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總署6月29日發布公告,在持續開展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長期國際監測和中方獨立取樣監測且結果未見異常,日本政府承諾保障輸華水產品質量安全的前提下,根據我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有關原則,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中方決定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
海關總署公告2025年第140號(關于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的公告)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即日起恢復部分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進口,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埼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10個都縣除外。
二、日本輸華水產品企業應當符合我國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等相關規定。已暫停進口的水產品生產企業應當重新申請在華注冊,獲得注冊之日起生產的水產品方可輸華;對于食用水生動物,其養殖、包裝企業也應當重新申請在華注冊,完成注冊登記之日起方可開展輸華貿易。
三、日本水產品進口申報時,應提交日本官方出具的衛生證書、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和產區證明。
四、海關對日本輸華水產品實施嚴格監管,一旦發現不符合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或日方未能有效履行官方監管責任,將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切實保護我國民眾的健康安全。
同時,海關總署2023年第103號公告廢止。
消息一出,立刻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許多熱愛日料的“吃貨”們激動不已,紛紛表示:“終于可以吃到新鮮的日本海鮮了!”
一些從事中日海鮮貿易事業的從業者也是歡欣鼓舞,有位朋友在其微信朋友圈寫下當下的感慨!
回顧一下原先禁令的背景
此前,由于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將核污染處理水排海,出于對國民健康和食品安全的考慮,海關總署全面暫停了日本水產品的進口。
那么,現在這個“有條件”指的是什么?
根據公告,此次恢復進口的,并非日本全國的水產品,而是嚴格限定在日本部分地區,且這些地區的水產必須滿足一系列嚴格的檢測標準。這表明,中方在恢復進口的同時,依然將食品安全放在首位,通過科學、嚴謹的檢測手段,確保每一批進入中國市場的海鮮都是安全的。
這背后,也釋放了幾個關鍵信號:
1. 科學與安全的勝利。
2. 中日關系迎來“破冰”契機?
3. 對日本的“考驗”。
有評論稱,此次中方有條件恢復日本部分地區水產品進口,不僅僅是一項貿易政策的調整,更是一場涉及科學、外交、經濟等多方面的復雜博弈。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日本展會介紹
1、
2、
3、
版權說明:尊重知識產權,版權歸屬原創作者,文章源于授權作家或網絡,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原創作者煩請聯系我們予以公示或刪除處理。 微信:xinshuo201220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