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羅田怡
“證辦下來了,心里踏實多了。”6月30日上午,廣元市利州區金洞鄉村民張正國與其余11戶村民一起接過自己的《不動產權證書(土地承包經營權)》,笑容滿面。這是機構改革以來,四川首次以“一件事一次辦”的方式辦理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不動產登記頒證工作。
11戶村民一起接過自己的《不動產權證書(土地承包經營權)》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動產登記頒證工作,是深化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保障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的一項重要工作。為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的要求,廣元市自然資源局與農業農村部門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為契機,對照“高效辦成一件事”標準,以業務融合、流程重塑為“小切口”,建立跨部門協調聯動機制,形成“成立延包工作小組—摸底核實—延包方案制定與審核—調查信息公示—合同簽訂與確權登記同步推進”全流程操作細則,推動二輪延包合同簽訂和登記頒證業務全鏈條融合,實現了不動產統一登記與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高效銜接,為群眾提供“一件事一次辦”服務。
“土地承包經營權不動產權證,不僅可以明確農民土地權益,加強對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規范和監管,更有利于盤活農村土地資源,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發展。”廣元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介紹,以往,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簽訂和登記頒證等工作涉及到多部門,群眾辦理業務耗時耗力。
為解決這一痛點,廣元市自然資源部門與農業農村部門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有關要求,以方便群眾辦事為出發點,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在延包摸底核實中,充分運用兩部門已有成果數據,形成統一工作底圖,以集體經濟組織為單位摸清農村土地的自然狀況、權屬變化等情況并建立摸底臺賬,實現底數統一。
在制定延包工作方案時,自然資源部門、農業農村部門共同指導鄉鎮對承包地塊發生變化土地開展地籍調查,形成地籍調查成果,作為延包合同簽訂和登記頒證工作依據。實行承包合同簽訂和不動產登記申請同步進行,土地承包合同根據簽訂方式探索推進線上線下共享,從而實現農村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合同簽訂和不動產統一登記“一件事一次辦”。
“以前材料要交好幾份,現在一次性辦理,很省心!”村民張正國贊道。據了解,廣元市還將服務延伸至鄉鎮、將涉農登記納入了“全市通辦”、提供“上門服務”等創新服務模式,幫助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合同+登記”一次性辦理。
圖由四川省自然資源廳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