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邊又鬧騰起來了,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拋出個新法案,說要對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加稅500%,直接點名中國和印度。特朗普還跳出來支持,說讓格雷厄姆全權負責這事兒。這消息一出,網上炸了鍋,國際社會都在盯著看熱鬧。不過中國這邊呢,政府和老百姓都淡定得不行,甚至有點看笑話的意思。咋回事兒?
先說這法案,格雷厄姆的算盤是想掐斷俄羅斯的石油錢,逼它在戰爭上沒轍。聽起來挺狠,可細一看,漏洞百出。首先,他說中國和印度買了俄羅斯七成的石油,這數據就不太靠譜。
國際能源署(IEA)和歐佩克(OPEC)的統計顯示,2022年以來,中國和印度確實是俄羅斯石油的大買家,但加起來也就50%-60%左右,哪來的七成?再說,歐盟才是俄羅斯天然氣的老主顧,占了天然氣出口的大頭,格雷厄姆咋就不提這茬?明顯是挑軟柿子捏,政治味兒太濃,經濟上站不住腳。
再者,加500%的關稅,這操作難度不是一般的大。全球貿易本來就連著筋呢,你這邊一刀下去,不光中國、印度得疼,美國自己也得跟著遭殃。關稅一加,石油價格肯定飆,運到美國的貨成本也得漲,美國老百姓買東西不得多掏錢?更別提美國的企業了,好多供應鏈還得靠中國呢,比如電子產品、汽車零件啥的。中國要是一反擊,美國日子也不好過。所以這法案看著嚇人,真干起來,美國自己都得掂量掂量。
特朗普蹦出來給格雷厄姆站臺,說支持這法案,還要把執行權交給格雷厄姆。咋一看像是殺了個回馬槍,想重現當年貿易戰的風光。可咱回想一下,2018年那會兒,他對中國商品加關稅,搞得熱火朝天,結果呢?中國沒服軟,美國農民和制造業反而叫苦連天,大豆賣不出去了,工廠成本也上去了。這次又喊500%的關稅,老套路了,但效果估計還得打個問號。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最近說話有點收斂。之前接受采訪,有人罵中國“壞事做盡”,他居然沒附和,還說美國自己也沒少干啥。有人扯中國留學生“走私危險真菌”,他也說可能是巧合。這啥信號?說明他心里有數,現在跟中國硬碰硬,不劃算。畢竟美國經濟還沒完全緩過來,供應鏈還得靠中國撐著,真撕破臉,他也怕兜不住。
面對美國這500%的關稅威脅,中國咋這么淡定?手里有牌啊,尤其是稀土這張王牌。稀土是啥?高科技的命根子,手機、電腦、新能源車、導彈,哪樣離得了它?中國占了全球稀土供應的70%以上,美國呢,自己產不了多少,得靠進口,2022年數據說美國稀土進口80%都來自中國。
前不久,中美剛簽了個貿易協議,里面就有稀土出口的條款。美國這邊挺高興,覺得能解決稀土短缺的問題。可要是美國真敢加500%的關稅,中國直接把稀土出口一掐,美國科技公司和軍工企業不得傻眼?芯片造不出來,F-35戰機也得停產,這損失比關稅可大多了。中國這招就是“甜棗”和“巴掌”兩手準備,你對我好,我就給你點甜頭,你搞我,我就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這法案不光中國不爽,國際社會也看不下去。歐盟、日本、韓國這些國家都表態了,說這單邊主義太離譜,全球貿易規則不是你美國一家說了算的。俄羅斯那邊更是直接開嘲,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說,格雷厄姆就是個“恐俄狂”,這法案壓根兒沒戲。
美國國內也炸了鍋。商界大佬們警告,500%的關稅一加,油價、物價肯定得漲,老百姓生活成本得翻倍。科技公司更急,稀土要是斷了,蘋果、特斯拉這些巨頭都得歇菜。國會里也有不少人反對,覺得這法案太激進,通不過很正常。所以這關稅威脅喊了半天,最后還是沒落地,成了個空炮。
這場風波雖然沒啥結果,但給咱提了個醒。現在這年頭,全球化把各國經濟拴一塊兒了,你美國想單干,門兒都沒有。加關稅這招可能是幾十年前管用,現在只會搬石頭砸自己腳。中國能這么穩當,不是靠運氣,是經濟實力和外交手腕雙管齊下。
中國這些年一直在推合作共贏,不搞你輸我贏那一套。全球貿易體系有問題,大家坐下來談,總比揮拳頭強。這次美國退縮,也證明單邊主義走不通,合作才是正道。
特朗普和格雷厄姆這回喊得挺兇,可惜雷聲大雨點小,關稅威脅沒搞成,反倒讓中國在國際上更站得住腳。中國有稀土、有市場、有底氣,美國再咋折騰,也得好好想想后果。以后這種博弈估計還會有,但中國只要穩住陣腳,開放搞下去,啥威脅都不怕。
這事兒到這兒就算告一段落了,咱老百姓看熱鬧也得看明白,世界變了,誰也別想一家獨大,合作才是硬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