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14分引發的招聘地震
2025年6月,河北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的一場教師招聘考試,因0.14分的面試差距引發軒然大波。多倫多大學心理學碩士(QS排名25)以微弱劣勢輸給北京體育大學心理學碩士,前者家長質疑后者畢業院校的"雙一流"資質——北京體育大學的"雙一流"學科僅包含體育學,其心理學專業并未入選教育部第二輪"雙一流"學科名單。
這場看似普通的招聘爭議,實則暴露了高等教育資源分配的深層矛盾。根據教育部2022年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名單,全國147所"雙一流"高校中,僅有北京師范大學等3所院校的心理學專業入選"雙一流"學科。這意味著,即便北京體育大學是"雙一流"高校,其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在某些特定崗位招聘中,可能并不具備學科優勢。
二、政策執行的模糊地帶
招聘公告中的措辭爭議成為事件核心。公告明確要求應聘者為"雙一流建設高校碩士研究生(以教育部公布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為準)",但未明確"雙一流"標準是針對學校還是專業。這種表述上的歧義,直接導致雙方對政策理解的分歧:一方認為需同時滿足學校和專業均為"雙一流",另一方則堅持僅需學校層面達標。
從政策演變來看,這種爭議并非偶然。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取消了原有的"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分類,強調"以學科為基礎"的動態調整機制。但在實際執行中,許多用人單位仍習慣性將"雙一流"高校等同于所有學科均為一流,這種認知偏差在地方院校的招聘中尤為明顯。例如,滄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往年的招聘公告僅提及"雙一流"高校名單,今年新增的"及建設學科"表述因未明確界定,反而加劇了理解混亂。
三、人才評價的標簽困局
這場爭議折射出當前高等教育領域普遍存在的"標簽化"人才評價體系。北京體育大學心理學專業雖非"雙一流"學科,但其依托體育學科優勢,在運動心理學等細分領域形成了鮮明特色。然而,在"雙一流"標簽主導的招聘體系下,這種特色專業的價值往往被忽視。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種"以校定人"的選拔邏輯正在扭曲人才市場。根據教育部數據,第二輪"雙一流"高校中,超過60%的高校僅有1-2個"雙一流"學科。若嚴格按照"學校+專業"雙標準招聘,許多"雙一流"高校的非優勢學科畢業生將面臨就業困境。與此同時,海外名校畢業生也可能因學校排名與國內政策標準不兼容而遭遇不公平對待——如本次事件中的多倫多大學畢業生,盡管其學校QS排名遠超北京體育大學,卻因政策解讀問題處于劣勢。
四、破局之路:從標簽到實績
破解這場爭議的關鍵,在于構建更科學的人才評價體系。首先,政策制定需追求精準嚴謹。教育部門應明確"雙一流"招聘標準的適用范圍,建議采用"清單化"表述,對涉及學科的崗位明確標注"雙一流"學科代碼。例如,在心理學相關崗位招聘中,可直接引用教育部學科代碼,避免因學校整體資質模糊引發爭議。
其次,高校需擺脫對"標簽"的過度依賴,建立多維度評價機制。例如,湖北師范大學在博士配偶安置中,根據學歷差異設置不同崗位類型,既解決了人才后顧之憂,又避免了"學歷崇拜"的弊端。這種"人崗相適"的理念,值得推廣到高層次人才招聘中。
此外,加強政策執行的透明度至關重要。滄州事件中,官方雖多次強調招聘合規,但未公開詳細的審核依據,導致公眾質疑持續發酵。未來,高校在招聘過程中應主動公示資格審查標準,對爭議點作出專業解釋,讓規則經得起全方位審視。
五、教育公平的再思考
這場0.14分的差距,本質上是教育公平理念與現實政策執行之間的碰撞。在"雙一流"建設進入內涵發展階段的今天,我們需要重新審視高等教育的價值導向:究竟是追求學校的整體光環,還是關注學科的實際水平?是迷信學歷標簽,還是重視人才的真實能力?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類似爭議的頻發,反映出我國高等教育評價體系正處于轉型陣痛期。隨著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強調"分類發展、特色建設",未來的人才選拔應更注重學科匹配度和崗位需求。例如,太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引進博士時,雖因批量招聘東南亞高校畢業生引發爭議,但其明確將博士崗位與學科建設需求掛鉤的做法,不失為一種探索方向。
結語:教育公平的實現,從來不是簡單的非此即彼。滄州招聘爭議的啟示在于,唯有在政策制定的精準性、執行過程的透明度和人才評價的多元性之間找到平衡點,才能讓"雙一流"建設真正服務于高等教育質量提升的目標。畢竟,一所大學的價值,不在于它擁有多少"雙一流"標簽,而在于它能否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