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新聞網”、中時新聞網等臺媒報道,7月1日,被卷入柯文哲京華城容積率弊案的柯文哲前副手、臺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準備開庭時,接到72歲的妻子謝夏蕎墜樓的噩耗。73歲的彭振聲崩潰痛哭:“我不想活了!我是被冤枉的,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對此,民眾黨前主席、前臺北市長柯文哲在法庭上表示,對受他牽連的團隊人員及其家屬,感到非常抱歉。
民眾黨號召群眾包圍法院聲援。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批檢察官:“逼死人沒感覺嗎?”
7月1日,彭振聲(中)聽聞妻子墜樓噩耗,當場痛哭失聲,隨后請假離去 中時新聞網
據報道,7月1日,臺北地方法院審理京華城容積率弊案,勘驗彭振聲等人偵訊錄音光碟。開庭前,彭振聲接到72歲妻子謝夏蕎墜樓的消息,他崩潰痛哭,稱“我不想活了!”
彭振聲情緒激動地痛罵檢察官,“我犯了什么錯?檢察官良心在哪?”“我是被冤枉的,臺灣怎么變成這樣?”
京華城案去年爆發后,謝夏蕎曾被檢方以證人身份約談,結束后被請回。彭振聲則是在羈押四個月后,考量在偵查中選擇認罪,裁定交保,也是本案首位交保的被告,而后被檢方起訴求刑三年。
7月1日,彭振聲在法庭上表示,當初認罪是想交保讓妻子安心,“現在她不在了,我也沒有顧慮了。”彭振聲在法庭上情緒失控,并向法官請求解除限制居住獲準,趕往高雄處理后事。
據報道,7月1日上午9時左右,臺灣高雄市三民區發生女子墜樓事故,當地警察和消防人員到場時,女子已經死亡。該女子被證實是謝夏蕎。
據初步了解,謝夏蕎當天上午8時回到三民區的住處,提著1只行李箱進大樓,但她并沒回家,疑直接上頂樓,不久便墜樓。
此事引發民眾黨關注。民眾黨號召群眾在臺北地方法院周圍集結。報道稱,初步估計有上百人到場,有人拿著擴音器高喊“林俊言(承辦京華城案檢察官)殺人償命”。過程中,民眾黨副秘書長黃成峻曾喊出“往前沖”,群眾一度要沖破法院前的圍欄,遭警察勸導與舉牌警告。在黃國昌表示“不為難警察”后,改以靜坐抗議。
黃國昌表示,聽到彭振聲的哭喊,自己難過到不知道怎么形容,臺灣怎么會變成這樣?“我在法庭上看著那些檢察官,我想問,就這樣逼死一條人命,你們心里沒有感覺嗎?”
他稱,在接下來這場奮戰中,不管賴清德怎么做,甚至臺北地檢署的檢察官當鷹犬、爪牙當得很開心,當到連良心都沒有,“我們絕對不會屈服,奮戰到底”。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則斥責賴清德上任以后,司法檢調威逼民眾,甚至沾滿鮮血,“今天不出面遏止賴清德,明天就是任何人。”
臺民意機構國民黨黨團也說,彭振聲妻子因受不了政治及司法的打壓而墜樓,對此感同身受、無比哀痛,司法押人取供要何時才要停止?
7月1日,柯文哲也被提訊,在得知謝夏蕎噩耗后,非常震驚。
柯文哲說,和團隊清清白白卻遭到司法追殺,讓團隊及家人身心受到壓力,“大家都辛苦了”。
他表示,對受牽連的團隊和家人,感到非常抱歉,“因為我讓大家受苦了”。
相關新聞
媒體:柯文哲副手妻子跳樓身亡 賴清德種下深仇大恨
為了打壓政敵柯文哲以及柯文哲旗下的民眾黨,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及其司法打手于2024年8月啟動京華城案,第一個被調查約談的是柯文哲的副手、前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之后臺北檢方先后約談、拘押柯文哲等10多人,其中包括彭振聲。
7月1日(昨天)早晨,彭振聲的妻子謝夏蕎(72歲)于高雄住家(13樓)跳樓自殺。
謝夏蕎自殺之際,彭振聲正在臺北地方法院出庭應訊。得知消息后,彭振聲當場崩潰,當場翻供,稱自己不堪逼供,為了家人不得已作出有罪供述,現在老妻自殺,自己已經沒有顧忌,所以說出真話。
彭妻自殺的消息震驚臺灣社會。臺灣網絡輿論及藍營媒體紛紛認定,這是賴清德及其司法打手制造冤案、逼死人命。綠營及綠營媒體則是惺惺作態。
彭振聲神情哀戚搭車趕回高雄 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沸沸揚揚的各色評論中,新北市資深媒體人羅友志發泄性的表述頗具代表性。羅友志在他的“友話直說”欄目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玩政治,有必要玩到家破人亡嗎?
賴先生,‘一個雜質被清除了,你滿意嗎?’
前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因為京華城案被借提應訊,夫人卻在家輕生身亡……
參與臺灣的政治,是要付出多少代價?
答案是‘生命’!
珍愛生命、熱愛真理的人,這時候會選擇隱身自保,還是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惜?
所以,現在從政的,都是什么樣的人?這樣的劣幣良幣,你想過上什么好的生活?
洗滌人心?
我呸!”
對于這個悲劇,筆者的觀點是,彭妻之死,有跡可循。
這個蛛絲馬跡藏在京華城案的時間線里。
臺北檢方2024年8月展開約談、拘押行動時,為什么不直接對柯文哲動手,而是先拿其副手彭振聲開刀?
因為,彭振聲是工科男,一直在建筑工程領域工作,性格內向;彭妻賢惠,彭母早年中風,彭妻任勞任怨照顧了42年。在外人眼里,這是一對苦命鴛鴦。而在臺北檢方眼里,這是京華城案中的一對軟柿子,可以任由拿捏。
果然,彭振聲軟弱,作有罪供述;彭妻隱忍,寧愿以死明志也不反抗。
賴清德的司法打手配得上“鷹犬”的稱號,眼光如鷹,嗅覺如犬。
圖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
從京華城案展開,筆者歸納,賴清德就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一年多的主要“成就”,就是為了一個目的,干了兩件事。兩件事是:洗滌人心,打掉雜質;一個目的是:唯我獨尊。
筆者之所以認為上述羅友志的表述具有代表性,就是因為他的那段話既點到了洗滌人心,也點到了打掉雜質。
洗滌人心,賴清德沒有做到,最近的民意調查顯示,他的滿意度出現了死亡交叉,不滿意他的人高于滿意他的人。
至于打掉雜質,賴清德開辟了兩條戰線:一條戰線是京華城案,是為了打壓甚至消滅柯文哲和民眾黨。現在,出現了彭妻自殺這個惡性事件,該案的走向出現了變數;另一條戰線則是大罷免,是沖國民黨去的,7月26日投票。
所以,7月26日的大罷免投票既是臺灣民意的試金石、也是臺灣民情的試金石。
綠營支持者的投票熱情已經被調動起來了。
而非綠營支持者的投票率,可以讓我們一窺當今臺灣社會的人情冷暖。投票率高,則暖;投票率低,則冷。兔死狐悲,還算正常;兔死狐不悲,人情薄如紙。
無論如何,逼死一條人命,賴清德和他的司法鷹犬已經在柯文哲家族、彭振聲家族以及部分民眾黨支持者(小草)心中種下了深仇大恨。這種仇恨,是會發芽、會生長、會向后代傳遞的。
賴清德和他的鷹犬們意識到這一點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