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月中旬那十幾天,伊朗跟以色列打得不可開交,油價直接飆到150美元一桶。
誰知道這場中東大戲,竟然給俄羅斯送了份大禮——沉睡11年的天然氣管道項目突然活了。
中國這是咋想的?普京到底撿了啥便宜?
作者-山
中東一打仗,全世界都跟著心慌
B-2轟炸機一出動,半個地球都在看熱鬧,美國這次玩真的,連隱身轟炸機都派上了,6月13日凌晨,伊朗的福爾多核設施在轟鳴聲中化為廢墟。200多架以色列戰機像發了瘋的馬蜂,在中東上空嗡嗡作響。
伊朗也不是吃素的,"真實承諾-3"行動一啟動,彈道導彈雨點般砸向特拉維夫。以色列的"鐵穹"系統忙得團團轉,每天光是攔截導彈的成本就燒掉近百億人民幣。這哪是打仗,簡直就是在燒鈔票。
最要命的是,咱們60%的甲醇進口都指著伊朗。布什爾港的儲罐一爆炸,華東那些化工廠老板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的工廠干脆一咬牙停產了事,總比原料斷供強。
你想想,霍爾木茲海峽要是真被封了,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運輸得斷。中國70%的中東石油都得從那兒過,這不是鬧著玩的。國際油價像脫了韁的野馬,一路狂飆到150美元。
特朗普還在一旁煽風點火,讓中國去勸伊朗別沖動。這不是明擺著甩鍋嗎?中國外交部可不慣著,直接回懟:波斯灣的安全是大家的事。
就在大家都為能源安全捏把汗的時候,有人卻在偷偷數錢了。
中國開始算新賬,不能老吊在一棵樹上
這事兒給中國敲了個警鐘:雞蛋不能都放一個籃子里。中東這塊地兒,三天兩頭鬧騰,指著它過日子心里總不踏實。
數據擺在那兒,咱們一年要燒4280億立方米天然氣,年均增長8%。這個胃口,國內產量就能滿足一半,剩下的全靠進口。其中1060億立方米是液化天然氣,24%來自卡塔爾這些海灣國家,走的都是海運。
美國軍方早就制定了戰時封鎖馬六甲海峽的計劃。一旦真動起手來,中國的海上能源通道就像被人掐住了脖子。光想想都讓人心里發毛。
中亞五國這時候就香了,人家既不怕制裁,履約也靠譜,不像某些地方動不動就打仗。就在伊朗以色列打得火熱的時候,中國跟中亞五國一口氣簽了110項合作協議。這算盤打得多精明。
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這些國家,雖然油氣儲量比不上俄羅斯,但勝在穩定。最關鍵的是,人家沒有大國沙文主義那套毛病,合作起來省心。
看到沒?咱們根本不是"離了張屠戶就吃帶毛豬"。選擇多著呢,主動權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就在中國四處撒網找新伙伴的當口,普京那邊可坐不住了。
普京的小算盤,這機會千載難逢啊
俄羅斯現在的日子不好過,歐洲那邊的天然氣生意基本黃了。烏克蘭1月1日一停止續約,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出口就像被砍了一刀。
普京心里明鏡似的:中國現在正愁著分散風險呢,自己手里又有大把天然氣,這不是天賜良機嗎?"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等了11年,就等這一天。
這條管道可不是鬧著玩的。從俄羅斯亞馬爾半島出發,穿過蒙古國,一年能往中國送500億立方米天然氣。這是什么概念?相當于德國年消費量的三分之一。
最有意思的是蒙古國,之前還扭扭捏捏要高價過路費,跟西方眉來眼去的。這回態度180度大轉彎,主動提出2025年第三季度就啟動環評。看來誰也不敢小瞧地緣政治的威力。
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在6月中旬就放話了:"西伯利亞力量-2號項目仍具有現實意義"。這話說得多委婉,其實就是在向中國示好。
伊朗沖突期間,國際能源價格波動讓俄羅斯這樣的能源大國賺得盆滿缽滿。油價一漲,盧布也跟著硬氣起來。普京甚至暫停了駐德黑蘭領事服務,把黑海艦隊開到波斯灣,擺明了要力挺伊朗。
對普京來說,這條管道一年能送500億立方米天然氣到中國,每年幾百億美元的收入就穩了。更重要的是,能跟中國綁得更緊,在國際舞臺上腰桿也能挺得更直。
不過話說回來,想要真正握手成功,還有不少現實問題得解決。
未來怎么走,還得看誰更有誠意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中俄在價格上還沒談攏呢。這就像買房子,買家想要固定價,賣家非要跟著市價走。
俄羅斯想把氣價跟國際油價綁定,隨行就市;中國更希望鎖定價格,圖個穩當。還有路線問題,是走蒙古國還是直連?中國其實更傾向于直連,少個中間商省心。
更深層的問題是信任。圖們江那座橋到現在還橫在那兒,說好的出海口通航到現在沒動靜。2024年普京訪華時明確承諾配合朝方談判,結果呢?一座不到1公里的橋,竟然成了限制東北振興的"捆龍索"。
海參崴這些歷史遺留問題,也不是幾句話能說清的。在1949年以來中國官方地圖上,一直存在多個標注中俄文地名的"俄控區"。領土問題容不得半點含糊,這是合作的基礎。
俄羅斯遠東地區人煙稀少、物產豐富,非常適合具備"基建狂魔"實力的中國企業開發。可中俄遠東經濟特區喊了這么久,到現在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但地緣政治這盤棋,變數太多。這次中東亂局給了雙方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8月底9月初,普京4天訪華行程,無疑為雙方強化能源合作提供了歷史性契機。
未來三到五年,可能就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關鍵窗口期。一旦管道建成,俄羅斯不僅能在經濟上翻身,還能在國際舞臺上挺直腰桿。而中國也能借此減少對中東能源的依賴,在中美博弈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畢竟在能源這個戰場上,抓住機會比什么都重要。
結語
這場中東沖突最大的贏家,可能不是那些拿槍的,而是那些會算賬的。普京這次算是撿了個大便宜,但機會窗口不會一直開著。
地緣政治就像股市,漲跌都有周期,真正的高手,是能在別人恐慌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保持清醒。中國這次調整能源戰略,既是被動應對,也是主動布局。俄羅斯能否抓住這次機會,關鍵看誠意夠不夠。
你覺得這次中俄能源合作,會不會真的成為改變游戲規則的一步棋?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