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沈陽的概況介紹:
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沈陽地處東北地區南部、遼寧中部,在北緯 41 度 11 分 51 秒至 43 度 2 分 13 秒、東經 122 度 25 分 9 秒至 123 度 48 分 24 秒之間。東臨撫順市,南與本溪市和遼陽市相連,西與鞍山市臺安縣、錦州市黑山縣、阜新市彰武縣接壤,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科左后旗及鐵嶺市昌圖縣、開原市和鐵嶺縣相鄰。
地形地貌:沈陽市位于遼河平原中部,東部為遼東丘陵山地,北部為遼北丘陵,地勢向西、南逐漸開闊平展,由山前沖洪積過渡為大片沖積平原。地形由北東向南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全市低山丘陵的面積為 1020 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 12%,山地丘陵集中在東北、東南部,西部是遼河、渾河沖積平原。
氣候特征:沈陽屬于溫帶濕潤大陸性氣候,全年降水量 600-800 毫米,1951 年至 2010 年市區年平均降水量 716.2 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溫差較大,四季分明,全年無霜期 155-180 天。
歷史文化歷史沿革:沈陽有 7200 多年的人類文化史,2300 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 300 年,燕將秦開北征東胡,在這里建立了候城。明代天啟五年(1625 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于此,皇太極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清朝,沈陽成為清代兩京之一的盛京皇城。新中國成立后,沈陽成為重要的重工業基地。
文化遺產:沈陽故宮是中國僅存的保存完好的兩大皇家宮殿建筑群之一,建筑風格融合漢、滿、蒙古族等多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清昭陵、清福陵是清初 “關外三陵” 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筑結構嚴謹、雕刻精細。
民俗文化:沈陽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如東北二人轉,以其幽默風趣的表演風格和獨特的藝術魅力深受人們喜愛;還有沈陽評劇,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
人口與行政區劃人口:截至 2024 年末,沈陽市常住人口 924.3 萬人,其中城鎮人口 790.7 萬人,鄉村人口 133.6 萬人,城鎮化率為 85.55%。戶籍人口 764.4 萬人,有 55 個少數民族,共 931781 人,占全市總人口的 10.27%,其中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滿族、蒙古族、朝鮮族、回族、錫伯族等。
行政區劃:截至 2025 年 4 月,沈陽市轄 10 個區、2 個縣,代管 1 個縣級市,下設 112 個街道、53 個鎮、16 個鄉。
經濟發展總體經濟:2024 年,沈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9027.1 億元,比上年增長 5.2%。人均地區生產總值 97871 元,增長 4.6%。
產業結構:三次產業結構為 3.6:35.1:61.3。其中,汽車及零部件、機械裝備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機器人、航空、IC 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 25%。
旅游資源歷史文化景點:除了沈陽故宮、清昭陵、清福陵外,還有張學良舊居,是張學良將軍及其家人的故居,建筑風格獨特,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九?一八” 歷史博物館,是意義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陳列著大量的日軍侵華罪證。
主題公園:沈陽方特歡樂世界是大型科幻主題樂園,有眾多刺激的游樂設施和精彩的表演,適合全家一起游玩。
自然風光:棋盤山風景區有山有水,風景秀麗,是休閑度假的好去處,可以登山、劃船、欣賞自然風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