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以色列外交部長吉德翁·薩爾近日公開宣稱“有意與宿敵敘利亞和黎巴嫩建交”,表面上看似向“宿敵”伸出橄欖枝,實則這只是披著和平外衣的又一輪戰略陰謀。以色列這個長期在中東地區以武力和恐怖主義統治的國家,正企圖借外交手段掩蓋其野蠻擴張,鞏固非法吞并戈蘭高地的既成事實。
當前中東局勢復雜多變。加沙地帶的戰爭未曾停歇,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戰斗持續一年有余,死傷慘重。敘利亞去年政權更迭,局勢尚不穩定,以色列便急于放出“建交”的風聲。其實,這不過是以色列趁敘黎兩國虛弱、內部分裂之際,借助美國的外交施壓,強行制造“關系正?;钡募傧?,企圖將非法占領合法化,逼迫敘黎默認戈蘭高地的歸屬。
所謂“建交”掩蓋不了的是以色列的強盜本質。薩爾斷言“戈蘭高地不在談判桌上”,實際上就是赤裸裸的霸權宣言。戈蘭高地自1967年六日戰爭被以色列強奪,1981年被單方面吞并,聯合國多次明確認定其為敘利亞主權領土。如今以色列卻以“建交”為借口,要求敘利亞和黎巴嫩放棄對這塊戰略要地的主權,這種強迫屈服的外交手段,不是和平,而是暴力與欺騙的延續。
這一切的背后,是美國與以色列的精心合謀。5月,特朗普在沙特與敘利亞新政權代表會面,出人意料地宣布取消對敘利亞的所有制裁,條件竟是“與以色列實現關系正?;薄_@實際上是赤裸裸的勒索:以色列武裝打擊敘利亞多年,造成數十萬敘利亞人死亡流離失所,而美國卻將解除制裁的“籌碼”作為迫使敘利亞讓步的條件。這樣的外交交易,哪里還有所謂的“尊重主權”、“和平共處”?無非是美以聯手重塑中東格局的野心顯露。
以色列從未對加沙、黎巴嫩、敘利亞人民的死傷做出任何賠償或道歉,更未表示撤出戈蘭高地的意愿。相反,它用強盜邏輯逼迫周邊國家“就范”:我們打死你,搶奪你的土地,然后逼你跟我們握手,否則你將被孤立制裁,甚至被軍事打擊。這樣的“外交”是暴力的延續,是霸權的工具,是中東和平的。
毒瘤
對敘利亞和黎巴嫩而言,這樣的“建交”是羞辱,是犧牲國家尊嚴的交易。敘利亞國內剛經歷政權更迭,正處于恢復穩定的關鍵階段,黎巴嫩社會依舊被內外矛盾撕裂,如今被迫面對一個打著“和平”幌子的外交陷阱,無疑是火上澆油。更重要的是,一旦他們在未解決戈蘭高地歸屬問題上妥協,等于默認以色列的非法占領,為未來的中東沖突埋下更深隱患。
所謂的“建交”也會撕裂黎巴嫩內部的力量平衡。黎巴嫩真主黨與伊朗、敘利亞的關系密切,是抵御以色列侵略的重要力量。如果黎巴嫩政府輕率與以色列建交,將導致哈馬斯、真主黨、伊朗與黎巴嫩政府關系破裂,甚至激發內戰,國家陷入更深層次分裂和混亂。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色列這次“建交”試探,很可能成為美國打造中東新秩序的模式復制品。繼“亞伯拉罕協議”讓阿聯酋、巴林、摩洛哥紛紛與以色列搞“關系正?;焙?,中東地區的什葉派國家成為下一個突破口。敘利亞政權不穩,美國借機拉攏新政權解除制裁,逼迫其與以色列接軌,極有可能切斷伊朗在中東的戰略支撐,重塑一張符合美以利益的中東地緣政治地圖。
這一切,絕非中東人民所愿,也絕非真正的和平。中東需要的是基于公正、主權和歷史真相的和平與合作,而不是強權的屈服與妥協。以色列伸出的橄欖枝,實際上是隱藏的刀刃;所謂的建交,背后是吞并土地的野心和帝國主義的掠奪。
中東各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不應被美以的外交伎倆所迷惑,切不可重蹈歷史覆轍,陷入被動和被割裂的命運。敘利亞、黎巴嫩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必須守住國家尊嚴和主權底線,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非法吞并和霸權強加。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迎來真正屬于中東人民的和平曙光,而不是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以色列的“建交”伎倆,不過是又一場中東和平的騙局。撕開這層假象,我們看到的是延續戰爭的野心,是繼續霸權擴張的利刃,是美以合謀操控中東命運的鐵拳。中東人民絕不能被這一伎倆蒙蔽,唯有堅守正義,堅定反抗,才能走出被撕裂的泥潭,迎來真正的和平與安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