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以色列為期12天的戰爭已經告一段落,伊朗方面倒是也做了一些復盤。從網上公開的信息來看,可以發現伊朗方面的復盤還是有些用的:
首先是此次伊朗方面一開始被報炸死、然后又說是重傷、現在看起來被大阿亞圖拉給復活了、參加了戰爭結束的慶祝活動而且狀態看著還不錯的最高領袖政治顧問、伊朗核問題談判代表、對伊朗武裝力量依然有較大影響力的阿里·沙姆哈尼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采訪的表態。
沙姆哈尼在介紹了自己被以色列空軍襲擊、被埋在廢墟下差點喪命、過了三個小時才死里逃生的細節后,總算就伊朗和西方的談判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此前來北京參與沙特伊朗復交的就是沙姆哈尼
沙姆哈尼表示,他認為德黑蘭和西方的談判完全是徒勞無功,西方跟伊朗的談判并不是為了達成協議,而是從一開始就是一場騙局,主要目的是為了爭取時間和引發伊朗內亂。
記得咱們從沖突剛一開始就指出的問題,現在伊朗高層總算意識到了,那就是美國和以色列這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主要目的就是來騙來偷襲伊朗。當然,意識到問題是一方面,能不能避免二次進坑那就不知道了。
復盤以色列的空襲
同時,一個伊朗的osint似乎還對以色列空襲伊朗的戰機飛行路線進行了復盤,這次復盤綜合了目前能收集到的視聽證據,所以看起來可靠性還不錯。根據這個osnit的復盤,以色列空軍對伊朗實施的空襲,主要包括這幾個主攻方向:
其一是南線,主要打擊伊朗西部的克爾曼沙阿和中部的伊斯法罕,打擊的方式既有在伊拉克東部地區上空使用空射彈道導彈實施的打擊,也有使用F-35I戰斗機深入伊朗領空,直接投擲SPICE-1000等精確制導炸彈實施的穿透性打擊。
其二是中路,中路其實可以算作是最重要的北線的分支,以色列戰斗機從本土起飛后穿過敘利亞上空,然后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埃爾比勒省上空進入攻擊位置,使用空射巡航導彈打擊伊朗西部大不里士的導彈基地,這個也有視頻證據證明。
但是最讓人吃驚的是北路,按照這個osint的復盤,以色列空軍對德黑蘭的空襲,事實上是從伊拉克地區上空,迅速穿越伊朗北部,然后轉道阿塞拜疆,從里海上空折返,從伊朗防御最薄弱的區域向德黑蘭發起進攻。
而這一復盤也不是空穴來風,在沖突結束之前,有伊朗人曾經在德黑蘭北部的里海海岸邊,撿到過一個莫名其妙的副油箱。顯然,這是以色列空軍丟在里海里的東西。唯一的解釋就是,以色列空軍要么是從里海方向進來的,要么是從里海方向撤出的。
從阿塞拜疆和里海方向對伊朗實施穿透性攻擊,有這樣幾個好處:首先是不需要進行長時間的突防,只需要在伊朗北部穿越伊朗領空,然后在阿塞拜疆上空重新轉向里海,再從里海南部飛向德黑蘭即可。
其次是伊朗防御縱深比較淺,很明顯伊朗是沒什么太好的防空艦,可以在里海里作為前哨艦使用的。從里海沿岸到德黑蘭甚至只有100千米,以色列空軍甚至都不要進入伊朗領空,哪怕是使用GBU-54/B這種高空滑翔式的防區外攻擊彈藥,都可以在不進入伊朗本土的情況下,攻擊德黑蘭目標。
以伊朗表現出的對空態勢感知能力,如果以色列空軍在里海的活動使用了電磁掩護,或者采用低空突防等方式,伊朗想要予以反制非常困難。
阿塞拜疆與以色列
至于為什么阿塞拜疆跟這種事兒給攪在了一起?也不奇怪,畢竟阿塞拜疆跟以色列一溜神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了。
前幾年,伊朗大不里士就曾經出現過軍事工業工廠突然遭到無人機襲擊的事件。雖然此事到最后也沒個說法,但是一個比較可信的說法就是,這是摩薩德在阿塞拜疆的行動基地往伊朗境內釋放的無人機。
