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之后,全國各大軍區在1955年后進行改革,先是劃分為十二大軍區,第二年又增設了福州軍區。也是從1955年起,大軍區司令員基本上由開國將軍擔任。一名將領的軍事巔峰期顯然是有限的,有機會擔任多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無疑都是難得的虎將。那開國將軍中,誰執掌的大軍區數量最多呢?
開國上將楊得志,無疑是其中翹楚,“段位”最高:他出身雙紅一體系,戰爭年代既當過兵團司令,又擔任過抗美援朝時志愿軍司令員。1955年楊得志出任濟南軍區司令員、1973年調任武漢軍區、1979年又成為昆明軍區司令員,親自指揮對越自衛反擊戰。直到1980年調往北京當總參謀長,楊得志總共執掌了3個大軍區,他擔任過25年的大軍區司令員,并且中間沒有斷檔,始終在職。
其次是開國中將秦基偉。秦基偉是四方面軍系統的虎將,同樣在新中國擔任過3個大軍區的司令員:他于1957年出任昆明軍區司令員,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之久;1973年執掌成都軍區、1975年卸任,八十年代又擔任北京軍區司令員7年時間。三段經歷加起來,秦基偉共當了19年的大軍區司令員,時長方面稍遜于楊得志,卻也非常厲害了。另外秦基偉雖不是55年的那批開國上將,但八十年代軍隊啟用新軍銜制后,他也獲得了上將軍銜。
第三位則是吳克華中將,吳克華的總任職時長遠不及前面兩位,但他也執掌過三個大軍區。1977年他首次出任大軍區司令員,在成都軍區任職;1979年被派往新疆軍區,第二年又奉命執掌廣州軍區,直到1982年淡出一線。吳克華總共當了5年大軍區司令員,雖沒有楊得志、秦基偉那么久,卻保持著令另一項叫人咋舌的紀錄:吳克華生涯中擔任各級部隊司令員、副司令員,共計16次,如此紀錄肯定很難有人打破了。顯然,吳克華將軍是軍隊的“常青樹”。
這3位將軍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軍事水平過硬。尤其楊得志,他從紅軍到抗戰、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直到1979年對越作戰,生涯戰績顯赫沒有低谷,并且能夠跨越多個部隊體系、完全不受“山頭”限制,各戰區首長、元帥們都很愛用楊得志,這是他能執掌3個大軍區25年的關鍵原因,確實是太厲害了。
而秦基偉和吳克華,都是戰績突出的開國中將:前者的代表作是抗美援朝期間的上甘嶺戰役,當時秦基偉擔任志愿軍第15軍軍長,統一負責前線指揮,帶領志愿軍部隊創造戰場奇跡;吳克華則在解放戰爭的東北時期,作為四縱司令員參與領導了塔山阻擊戰,為確保遼沈戰役勝利立下大功。
所以當大軍區軍事主官,“能打”是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意志品質也非常重要。開國將軍上千人,軍事才能出眾的有不少。但這3位將軍,無不是能經得住考驗的人,黨性極強。楊得志一生沉穩低調,因此建國后他沒有受到過大的沖擊,一直在軍隊核心崗位上任職;秦基偉和吳克華在特定時段經歷過蹉跎,處境很艱難,但他們都能咬緊牙關挺過去,最終走出了低谷期、并重新擔任重要職務,為軍隊發光發熱。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