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比較,忠誠這種事,就不可能牢靠!
今天我要聊的是,小米YU7 1個小時28.9萬大定,有多少來自 車企友商自以為堅定、忠誠的基本盤。
先說結論,我粗略估計,至少有50%!
以下我將從3+1個維度來拆解:
1、傳統燃油車:
YU7高配版(Max版32.99萬元)已接近BBA(寶馬X3、奔馳GLC、奧迪Q5)主銷車型價格區間,且性能和續航不遜色。BBA的傳統用戶群中,部分追求新技術和性價比的年輕消費者可能被YU7吸引,這里預估貢獻貢獻約3萬-5萬訂單。
2、特斯拉:
按照小米YU7明確對標的特斯拉Model Y來看,標準版定價25.35萬元,比Model Y(26.35萬元起)低1萬元,同時配置更高(如全系標配激光雷達、800V高壓平臺、835km續航等)。這對消費者極具吸引力。而那些對特斯拉FSD功能受限不滿的消費者,更可能無縫鏈接到YU7。
這里預估約1萬-2萬訂單,來自特斯拉的基本盤。
3、國產新能源:
YU7所在25-35萬元價格區間競爭激烈,覆蓋的國產品牌有如:極氪7X、阿維塔07、智界R7、理想L6等。小米的“高配平價”策略、雷軍的個人IP、以及“人車家全生態”模式(如智能互聯、個性化設計)將吸引大批追求科技感和情緒價值的用戶。
預計將有約5萬-7萬訂單來自這些品牌的潛在用戶,而且這里我覺得是保守估計了。
4、小米生態的內部轉化
去年su7首日戰績是4分鐘破1萬臺,27分鐘破5萬臺,估計1小時大定在7萬臺左右。
按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2025年1季度新能源汽車50%的增長,今年小米用戶的自然貢獻,約為10萬輛左右,算上su7轉的和黃牛貢獻的,整體應該在13~14萬輛左右,占比整個28.9萬訂單的接近50%。
那么剩余的50%,也就是14萬多的訂單,5萬來自傳統燃油車,2萬來自特斯拉,7萬來自國產新能源,各位覺得這個數,靠譜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