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塞上黃河大閘蟹生態養殖園通貴鄉基地的水面泛著粼光,1314畝改造一新的蟹塘邊,一場特殊的技術培訓正在進行。寧夏鑫澤航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婷,正在詳細講解著高標準大閘蟹池塘改造及河蟹養殖技術。
“通過建立領導包抓機制、加大政策扶持、強化創新引導、實施項目驅動、開展招商引資以及強化技術培訓等多維度發力,上半年畜牧業和漁業重點任務順利推進。”興慶區農業農村和水務局畜牧水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孫紅玲介紹。
“從300畝老魚塘,到現在的千畝生態養殖園。”張婷指著遠處忙碌的清淤機械介紹,興慶區不僅協調魚池收回、牽線專家團隊駐場指導,更在基礎設施上“雪中送炭”——新架的電路讓增氧設備24小時運轉,硬化道路直通分揀車間選址地。這種“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模式,讓曾經零散的魚塘搖身變為標準化養殖基地,無人機巡塘投喂替代傳統人工,預計年產優質河蟹的目標值,正隨著蟹苗生長日漸清晰。
據了解,通貴鄉高標準河蟹養殖產業園項目,養殖水域總面積約1000畝,周邊環境優良,生態系統自我凈化能力強,為打造生態型養殖品牌奠定基礎。同時,依托黃河水域資源和寧夏地理優勢,致力于打造獨具特色的資源型、生態型領袖品牌。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以公司為龍頭,指導農戶集中發展養殖產業,統一組織技術、資金和銷售,推動河蟹養殖標準化、產業化發展。
從3月份投苗到現在,養殖工作按計劃穩步推進,張婷對今年的河蟹產量充滿信心,預計將迎來豐收年。(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