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佩通坦因電話錄音事件,導致民調暴跌至個位數,佩通坦最后的命運將由兩方決定。
泰國司法部門不會對佩通坦客氣,但泰王對她一向比較信任,如果泰王出手或許保得住她的總理職位。不過到目前為止,泰王仍沒有做出明確的正式表態。
而洪森看似贏得了這場個人恩怨戰,卻也點燃了泰國的民族主義情緒。
據柬埔寨時報報道,原本被佩通坦壓制的鷹派勢力趁機崛起,泰國抗議領袖頌提威脅稱,如果他在泰國掌權,將使用軍事力量占領柬埔寨的幾個省份,包括馬德望、暹粒、色雷斯索芬、柏威夏,甚至金邊。
頌提的“攻金邊”言論并非空穴來風。
泰國皇家軍隊擁有近30萬正規軍,配備先進三代戰機和海軍艦艇,而柬埔寨軍力僅10萬左右,裝備以老舊蘇制武器為主。
這種軍力懸殊下,洪森此前靠曝光通話、煽動反泰情緒博取政治資本的做法,如今成了引火燒身的導火索。
洪森的戰略誤判:用輿論戰玩火卻引火燒身
洪森此前通過社交媒體高調披露與佩通坦的通話內容,試圖以 “維護國家尊嚴” 塑造政治形象,卻忽視了東盟 “不公開互懟” 的傳統潛規則。
這種將私人外交轉化為輿論武器的做法,被泰國視為 “政治挑釁”。
當泰國鷹派借勢崛起,洪森才意識到,自己為鞏固兒子洪瑪奈接班地位而發動的 “輿論戰”,已把柬埔寨推向戰火邊緣。
正如東盟智庫分析:“洪森錯把政治作秀當成本事,卻忘了小國博弈不能突破大國調解的底線。”
中國調解:唯一能拉住脫韁野馬的力量
中國在沖突初期就呼吁 “保持克制”,這既是對地區穩定的考量,也為洪森提供了臺階。
作為柬埔寨最重要的戰略伙伴,中國與泰國也保持著友好關系,這種中立地位可以成為最佳調解者。
洪森任內與中國合作密切,若此時放下政治執念求助中國,憑借中泰都能接受的調解方案,或許能避免戰爭。
但關鍵在于洪森必須放棄 “徹底扳倒佩通坦” 的執念,中方雖愿維護地區和平,卻不會支持將國家拖入危機的個人權斗。
畢竟洪森與他信家族的恩怨,本可通過東盟框架私下解決,卻因洪森想借 “反泰” 凝聚國內支持,最終升級為國家間的沖突。
泰國軍方這邊或許樂見佩通坦倒臺,借此擴張影響力,可雙方的政治算計,反而可能讓柬埔寨民眾成為潛在犧牲品。
正如新加坡學者指出:“當領導人把個人威信建立在鄰國對立上時,國家必然成為最大輸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