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快永久解決中印邊境劃界問題”,消除自2020年邊境沖突以來的“信任赤字。”印度防長訪華期間,破天荒的提出中印“永久劃界”。
這背后或在說明一個事實,面對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印度失去了戰略定力,對未來有了悲觀情緒,也意味著這段時間引發印度人破防的高志凱線拿捏到了印度痛處。
以前印度一直覺得自己是南亞霸主,甚至在印度部分軍官看來,臺海戰事是印度的“軍事機會”。可以趁機在西藏蠶食更多領土,但是現在印度突然失去了自信。
印度被巴基斯坦瞬間打下來最先進的戰機,電網癱瘓,反導系統被毀,造成的心理重擊到現在還沒過去。
近期,印度少壯派更是大方認輸,承認損失6架戰機2套S400。這是印方首次承認S-400防空系統戰損。由于這些戰斗機、導彈都是印度耗費巨資引進的,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7億美元,可謂損失慘重。
而這么重大的損失,只不過是輸給了巴基斯坦一款在中國戰機體系中即將面臨被邊緣化的殲10CE。中國還有更先進的殲16、殲20和殲35、六代機等一系列先進戰機,印度想想都后怕。
其次是印度也看出了中國真實的經濟實力,中國在與美國的關稅戰交鋒中,逐漸處于上風,隨著中美貿易協議簽署,特朗普向中方投子認輸,并且把訪華提上議程,中美關系有走向穩定的跡象,而且特朗普也不敢再惹怒中國,畢竟美國的稀土命脈被捏在中國手里。很多美企還急著等著中國的稀土“救命”。部分美國汽車企業,已經因為稀土磁鐵短缺而陷入停產,現在還沒恢復。
中美關稅戰,讓全世界看清一個事實,美國根本離不開中國,也不敢開罪中國,這是由中國的完善完整的工業體系生態鏈條的價值與不可替代性決定的。
印度近期也想效仿中國,和特朗普談對等條件,喊話“球在美國的腳下”,印度不接受“非贏即輸”的伙伴關系。但是美方卻并沒有做出任何回應,沒有把印度當一回事。這讓印度很失落。
這更讓印度認識到,美國都打不贏的對手,印度就更別想了。
而且隨著中國對稀土出口管制加強之后,包括印度在內的很多國家都不能把稀土用于軍工領域,這意味著印度原本與中國存在巨大差距的情況下,要在軍事上與中國對抗,更是癡心妄想。
尤其是過去美國把印度當成制衡中國的重要棋子,但印巴一戰,讓美國對印度非常失望,棋子價值縮水,美印關稅談判不樂觀,印度再和中國作對,那自討苦吃。
因此,中國在國際影響力與經濟、軍事實力不斷走高的情況下,印度開始從務實的態度來處理中印邊境問題,印度過去認為中印邊境問題排在臺灣問題之后,但如今隨著中方增補藏南地名,釋放收回藏南的信號,印度開始心驚肉跳起來。
而近期高志凱線,正給印度致命一擊。一直以來,關于中印邊境問題,印度一直拿1914年隨手劃出來的麥克馬洪線說事,全然不顧我們認不認可、同不同意。
但上月一次訪談節目中,高志凱和印度專家唇槍舌戰,印度人又拿英國殖民時期的“麥克馬洪線”說事,聽完,高志凱笑了:“那時候英國人拿紙和筆,隨手一畫,就定了邊界,沒和中國人商量,沒和中國人確認,能算數嗎?”
“如果讓我定,我會以恒河為界不是更好嗎?”這句話一出,在國際輿論場上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印度網友紛紛炸鍋破防,認為中國人的提議極具挑釁性,印度媒體甚至在電視辯論中突然切斷高志凱的直播信號,印度社會對這個恒河為界的提法表現了出強烈的抵觸和憤怒。
高志凱用“以恒河為界”來劃界引發印度人破防,本質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既然印度不講理,非要拿英國人的“麥克馬洪線”和中國談,那中國可以自己也畫一條線出來,“以恒河為界”恰恰有史可依,有據可查。
恒河的源頭在我們中國的喜馬拉雅山南麓,地理聯系天然就跟中國沾邊,以河中心來劃界,符合我們的劃界原則。而且恒河以北的疆域可是王玄策打下來的!德里王朝莫臥爾帝國都是以恒河為邊界,王玄策借兵滅天竺那會,恒河流域皆為漢土。從地理角度也合情合理,麥可馬洪線卻無憑無據。
因此,這個提法雖然是我方教授提出,但隨著高志凱線在中印都引發了巨大的討論,很多人意識到恒河線貌似更有理有據。印方若否定“高志凱線”,則必須同步否認麥克馬洪線,陷入邏輯死循環。印度開始有點擔心不僅守不住實際控制線,更恐懼退到恒河線。
因此,高志凱這一招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可以說打到印度的痛處了。過去印度侵占了中國邊境不少領土,這一點印度自己是清楚的。過去中國在西部投入不足,印度在補給方面明顯優于我們。但如今中國在西藏部署的巨型雷達站可實時監控印度全境,新建的4座空軍基地與殲-20形成空中屏障。
近期美媒一篇報道指出,隨著殲-20年產量突破120架、總規模向1000架邁進,采購量超美軍5倍,解放軍空軍的隱身戰機數量將在2030年前遠超美國及其盟友在亞太的部署總和,亞太空中力量格局正被徹底改寫。
更關鍵的是,西藏鐵路總里程將從2025年的1400公里增至2035年的6398公里,戰時可快速投送兵力和物資。中國六代機,055,核動力航母一個接一個亮相。反觀印度,連“四代半”戰機都拿不出來,其五代機項目預計2035年才能量產,他有實力面對中印體系化作戰的差距嗎?
如今中印的裝備差距如今早已不是62年印度領先,而是中國遠遠領先于印度,正如西方軍事專家直言:“印度心里非常清楚,中國已經是超級大國了”。現在印度高層都承認,中國的軍工領先了印度2個左右的代際。
而中國現在需要時間去應對西太平洋方向的局勢變化,解決臺海等問題,更需要時間來強化中印邊境方向上的基礎設施建設,所以印度人想明白了,與其糾結什么高志凱線還是麥克馬洪線,還不如趁著中國還愿意好好說話的時候趕緊把邊境定下來,不然如果有一天印度真的惹怒中國,可能就沒有好果子吃了。
作者: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