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雙一流”高校領導班子調整頻繁,一批年輕學者走上關鍵崗位,甚至執掌高校帥印。如今年6月份,80后學者張橋出任蘇州大學校長,成為我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大學校長。
沒過多久,成都中醫藥大學也迎來了歷史性時刻——準80后學者曾芳教授接任校長,成為目前“雙一流”院校中最年輕的女性校長,也是四川省最年輕的“雙一流”高校掌門人。
新老交替:60歲校長卸任,46歲學者接棒
日前,成都中醫藥大學發布了重磅消息,擔任校長將近9年的余曙光教授卸任,余曙光出生于1965年4月,現年60歲,到達退休界限。而接任者曾芳教授的履新,則標志著學校進入“年輕化”領導時代。
曾芳出生于1979年3月,現年46歲,此前擔任成都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從履歷看,她是一位典型的“本土成長型”學者:本科至博士均就讀于成都中醫藥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從針灸推拿學院教師起步,歷任副院長、院長,2020年破格提拔為副校長,2025年7月正式出任校長。這一晉升軌跡,既體現了學校對本土人才的重視,也凸顯了其卓越的學術與管理能力。
學術標桿:科研教學雙豐收,榮譽等身
曾芳的學術成就堪稱“硬核”。她長期聚焦“針刺效應中樞機制”研究,主持省部級以上課題12項,發表SCI論文60余篇,出版教材及專著10余部。其研究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中國針灸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項,并斬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在人才計劃方面,曾芳同樣表現亮眼: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四川省“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成為中醫藥領域中青年學者的代表人物。
破格提拔:年輕化背后的改革信號
曾芳的快速晉升并非偶然。近年來,“雙一流”高校普遍推進領導班子年輕化改革,旨在打破資歷壁壘,激發創新活力。例如,蘇州大學校長張橋(1982年生)的任命,便被視為高校管理“去行政化、重學術化”的標志性事件。而曾芳的案例則進一步表明:女性學者在高校治理中的角色正日益突出。
曾芳的履新,不僅為成都中醫藥大學注入新鮮血液,更傳遞出明確信號:在學科交叉、國際化發展的新階段,高校需要兼具學術深度與管理智慧的復合型領導者。
未來展望:年輕校長的挑戰與機遇
對于曾芳而言,46歲執掌“雙一流”高校既是榮譽,也是重任。當前,中醫藥學科正面臨現代化轉型的關鍵期,如何平衡傳統醫學與現代科技、提升國際影響力、培養創新型人才,將是她任期內的核心課題。而其“本土成長”背景,或有助于她更精準地把握學校發展脈絡,推動改革落地。
從蘇州大學到成都中醫藥大學,年輕校長的涌現正重塑中國高等教育格局。他們的共同特征是:學術成就突出、管理理念開放、國際化視野廣闊。可以預見,隨著這批“75后”“80后”學者走上領導崗位,中國高校將迎來更具活力與創新力的新時代。
結語
曾芳的履新,是個人奮斗的縮影,更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縮影。在“雙一流”建設縱深推進的當下,年輕校長的崛起,不僅為高校治理注入新思維,也為青年學者樹立了標桿——學術與管理并重,方能行穩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