同時,阿塞拜疆和以色列在諸如能源問題上也多有合作,雙方在軍事裝備上的合作更多。比如阿塞拜疆就裝備著以色列制造的“勞拉”短程彈道導彈,還有“Harpo”無人機,阿塞拜疆研發的無人機也多得到了以色列的技術支持。
從這個角度來看,阿塞拜疆在軍事和能源上和以色列高度綁定,現在阿利耶夫政府允許以色列戰機借道阿塞拜疆領空,轉道里海對伊朗發起進攻,自然也就不怎么奇怪了。同時,從地緣政治上來說,阿塞拜疆和以色列,也可以說是互相利用。阿塞拜疆本身,對伊朗也存在一定的領土訴求和牽制意愿。
從阿塞拜疆和以色列之間的關系看,以色列毫無疑問看準了阿塞拜疆在戰略上對伊朗形成的夾擊態勢,可以同時從伊拉克方向和北部的里海方向同時對伊朗西部的工業區形成威脅,也看到了可以利用阿塞拜疆向伊朗北部、西北部的庫爾德人聚居區投射戰略影響力,影響庫爾德人的獨立訴求。
而阿塞拜疆也看到,既可以利用以色列來解決自己的石油貿易問題,還可以通過引入以色列的力量,避免土耳其在阿塞拜疆過于一家獨大,更可以通過以色列的力量來對伊朗實施牽制,這是一個復雜的多方博弈的格局。
此外,阿塞拜疆本身和伊朗的關系就不算太好。畢竟從民族主義的角度來說,伊朗北部東阿塞拜疆省和阿塞拜疆族群,和阿塞拜疆這個國家天然具有一定的親近感。
以色列在此次戰爭前期,也一度拋出過一個試圖將伊朗大卸八塊的計劃,其中就包括將伊朗北部阿塞拜疆族群聚居區劃給阿塞拜疆的打算,這對于阿利耶夫來說,很難說是不是一個非常有力的誘惑。
因此,阿塞拜疆利用以色列的力量,用來制衡土耳其,用來和伊朗對抗,并同意以色列借道阿塞拜疆來空襲伊朗,也就不難理解了。
伊朗該如何應對
既然問題已經出來了,那怎么解決?現在來看也不好解決,伊朗在明確了一個主要的戰略方向之后,也不能再選擇和阿塞拜疆對抗了。畢竟阿塞拜疆事兒小,背后可是站著一個土耳其的,同時和兩個地區大國進入對抗狀態,想來伊朗也根本負擔不起。
目前對伊朗來說,全部的精力都應該用在和以色列以及與背后美國的對抗上,土耳其和海灣國家暫時只能采取懷柔策略。其實這就和我們一樣,在主要的戰略對手放在美國身上的同時,如果讓我們現在選擇對付印度這樣的國家,那是不劃算的。
所以從戰略上來說,伊朗不可能以阿塞拜疆為主要戰略對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在區域制造互相制衡的態勢又不現實,伊朗也曾經試圖利用亞美尼亞對阿塞拜疆進行牽制,但亞美尼亞這國家比伊朗還要抽象。
我們之前也曾經提過,什么亞美尼亞買蘇-30SM戰斗機結果不買空對空導彈、打起來根本無法升空,要買火箭炮和榴彈炮偏偏買印度貨、甚至拉著印度來試圖牽制土耳其,這都是亞美尼亞這個國家能整出來的活。結果自己被阿塞拜疆打得丟盔棄甲,而且還拼命地往歐洲身上貼……
這么個豬隊友,伊朗心很累,真的帶不動,而且隨著阿塞拜疆隨時可能解決納希切萬走廊問題,伊朗后續可能連和亞美尼亞的陸地連接都會被切斷。一旦伊朗不再和亞美尼亞接壤,則指望亞美尼亞牽制阿塞拜疆這種戰略操作實現的面更小。
所以,也許對伊朗來說,為數不多可以做的,也就是加強一下在伊朗北部和德黑蘭北部的防空體系建設,盡可能地多布設一些補盲雷達,別的也確實沒什么可以干的事兒了。但是誰也不知道,以色列還能不能給伊朗這個機會。
從最近一段時間以色列的行動來看,以色列政府很明顯是不太想停火的,對伊朗西部使用無人機的偵察一直都沒有停過,很明顯還是在進行偵察和打擊評估,為后續航空兵部隊的行動進行準備。卡茨領導的國防部則提出了一個持續削弱伊朗的彈道導彈能力,避免伊朗后續再對以色列形成威脅的計劃。
至于特朗普,可謂是一日三變卦,連本來想放松對伊朗的制裁,結果因為哈梅內伊的雅利安贏學、激怒了特朗普,現在連“不會放松對伊朗的制裁”這種批話都說出來了,又開始威脅要消滅哈梅內伊。
所以說,現在給大伊萬的觀感,這家伙根本就不是停火,這就是中場休息。以色列試圖將伊朗徹底黎巴嫩化,想對伊朗空襲就空襲,以持續空襲迫使伊朗內爆的戰略安排不會改變。從底線思維的角度來說,咱們還是要盡早做好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