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北約峰會如約而至,然而,罕見的是聯合聲明僅5段,更令人意外的是這份被稱為“史上最簡短”的峰會文件里,“中國”二字徹底消失,就連臺海、南海等傳統議題不見蹤影。
為此特朗普還得意地發推說“我讓北約閉嘴了”,而這番反常的背后不過是利益的驅使。
槍口下的沉默:北約自宮式聲明的背后
特朗普的專機還未降落海牙,威脅已先抵達,6月23日,北約秘書長呂特緊急向各成員國分發備忘錄:“所有涉華表述必須刪除,包括臺海、南海及所謂‘中國威脅’內容”。
而這一要求的原因也被一位歐盟外交官透露:“美方明確警告,若聲明出現中國相關字眼,將終止與相關國家的貿易談判。”
消息一出,歐洲的屈服來得迅速而屈辱,法國總統馬克龍試圖保留“印太安全”表述,遭美方代表當場打斷、捷克精心準備的涉臺兵推報告被直接踢出議程、德國總理朔爾茨在閉門會議中提議“至少提一句航行自由”,換來的只有特朗普的冷笑。
最終發布的聲明從去年38段壓縮至5段,中國相關議題被完全抹去,而這也是北約成立76年來首次在重大宣言中徹底回避中國。
不過這只是此次會議的開胃菜,更大的勒索接踵而至,特朗普拋出“5%+1.5%”軍費方案:各國需將軍費提至GDP的5%,另繳1.5%“關鍵基礎設施保護費”。
軍費問題一出,西班牙這邊忍不住了,怒喊“這是要榨干歐洲”,但德國選擇了屈從,甚至為此修改憲法“債務剎車”條款,當呂特諂媚地稱特朗普“讓北約更強大”時,德國議員達代倫的怒斥響徹議會:“美國要的不是盟友,而是仆從”。
裝瞎戰略:特朗普的生意經與安全棄子
特朗普的“中國沉默術”背后是三筆精明的生意,第一筆是中東止損生意,此刻以色列正遭伊朗數百枚導彈襲擊,美軍卡塔爾基地遇襲,惹得特朗普為此抱怨道“同時和中俄開戰?我們沒那么多航母”,所以壓制北約涉華議題,只是為了避免東西兩線同時樹敵。
其次是軍火生意,當歐洲各國為5%軍費焦頭爛額時,美國軍工巨頭已瓜分蛋糕,英國立即下單12架F-35戰機、洛克希德·馬丁股價單周暴漲17%,更精妙是“1.5%基礎設施保護費”,這筆資金將采購美制雷達和網絡系統,歐洲納稅人成了美軍火商的提款機。
最狠的還是對烏克蘭的出賣,澤連斯基連主會場都被禁止入內,合影時被擠到最邊緣,不僅不會提供“愛國者”導彈,特朗普還聲稱“烏克蘭恢復2014年邊界不現實”,等于默認俄占克里米亞,曾經的反俄英雄淪為棄子,只因特朗普需要普京在中東問題上保持沉默。
地震余波:全球權力重構進行時
然而,北約的自我閹割卻引爆連鎖反應,歐盟委員會三天后公布報復清單,對美液化天然氣加征23%關稅,數字歐元項目加速推進以繞開美元結算。
德國車企的行動更具有代表性,寶馬宣布追加200億歐元在華建設固態電池工廠,大眾將安徽基地接入中國工業互聯網,“北約已開始準備沒有美國的未來”正在變成現實。
更大的變局在東方,嗅到西方裂痕的東盟火速行動,馬來西亞批準中資鐵路追加段建設、越南將稀土開采權授予中國企業等,這些國家清楚看到當北約連中國名字都不敢提,所謂“印太包圍圈”已成笑話。
烏克蘭戰場則成為霸權崩塌的最佳印證,就在北約峰會結束次日,俄軍導彈擊中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居民區,19名平民死亡,而烏軍前線士兵的彈藥配給降至每日20發,不足年初三分之一。
五角大樓報告揭示更殘酷的真相,若中國切斷稀土供應,美軍高端武器58天內將停產,西方連自己的槍炮都造不起了。
北約的沉默恰是最響亮的宣言,當特朗普炫耀“讓北約閉嘴”時,新的國際秩序正在書寫,西方霸權崩塌的塵埃中,也印證了那句國家安全尊嚴只掌握在自己手中。
參考資料
國際觀察|北約峰會“共識”里的分歧——2025-06-26 18:27:11 央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