似天神出世。
12—14、張國祥、董芳、阮良
三人是梁山好漢之后,分別是菜園子張青、雙槍將董芳、立地太歲阮小二之后,分別擅使大棍、雙槍、潑風刀。
在岳飛早期大戰愛華山時,三人歸于岳飛麾下。后續的時候,張國祥和董芳的描述并不多,阮良則是多在水戰中立功。
到朱仙鎮之時,并沒有明確描述三人參與了這一戰。只是當時岳家軍武將是全部參與,三人又都是屬于熱血綠林好漢,明顯是參加了這一戰。
15—16、耿明初、耿明達
耿家兄弟是太湖漁戶,在岳飛征討楊虎時歸順岳家軍,并與岳飛結拜為兄弟。
這兩兄弟最是擅長水戰,擅用潑風刀,多有立功。不過,耿家兄弟、阮良、楊虎等擅長水戰的武將也曾跟隨岳飛征戰各處,不乏參與陸戰。因此,他們在陸上也有一定本事,正常來說也是參與了大鬧朱仙鎮的。
17、楊虎
楊虎原本是太湖洞庭山水寇,擅長水中本事,手中一柄鋼刀也是頗為不俗。
在洞庭山兵敗后,楊虎被岳飛招攬。初歸岳家軍,楊虎就以苦肉計助岳飛平定萬汝威、羅輝,再與余化龍一起斬殺張從龍取下汜水關,是岳家軍中頗為得力的大將。
再到岳飛大破洞庭湖楊幺時,楊虎、阮良、耿明初、耿明達都是重要的水軍將領。而朱仙鎮大戰就是緊隨洞庭之戰,楊虎等人必然也是參與了。
18、余化龍
余化龍原是賊寇羅輝、萬汝威麾下元帥,擅用虎頭槍和金鏢。
在岳飛征討康郎山時,余化龍敗在岳飛手下而歸順岳家軍,并與岳飛結拜為兄弟。自此,余化龍成為岳家軍的重要武將,參與了歷次大戰。
余化龍也是明確參與了大鬧朱仙鎮的武將,而且手中一條槍是率先沖入陣中開路的七條槍之一。
19—20、孟邦杰、岳真(呼天慶、呼天保、徐慶、金彪)
岳真等人是臥牛山山大王,受孟邦杰邀請一起歸順于岳家軍,并與岳飛結拜為兄弟。
在朱仙鎮之時,六人都是隨軍一起到來。不過,呼天慶、呼天保、徐慶、金彪在初期的交戰時被陸文龍、曹寧給挑殺了,并沒有參與后續的大鬧朱仙鎮。
到大鬧朱仙鎮時,只有孟邦杰、岳真參與。孟邦杰也是明確提及參與的武將,使用一對鋼斧;岳真顯然也是參與了這一戰,但他的兵器不明,應是刀的多,因為臥牛山其余四將都用刀。
21—24、諸葛英、公孫郎、劉國紳、陳君佑
這四人是猿鶴山的四個山大王,使用的兵器有些特殊,分別使鐵偏拐、雙刀、八角水磨青銅锏、雙竹節鞭。
在藕塘關之戰時,四人歸順岳家軍,也是與岳飛結拜為兄弟。后續之時,四人也是有所表現,尤其是諸葛英和公孫郎擅長扶乩,曾推算出落難逃跑不知所蹤的趙構下落。
到朱仙鎮之戰時,雖然沒有明確表示猿鶴山四將參與,但四人肯定是參與了。因為后續諸葛英兒子諸葛錦曾說諸葛英是朱仙鎮之戰后歸家的,他明顯是參與了大戰的。
25—26、張立、張用
張家兄弟是張叔夜的兩個兒子,都是身長一丈,力大無窮,擅使渾鐵棍。
自當年河間失守后,張立、張用殺出重圍,流落在外。后來,張立與諸葛英等人一起歸順岳家軍,隨即又勸說了投效于曹成麾下的張用歸順。不過,張家兄弟是晚輩,是岳家軍中少有沒有與岳飛結拜的統制官。
到朱仙鎮之戰時,張用、張立兄弟都是明確參與了的武將,而且他們兩兄弟和鄭懷是當先開路的三位用棍大將。
27、張憲(董先、陶進、賈俊、王信、王義)
張憲是金陵大元帥張所的兒子,擅使一桿鏨金槍。
在去投奔岳飛之時,張憲還在路途之上拉上了九宮山的五員大將一起歸順岳家軍。只是董先等五人雖然參與了朱仙鎮之戰,但在前期就身死于連環甲馬之中,并沒有參與后續的大鬧朱仙鎮。
