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明明是8月15日,為何紀念日卻定在9月3日?背后有很大深意。國家已經宣布,將會在今年的9月3日,再次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以紀念偉大的抗日戰爭勝利。當天,我們不但可以看到國家強大的軍隊和武器,更能接受一次愛國主義教育,銘記歷史,繼續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這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公布后,也有不少人有了自己疑惑。那就是抗日戰爭結束的日子,明明是8月15日,日本就是在這一天宣布投降的,那么我們為什么要選擇9月3日進行勝利大閱兵呢?
這就不得不說說日本人在二戰時期,宣布投降的那點小心機了。把日本民族的那點小家子氣,那點寒酸勁表現的淋漓盡致。按照日本人的說法,他們“吉祥物”一樣的天皇是在8月15日這個時間,選擇了投降,還發布了公開的演講。
但翻看裕仁這老小子的話術,就可以看到問題。明明日本打不下去了,戰敗了,要投降了,得認輸了。但是他的公開宣告里面,話里話外,就是我們日本很強,我們沒有輸,只是現在我們日本決定,這個戰爭可以先停一下,這個戰我們日本不打了。
是的,裕仁這老小子明明已經輸的褲衩子都沒有了,還要在那里嘴硬,非要說我們現在不是投降,而是來和各國簽訂停戰協議。包括現在,日本國內都喜歡拿這個公開的講話說事,各種日本的主流媒體,都想要以這個作為標準,宣布二戰結束,是所謂的“戰爭終止”,而不是日本戰敗投降。
在日本人心里,他們的天皇是不能輸的,不能投降的,是不能接受的。不僅僅是現在的日本人,當時的日本人,也有很多人不接受這個公開聲明,他們甚至組織兵變,拒絕接受這個所謂的“停戰”,依舊要喊著鬧著把他們的侵略戰爭繼續下去,要把他們殘暴的軍國主義統治,繼續凌駕于被侵略的各國百姓身上。
直到十多天后,也就是那一年的9月2號,當著中國,蘇聯和美國的面,日本正式在美國的密蘇里號戰列艦上簽署《降伏文書》。用明確的文書,照片,視頻資料,確認日本正式戰敗投降,是投降,不是停戰。從全球法律來說,這一天,才是日本這個國家,正式的戰敗投降,也是國際公認的日本投降的時間。
那份投降的文書上,不僅僅有日本人的簽字,也有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戰勝國的簽字,也只有這樣的文書,才能確認日本的戰敗。等到消息傳回國內,并公開傳播,時間上,卻已經來到了第二天,也就是9月3日。對于絕大多數的老百姓而言,那一天才是日本正式投降的日子,全國慶祝的日子。
簡單來說,從我們中國人的角度來看,我們確認你小日本投降的時間,就是9月3日,我們的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由我們中國人自己來定,跟裕仁這老小子什么時候公開宣布停戰,又有什么關系呢?你日本人說開戰就開戰,說停戰就停戰,也太把自己當一根蔥了吧。我們中國認的時間,才是正式的時間!
參考資料:
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什么是9月3日?丨上觀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