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印度政府頻繁釋放信號,希望加快中印邊界問題的“永久性解決”。
前不久,在上合組織防長會期間,印度防長辛格提出加快中印邊境問題談判,更是希望“盡快永久解決中印邊境劃界問題”,這是十多年來印方高層首次公開作出有關推動邊界劃分問題的表態。
為什么印度突然對邊界劃分一事如此上心?我以為,有這么幾個方面。
一是自2020 年加勒萬河谷事件以來,中印邊境局勢緊張,經過多輪軍長級會談和外交溝通,雙方雖達成一些脫離接觸的協議,但在實際控制線附近,中國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軍事部署等,有效增強了對邊境地區的管控能力。
印度未能占到便宜,眼見此情形,若不趕緊確定邊界,擔心往后夜長夢多,自身在邊境問題上愈發被動。
二是近年來中美在貿易、科技等多領域短兵相接;美國為遏制中國發展,在國際上頻繁制造事端,拉攏盟友對中國進行圍堵;以及臺灣問題、南海爭端等,牽扯了中國不少精力。
印度見狀,企圖利用中國忙碌之際,揣測中國秉持穩固邊疆、睦鄰友好相處的心態,妄圖以所謂和平對話、盡快劃界之名,實現印方利益最大化,故而急于推動邊界劃定進程。
三是最近中國學者高志凱提出“中印應以恒河為界”的主動設置議題主張,并從歷史角度看,唐朝王玄策借兵遠征印度、元朝忽必烈派兵至德里蘇丹國等史實,為這一主張提供了一定依據。
前不久,我寫了《》這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閱。
這一觀點在中國民間非常響應,更是在國際輿論場掀起波瀾,使得印度對藏南地區等非法主張的殖民邏輯受到質疑。
印度擔心若不盡快確定邊界,在國際輿論上會愈發處于不利地位,其長期以來基于“麥克馬洪線”的不合理訴求將進一步被解構。
四是在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時有抬頭,一些政治勢力為了獲取支持,將邊界問題作為政治籌碼,試圖通過強硬姿態展現所謂的“國家尊嚴”,塑造自身維護國家利益的形象,以獲取國內民眾的擁護,鞏固自身政治地位。
對于印度在邊界問題上的這種心思和伎倆,我們絕對不要著急,戰略上要穩住,戰術上要精進。因為,中印邊界問題由來已久,其復雜性遠超想象。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炮制的“麥克馬洪線”,將原本清晰的傳統習慣線肆意篡改,埋下了邊界爭端的禍根。
這條非法的邊界線,從未得到中國歷屆政府承認,它不僅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更違背了國際法的基本準則。
印度獨立后,卻繼承了英國殖民主義的錯誤遺產,對邊界問題持有不合理的主張。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邊界劃定絕非簡單的地圖標注,而是需要全面梳理歷史脈絡,還原事實真相,只有這樣才能為公平合理的劃界奠定基礎。
再說了,中印邊界劃定涉及眾多敏感區域,不同地段的地形地貌、居民分布、資源儲備情況各不相同。這些因素相互交織,使得邊界劃定成為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復雜工程。
倘若貿然推進,為了當下的穩定和平,而忽視歷史事實,只會讓我們,以及子孫后代蒙受重大損失。
國家弱的時候,怕丟失領地,對爭議地域,主動急切劃定邊界,以國際法確立,在某種程度有利于止損和固本圖存。
國家強大的時候,對與鄰國爭議的邊界,反倒不用著急劃定邊界,特別永久性劃定。
我們曾經在與周邊鄰國邊界劃定上,還是吃過不少虧的。如果時光倒流,放在現在還沒有劃定,那我們就先擱置爭議再說,無疑就是最大的獲得。
雖然在百年未有變局下,穩定的周邊環境對于中國的發展至關重要。但對于中印邊界問題,以及中國與其他鄰國的邊界問題,我們根本不用著急推進劃界。
因為,越往后,中國的發展動能更強,勢能更大,政治、經濟、文化等影響力持續之下,我們的戰略機遇就越大。
說不定,未來爭議地域的民眾還頻頻主動向我們獻地圖。這個情景,在中國歷史上,強盛的時代,也沒有少過出現過。
邊界問題存在,對于弱國、小國而言,是煩惱,是隱患,是問題,但對于強國而言,就是國運的齒輪,是發展的殺手锏。
對印度這樣一個潛在的對手,我在《》這篇文章中,有過評點。中印邊界問題的不著急解決,時間越久越能制衡印度,這也應該是我們的“留一手”策略。
但是,面對邊界問題,我們一旦懷柔和善行,得小利而讓渡與印,形成邊界法定意義上的永久劃定,那么再要回歸,很大程度上只能是木已成舟,無力回天。
因此,基于歷史經緯、現實格局與長遠發展的綜合判斷,在中印邊界劃定問題上,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與戰術從容,以歷史的耐心,鑄就真正的偉大。
當然,如果印度真同意以“高志凱線”為界,或者不得不做出極為重大的讓步,以求永久劃定中印邊界,那我們必須當機立斷,馬上簽署。
解筱文:戰略學者。主評時政、文化、商業、鐵路。微信公眾號:評論員解筱文(zgmjply)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