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的老槐樹又落了一層葉,樹下的板凳空了半拉月。李大爺蹲在門檻上數(shù)螞蟻,老伴走后,連個拌嘴的人都沒了。
年輕人像斷了線的風箏,全往城里跑,老宅子只剩承重墻。王奶奶抱著手機等視頻,孫女頭像亮了又暗,始終沒彈出對話框。
小賣部的餅干過期半年,張大爺看不清生產(chǎn)日期,還笑著說“脆著呢”。去鎮(zhèn)上取錢要刷指紋,趙大娘對著機器直作揖,比侍弄莊稼還難。
村里微信群消息不斷,全是表格通知,老人們盯著屏幕直犯暈。
以前哪家有個紅白事,全村人齊上陣,現(xiàn)在連抬棺材的人都湊不齊。老人們坐在墻根曬太陽,彼此不說話,只聽見鞋底蹭地的沙沙聲。有人說他們是“影子人”,活在熱鬧之外,獨自吞咽著孤獨。
可這些老人年輕時,哪個不是村里的頂梁柱?
扛麻袋、修水渠,啥活都能干。
時代跑得太快,他們跟不上趟了,智能手機成了燙手的山芋。
兒女寄來的保健品,他們舍不得吃,全收在抽屜里,等孫子回來。鄰居家的冬瓜爛在地里,沒人摘,老人說“長熟了自己掉,不心疼”。其實他們心里清楚,只是不愿給子女添麻煩,怕被說“老沒用”。
我個人覺得,村里該辦個“老人學堂”,教他們用手機、認二維碼。
年輕人回家別只顧玩手機,多陪老人說說話,哪怕講講城里的新鮮事。村委也該多上心,定期上門看看,幫老人跑跑腿、辦辦事。老人們的土辦法其實很管用,湊在一起互幫互助,比啥都強。
就像張大爺和李大爺,搭伙種地、做飯,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蛇€有更多老人,獨自守著空房子,數(shù)著墻上的日歷過日子。
這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是整個村子的事,得大家一起想辦法。未來幾天,不妨去敲敲老人的門,問一句“吃了嗎”,勝過千言萬語。
他們要的不多,就是一句熱乎話,一個真心的問候。別讓老人真成了“影子”,等哪天看不見了,后悔都來不及。
記住,他們曾是村里的光,現(xiàn)在該我們?yōu)樗麄凕c亮生活了。行動起來吧!明天就去教會老人一個手機功能,陪他們吃頓飯。
讓村里重新熱鬧起來,別讓老人在沉默中度過晚年。關注我們,獲取更多關愛農(nóng)村老人的實用辦法,一起守護他們的笑容。
每個老人都是村里的寶,別讓他們被時代遺忘在角落。
只要大家多用心,老人的晚年一定能過得溫暖又舒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