至于張憲,他是岳家軍中的重要武將,很是明確的參與了大鬧朱仙鎮。
28、何元慶
何元慶原是曹成麾下鎮守棲梧山的元帥,擅使一對銀錘,有著萬夫不當之勇。
在岳飛攻打棲梧山時,何元慶兵敗歸順于岳家軍,并與岳飛結拜為兄弟。自此,何元慶成為岳家軍的重要戰將,戰金彈子、陸文龍等人,都有他的身影。
到大鬧朱仙鎮時,何元慶就是八大錘中的一位,而且他也是最早歸于岳家軍的一位雙錘大將。
29—30、鄭懷、張奎(高寵)
鄭懷和張奎都是北宋開國將門之后,分別擅使渾鐵棍、銀槍。
在牛頭山之戰時,牛皋去押運糧草時收下了鄭懷、張奎、高寵三個兄弟。可惜的是,高寵在牛頭山就因挑滑車身死,是第一個戰死的岳家軍武將,也是唯一一個沒去朱仙鎮的武將。
再是鄭懷和張奎,兩人的戰力也是十分出色,朱仙鎮之時是當先沖入陣中開路的兩員猛將。
31、岳云(楊再興、戚方、羅綱、郝先)
岳云是岳飛的長子,擅使一對82斤的銀錘,勇冠三軍。
在牛頭山之戰時,岳云正式出世。這一出世,岳云就成為岳飛麾下的重要戰將,大戰牛頭山時,岳云輕挫金兀術,錘震金彈子;大破洞庭湖時,岳云擊敗嚴成方;大鬧朱仙鎮時,岳云車輪戰陸文龍,而且也是八大錘大鬧朱仙鎮中的重要戰將。
至于楊再興、戚方、羅綱、郝先,他們是繼岳云之后歸順岳家軍的武將。在朱仙鎮之戰初,楊再興因為誤入小商河而身死;戚方是因為曾被岳飛責罰暗算岳飛被牛皋打死,羅綱、郝先又因戚方之死而逃離岳家軍。因此,這四人都是沒有參與后續的大鬧朱仙鎮。
32—35、嚴成方、羅延慶、伍尚志、花普方(王佐、嚴奇、楊欽)
這七人是洞庭湖楊幺勢力歸順岳家軍的人,但屬于是有文有武。
王佐、嚴奇、楊欽三人沒有武力表示,應是屬于謀士類型的。這三人中的楊欽明確表示手無縛雞之力,王佐和嚴奇沒有武力表現,而且王佐還自斷了一臂。因此,這三人應是沒有參與大鬧朱仙鎮。
嚴成方、羅延慶、伍尚志是三員猛將,都是明確參與了大鬧朱仙鎮。嚴成方手使一對八棱紫金錘,與岳云、何元慶是當先開路的三大用錘武將;羅延慶手使一桿鏨金槍,與陸文龍、張憲、余化龍、張奎是率先開路殺入陣中的六員用槍武將;伍尚志手使一桿銀剪戟,也是當先殺入陣中的一員大將。
花普方原是楊虎麾下元帥,再歸于楊幺手下擔任太尉,又歸于岳家軍。這是一個擅長水性的武將,陸上武力大致與牛皋相當,應也是參與了大鬧朱仙鎮。不過,花普方的兵器不明,但其他幾員水軍頭領都是用刀,他也是用刀較為合理。
36、陸文龍(曹寧)
陸文龍和曹寧都是出自于北國的猛將,一個擅使雙槍,一個擅使烏纓鐵桿槍,是高寵之后最強的兩員用槍武將。
同時,兩人也都是中原人出身。在朱仙鎮之時,王佐斷臂詐降金營成功勸說陸文龍、曹寧歸了岳家軍。不過,曹寧因為在陣前挑殺父親曹榮而被岳飛驅逐,選擇了自刎。因此,大鬧朱仙鎮時只剩陸文龍的一對六沉槍了。
37—39、關鈴、狄雷、樊成
這是三員年輕小將,分別手使青龍偃月刀、雙銀錘、鏨金槍。
在岳家軍大鬧朱仙鎮開始之后,關鈴、狄雷、樊成結伴而來,一起殺入陣中。此時的岳飛等人被在金龍陣中被團團圍困,關鈴等三人一起沖殺進陣中,又是打敗金兀術,正好沖散了陣勢。因此,才有了一出八大錘大鬧朱仙鎮,岳家軍大敗金兀術。
綜合下來,岳家軍共是有著39員武將參與了大鬧朱仙鎮,以使用刀槍棍戟的武將最為出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