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長豐都“火出圈”啦?
2025年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高考地理卷
“點名”安徽長豐縣!
針對這道題
網絡上也給出參考答案
甚至還有考生表示:
地理考試考到了長豐,那我就想去下長豐
我看看長豐縣到底是怎么回事
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長豐縣自1964年建縣以來
歷經六十載砥礪奮進
成功實現從國家級貧困縣到
“千億縣”的華麗蛻變
如今的長豐
從傳統產業(汽配、食品加工、建材)
向高端制造(新能源汽車)
智慧產業(智能家居)
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轉變
正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謀劃建設
“世界級新能源汽車城”“合成生物先導區”
長豐遠景圖值得更多期待
今年恰逢長豐建縣60周年
這波“高考出圈”,簡直是送上門來的賀禮!
看來,長豐的故事,不僅寫進了地理試卷
更要寫進更多人的好奇心里啦!
想不想也來探秘一番?
杜集鳥島
在長豐東北的杜集鎮,藏著一片被時光吻過的綠洲——杜集鳥島。這里曾是一片荒蕪的河灘,村民陸鳳奎與父親以愚公之志插柳栽樹用六十余年時間,終讓荒灘蛻變為蔥蘢秘境。
如今,82.6%的森林覆蓋率織就了遮天蔽日的綠穹,三面環水的荒沛河如碧玉腰帶,滋養著榆、槐、椿、楊的參天枝椏,更引來百余種鳥類在此安家。四季更迭間,留鳥長居為伴,夏冬候鳥如約往返,旅鳥振翅點染流云,將這里譜寫成一部躍動的生命詩篇。
非物質文化遺產園
坐落于長豐縣臥龍山的中國(合肥)非物質文化遺產園如同一幅流動的文明長卷,將散落于時光深處的文化瑰寶悉心珍藏。
這里不僅是明清古建筑的“生命方舟”,更是藝術與自然的交響之地,古老技藝與現代歡愉在此碰撞生輝。這里,恰是連接城市與千年文明的橋梁,讓每一縷駐足的風都染上文化的沉香。
榮事達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在榮事達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沉浸式體驗智能家居,不管是社交客廳、智膳廚房等智慧體驗間,還是創新平臺實驗室、智慧太空艙,都能展現出傳統家電到智能生態的卓越變化。
比亞迪新能源賽道
馳騁比亞迪新能源賽道,感受智能駕駛黑科技,解鎖車迷必打卡的科技文旅新場景,比亞迪合肥賽車場,讓您沉浸式體驗“速度+生態”之旅。
安徽舜禹水務智慧體驗館
在安徽舜禹水務智慧體驗館,一滴水的旅程被重新定義。在這里感受“匠心智水、綠色生活”的核心價值觀,成為一名“水科技”守護生態文明的詩句創造者。
伊利集團合肥工業園
步入伊利集團合肥工業園,透明工廠中乳香彌漫。這里是“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走進液態奶前處理工段、無菌灌裝間、后包裝段等12處參觀景點,探秘一杯優質牛奶誕生的全過程。
吳山鐵字
吳山鐵字以錘代筆,以鐵為墨,經過寫、剪、錘、塑形、噴色、裝裱等手工,將冷硬的金屬鍛造出翰墨風韻。作為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吳山鐵字以千年鍛鐵技藝對話中華書法精魂,在金屬與藝術的碰撞中鑄就文化豐碑。
長豐剪紙
以刀為筆,以紙為布的長豐剪紙,在虛實相生的鏤空韻律中,傳承的是江淮大地的吉祥祈愿。一張紅紙、一把剪刀,巧手撥動、精雕細琢,一幅幅精美生動、風格迥異的剪紙藝術作品便映入眼簾。
莊墓圓子
在長豐莊墓鎮,有這樣一道非遺美食——莊墓圓子。它承載著兩千余年歷史,源于春秋楚莊王時期,以精選豬肉、上等面粉等為原料,經多道精細工序制成。
夾起時修長挺立,放下后渾圓如初,入口香汁四溢,軟糯彈牙,腴而不膩。作為市級非遺與安徽老字號,它是長豐人無法忘懷的鄉味,承載著人們對團圓的美好愿景。
吳山貢鵝
吳山貢鵝作為“安徽老字號”,承載著吳山千年飲食文化。
選用上等散養皖西大白鵝,經二十余味中藥香料老湯,并以精妙火候慢鹵4小時,其肉酥爛有形,肉質緊實鮮嫩,鹵香與肉香相融,甘甜中透著回韻。
下塘燒餅
長豐下塘燒餅作為合肥市非遺,以獨特“天鍋地灶”烤制,面團揉至筋韌彈牙,餡料調配得鮮香醇和。
剛出爐時,外皮酥松起層,輕觸即落玉屑;內里柔潤帶勁,細嚼方覺麥香,咸甜交織,香氣四溢。
長豐草莓
在皖中沃野之上,長豐草莓如紅寶石般綴滿田壟,長豐作為“中國草莓之都”,它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的身份,凝練了五十余載栽培匠心,更以21萬畝的綿延生機,成就了產值與品牌價值“雙破百億”的產業傳奇。
這里的草莓不僅是舌尖的清甜風暴,更化身鄉村振興的密鑰,這場融匯鄉土芬芳與現代歡愉的“莓”好旅程,邀您共赴田園牧歌的沉浸樂章。
羅塘甜瓜
夏日的暖風拂過瓦埠湖畔,長豐羅塘鄉的八千畝甜瓜種植園里,已是藤蔓垂綠、甜香漫野。
作為“莓鄉小鎮,甜瓜之鄉”,這里孕育的羊角蜜、翡翠、大黃冰糖翠等數十個品種甜瓜綴滿藤架,以沁人清香與脆甜汁水,詮釋著“致富甜瓜”的傳奇。
吳山枇杷
盛夏時節,長豐吳山的枇杷林已綴滿金黃的果實,累累枇杷如繁星垂枝,果肉晶瑩,清甜如蜜,在綠意蔥蘢間勾勒出醉人的豐收畫卷。位于牌碑社區的金香果農莊,正是這場夏日甜蜜盛宴的核心——游客可親手采擷枝頭鮮果,感受果香盈袖的野趣。
六十年風雨兼程
將貧瘠耕耘成沃土,將期許澆灌成豐饒
當長豐的名字隨著考卷的筆墨
悄然落在遠方學子的心間
這方水土的故事,便不再只是縣志里的鉛字
而是待你親啟的、帶著晨露與果香的信箋
不妨,循著地理卷上的指引
也來一次心靈的抵達吧
來源 | 長豐文旅
編輯 | 靳曉宇 責編 | 黃澎 審核 | 曾佳佳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