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與以色列這場戰爭令各國相當警醒,尤其是核設施可以成為攻擊目標,令印度大受震動。美以空襲伊朗核設施后,印度更是深受影響。根據印度媒體《ABP Live》在2025年6月30日報道,印度正在加速研發K-6高超音速導彈,即將進行測試。
現在印巴每年都要交換各自核設施信息,以求避免攻擊對方的核設施,這種避免核事故與災難的行為,與美國和以色列相比顯得相當無力。這下子,印度憂心上來了:如果某一天,印度和美國翻臉了,美國可能會炸了印度核設施,既然如此,只能提升自身的威懾力。
印度確實想要搞洲際導彈,只是以印度現有的實力,想推出射程12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有難度,于是印度重點搞潛射彈道導彈,從而可以由核潛艇搭載,機動到可以攻擊美國本土的地點再發射,為了突破美國反導系統,還必須將其搞成高超音速導彈,以利用其難以攔截的特點。
K-6潛射彈道導彈,可以從印度國產核潛艇上發射,最大射程8000公里,按印度媒體的說法,屬于“洲際導彈”,主要任務就是打擊美國本土,目的就是對美國進行戰略威懾。以伊這場沖突讓印度發現,以色列和美國說打伊朗的核設施就真的打,毫無任何顧慮。
K-6由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研發,不僅是印度首款高超音速潛射導彈,也是全球首款潛射高超音速導彈,設計速度為7.5馬赫,即每小時9200公里。這屬于為印度國產核潛艇研發的專門彈藥,目前印度已服役兩艘印度“國產”核潛艇,分別是“殲敵者”號和“阿里格特”號核潛艇,第?三艘核潛艇有望在2025年內服役。
目前印度正在研發多款不同的潛射彈道導彈,包括:K-15潛射彈道導彈,射程只有750公里,只能說解決有與無的問題;K-4潛射彈道導彈,射程3500公里,只能算勉強合格;K-5潛射彈道導彈,射程5000公里;K-6潛射彈道導彈的射程進一步提高,達到8000公里。
印度對研發K-6潛射彈道導彈信心?十足,主要理由是,印度在2024年成功研制試射第一枚高超音速導彈,印度成為中俄等國家之后,少數掌握高超音速導彈技術的國家之一。
印度認為高超音速導彈的速度在5馬赫以上,無法被敵方的雷達或防空系統探測到,這一點在以伊沖突中得到證明,也門胡塞武裝和伊朗都向以色列發射高超音速導彈,以色列的“鐵穹”防御系統和美國的“薩德”反導系統也未能對其成功攔截。其實,在俄烏戰爭中,烏克蘭對“匕首”高超音速導彈也一樣束手無策。
印度只有信心,但是沒有能力,研發計劃一直是推遲的。所謂K-6高超音速導彈“即將進行測試”,其中的“即將”代表的不是幾個月,而是至少十年。
印度不僅試圖發射潛射導彈,以威懾美國,還打算學習以色列的美國經驗,打擊別人的核設施。根據印度媒體《印度國防研究》的報道,印度正在加緊研發先進的鉆地戰斗部,作為“烈火”彈道導彈系統的一部分,以打擊深埋在地下的目標,摧毀常規武器無法摧毀的高價值目標。
印度看到美國使用鉆地彈打擊伊朗深埋在山體之中,覆蓋著鋼筋混凝土的核設施,取得相當的成功,印度也希望學習一下,只是有所不同,印度沒有戰略轟炸機,無法使用巨型鉆地彈,只能選擇使用彈道導彈平臺來搭載鉆地戰斗部。
印度選擇將鉆地彈戰斗部搭載在“烈火-5”彈道導彈上,主要是可以降低成本,以及提高作戰靈活性。“烈火-5”彈道導彈在印度報道中也稱為“洲際導彈”,其射程至少5000公里,新一代的改進型號達到7000公里,如果用于打擊地下設施,可以射程降低到2500公里,從而換裝7500公斤的鉆地戰斗部,預計可以穿透深度達到80至100米,可以打擊地下控制中心、導彈發射井等。
印度深受以伊沖突的影響,試圖提升自己的戰略威懾能力,以及打擊敵方核設施的能力。印度想法不少,只是能否完成才是問題,印度制定研發計劃標準是一流的,但是從沒有按計劃完成過,基本都是妄想,不構成什么威脅。
印度的問題就是不能腳踏實地地發展,妄想太多,否則成就不可能限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