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一年一度的北約峰會落下帷幕,與以往不同,這一年的北約32國聯合聲明中沒有了“中國”字眼。
最具有代表的是德國,峰會前三天,德國總理默茨還在柏林議會慷慨陳詞,要求中國“為俄烏沖突承擔更多責任”,但到了海牙的閉門會議,他卻帶頭反對將涉華內容寫入聲明。
可真相是,不是北約各國認清了大勢,而是他們自個即將火燒屁股嘍……
北約東進戰略遭遇滑鐵盧
2024年北約峰會上,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公開指責中國是俄烏戰爭的“決定性支持者”,甚至妄稱中白軍演是“支持俄羅斯戰爭機器”。
對此,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張曉剛做出回應:“中俄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不受第三方干擾。”外交部則甩出更犀利的判詞:“某些政客靠挑釁中國留政治遺產?北約最終只會自食苦果。”
可哪怕是這一年北約峰會召開前,美西方仍渲染“中國軍援俄羅斯”的言論,執著于給中國潑臟水,但相比以前,聲音小了許多,因為歐洲終于明白,盲目追隨美國戰略的代價是巨大的!
俄烏沖突爆發后,美國一聲號令,歐洲義無反顧站隊沖鋒。可結果,能源危機讓工廠被迫關閉,通脹如洪水般沖擊民眾錢包,歐元匯率跌跌不休,連德國的百年工業基石都搖搖欲墜。
而且,就在歐洲一地雞毛之際,美國軍工和能源巨頭卻賺得盆滿缽滿,讓包括德國在內的歐洲國家幡然醒悟:對華徹底脫鉤就是經濟自殺。
畢竟,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提供的就業崗位與增長引擎價值無法簡單替代,那成百上千億歐元規模的龐大雙邊貿易額就是無聲的鐵證。
更何況,在氣候變化、核不擴散、全球公共衛生等重大議題上,沒有中國的有效參與,所有宏偉藍圖都只能是沙灘上的城堡,經不起現實的浪花。
這份清醒,終于在北大西洋另一端匯成了實質性的阻力。
而德國率先清醒起來也是因為2025年1月至5月,德國對華貿易逆差縮減18%,汽車巨頭拿到中國新能源市場準入的鑰匙,此刻激怒東方金主絕非明智之舉。
另外,此刻中國外長的歐洲之行已敲定七月訪法,中歐投資協定重啟談判在即,也沒有哪個歐盟領袖愿為討好特朗普毀掉這張經濟安全網。
不過,此次北約峰會沒有集火中國,也有特朗普的原因。
5%軍費目標背后的歐美暗戰
北約峰會最醒目的“成果”,是32國承諾在2035年前將軍費開支提升至GDP的5%。特朗普在記者會上志得意滿:“這是美國的重大勝利,以前沒人認為可能實現。”
但文件稱“盟國達成共識”,而非“所有盟國”。
就在此次北約峰會開始前,韓國總統李在明6月24日以“國內事務繁重與中東局勢不穩”為由缺席,日本首相石破茂緊隨其后,稱“中東安全環境復雜”而取消行程。
這是自2022年北約邀請亞太國家參會以來,日韓首次集體退場。
就在峰會前48小時,特朗普團隊突然通知北約:取消與日韓澳新的閉門會議。這個臨時變卦讓“北約亞太化”戰略徹底崩盤,東京辦事處計劃泡湯,聯合聲明中“應對中國挑戰”的段落成了無人接盤的爛尾樓。
而美國與日韓出現分歧的導火索是特朗普的“軍費勒索單”。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25年數據,日本若將軍費提至GDP的3.5%,需額外支付1344億美元;韓國若達5%,財政將多掏482億美元。
但日本國債已占GDP的260%,韓國青年失業率連續8個月突破8%,這筆錢從教育還是醫療里摳?足夠兩國政府左右為難。
而李在明算得更精,前任尹錫悅高調出席北約峰會后,中國曾暫停對韓稀土出口,導致現代汽車生產線癱瘓三周。而2025年一季度,韓國對華出口激增23%,重新奪回最大貿易伙伴地位。
石破茂則忙著安排秋季訪華,連親筆信都寫好了,此時往北約槍口上撞?簡直是自尋死路。
而其他北約成員國,也被特朗普增加軍費的要求給嚇到了。
西班牙首相佩德羅·桑切斯率先發難,公開聲明該國軍費僅維持在GDP的2.1%,遠低于5%目標。特朗普當即威脅讓西班牙在貿易中“付出雙倍代價”,卻未能動搖馬德里的立場。
比利時首相德韋弗緊隨其后暗示:“如果西班牙能這么解讀,其他國家也行。”
斯洛伐克總理菲佐更直白:“我們有比軍備更重要的事。”
英國《衛報》披露,德國總理默茨在峰會期間“巧合”缺席關鍵會議,被解讀為對美國的消極抵抗。
在歐洲各國看來,提高軍費就是向美國交“保護費”,但俄烏沖突的前車之鑒已經讓他們明白,美國的承諾就是一紙空談。
據悉,受邀出席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視頻講話被壓縮到90秒,而各國代表發言限時5分鐘,這也怪不得說烏克蘭蹭北約峰會,因為他現在對美國而言已經毫不重要。
并且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閉門會上承認:“過去三個月,盟國承諾給烏克蘭的彈藥到位率不足40%。”而俄軍在哈爾科夫方向的攻勢正節節推進。
不過,也有部分北約人士仍在捧場特朗普,只求美國饒一命。
北約峰會期間,特朗普在社交平臺曬出呂特的短信,內容肉麻得讓歐洲官員臉紅:“親愛的總統先生,所有盟國都同意將國防開支提至GDP的5%,多虧了您的領導!”
甚至在記者會上,呂特面對特朗普竟拋出“嚴父說”:“盟國像叛逆期的孩子,美國就是那位嚴厲的父親…”一位歐洲官員私下吐槽:“大家腳趾摳出了城堡,但為了哄住特朗普,臉面算什么?”
可以說,中國從聲明中的消失,僅僅是北約戰略迷途中一個刺眼的信號,若它繼續在軍事上亦步亦趨配合美國指揮,如今的烏克蘭就是前車之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