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從“上海灘女明星”迪士尼玩偶變成了風靡全球的labubu,不過,此labubu非彼labubu,而是各種丑的、怪異的、與lafufu相似的假貨,有人稱其為祖國版labubu,也有人叫lafufu。
“海關發布”在6月12日發布《你不是Labubu,你像容嬤嬤》一文后,對lafufu的關注便一發不可收拾。
打工人跟著海關欣賞形態各異的lafufu,吃瓜摸魚長知識都到位,“每天最大的樂子就是猜明天輪到哪個海關抓lafufu。”
“你在柜臺搶你的labubu,我在海關蹲守我的lafufu,我們都有光明的未來。”
雖然labubu的假貨形態各異,有的嘴歪眼斜,有的好似無量仙翁擁有锃光瓦亮的大腦門,甚至還有長著類labubu腦袋的電子狗,能發光能唱歌被賜名lagogo,但無論是哪個版本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lafufu,專指假貨labubu,“F”來自英文單詞“Fake”(假貨)。
圖源:網絡
義烏老板在國內人人喊打,外國網友已經深情地吻了上來。
外國網友把拆lafufu當作另一種盲盒體驗,就連Lisa都在前段時間曬出2只Labubu南瓜搪膠掛件,配文大字寫著LAFUFU PAM PKIN。你為隱藏款整盒整盒地端,他為9顆牙齒長在腦門瘋狂下單,誰又能說這不是另一種隱藏款,甚至充滿了各位老板的創造巧思。
當外國網友激情追求更丑更怪的lafufu時,忙壞了海關發布。這原本距離打工人日常生活有點遠的組織,已經成為labubu濃度最高的國家機關。
在今年上半年,海關發布還只是偶發一些“抓捕”labubu的新聞,現在卻成了lafufu第二個家,天天大戰lafufu。
打工人搶labubu還是有些保守,6個一起買的端盒行為被當作大氣,殊不知,lafufu已經開始了端窩,數量起步都是五位數。
圖源:海關發布
今天杭州查了1萬只,明天寧波收獲3萬個,后天濟南昆明珠海上海統統拿下幾萬個,全國海關激情參與lafufu的《端窩行動》。來到海關的lafufu品類豐富甚至超過泡泡瑪特,既有最熱門的搪膠玩具,也有各式鑰匙扣、捏捏樂和水晶泥。
海關發布每天樂此不疲地分享大戰lafufu的結果,連追了一周的《每日海關》后打工人才懂:“原來【海關發布】的意思是海關每天發labubu(諧音梗,bu念出來和布同音)。”
于是,“看海關每日一la”已經成為打工人的每日必修課,上班后就開始搓手等待海關大戰lafufu的新聞,“每天沉浸在海關查獲lafufu的新聞中無法自拔。”就連CNN都加入追劇行列,在5月底已經發布報道指出了海關和lafufu的愛恨情仇。
如果光是lafufu被抓的新聞還不至于讓打工人每日追更,重點是,跟著海關發布是真的能開眼界。
不努力追更就會落后,不每天學習就會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種丑化labubu的方式。像狗的像貓的像桃子的像怪物的,網友像是批奏章般打開“海關發布”有關lafufu的最新文章,留下批示“這批更是丑得沒邊”后才能安心上班。
看著海關每日大戰lafufu,打工人不理解:到底從哪里來這么多lafufu?
畢竟在6月初,義烏市場監督管理局就曾對媒體表示,對盜版采取嚴打態度。沒多久,深圳華強北也傳出了嚴查盜版labubu的消息。
另一邊,lafufu甚至發展出了細分市場。
闖韓闖美闖海關的主要代表還是高仿版labubu,單只價格最高能叫賣到180元(原價99元),據說還能做到1比1精細復刻、東莞工廠正品開模、擁有“官方防偽碼”。公開數據顯示,東莞為泡泡瑪特提供了超70%的產能。早在2020年,東莞超過30家代工廠、合作企業為泡泡瑪特供貨。
“拉布布的單子,開不完,根本開不完。”鹽財經在一個檔口老板的朋友圈發現。界面新聞報道,一些仿冒工廠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專門加了5條生產線,每天3班倒。
就連以lagogo為代表的改娃之輩憑借創造力也可以賣到30-60元,鹽財經在走訪華南某城市服裝批發市場時看到一批做工粗糙、神情古怪、有11顆牙的lafufu,“這批主要出口中東”,檔口老板說。
圖源:網絡
你還以為土豪對牙齒也有額外需求,殊不知“只要做出來,就有客戶搶著要。”這些被叫做【布布祖國版】【海娃】的lafufu悄悄流竄在義烏和華強北的某個不知名角落、線上直播間以及與海關的博弈中。
lafufu在海關被“捧”得風生水起,卻成了都市里【不可說的秘密】。“不能集中售賣,也不能開店光明正大地賣”,當我試圖追問一位在中亞買賣義烏玩具的外貿商更多問題時,她拒絕了我。
閉口不談,卻又走南闖北,lafufu交易的刺激程度一點也不比《邊境風云》低。
“廠家和中間商只會賣給熟人”,如果你真的去義烏等地,商家會悄悄地從柜子、紙箱和黑色塑料袋里掏出lafufu。界面新聞曾提出先驗貨或到工廠探訪,多名代理商均表示拒絕或者直接不回應。“你有2億元的訂單也看不了,這是行業規矩”,貝殼財經走訪時被告知。
圖源:海關發布
提貨了,怎么運出海關也是一門學問。
斜眼歪嘴的lafufu呼哧呼哧從生產線跑進黑色塑料袋,緊接著就“上路了”。是真的上路,目的是找到能出去的關口。
全國海關上線抓lafufu,但顯而易見,除了常見的東莞、義烏和山東等玩具生產地,你很難想清楚為什么新疆都開始生產lafufu。
廠是固定的,但物流是通的。
“根據我們此前辦理海關案件的經驗,可能存在出口商在全國各地口岸找容易通關的海關的情況。比如像寧波海關今年對lafufu的打擊力度非常大,執法經驗豐富,本來要從寧波出口的貨物可能會跑到冷門的陸路口岸出口來躲避海關打擊。”山東文康律師事務所趙徽平律師解釋道。
圖源:海關發布
對鋌而走險的出口商來說,從哪里運出去不重要,只要能出去就能掙錢。相應的圈子里經常會流傳各地海關監管的動態信息,哪些海關查得嚴他們都清楚,比如谷圈的人就會經常交流,貨不能從上海走,因為每批都查。
lafufu為了“偷渡”也確實絞盡腦汁。喜歡隱姓埋名,包裝上寫著labubu,給杭州海關申報的卻是“無品牌玩具”;
也喜歡換個身份,明明是玩偶,到了阿拉山口海關(新疆)卻自稱為鑰匙鏈,兜兜轉轉到了鄭州海關,又變成了“聚酰胺衣/女士”。“這些一次性涉及到幾百種貨物的情況,出口商會籠統性申報,很難一個個地排查。”華東地區某海關緝私人員王珂無奈地指出。
而在一次次比試中,出口商把創造力發揮到了極致,你甚至很難想到他們會把創新釋放在哪里 ,是捏臉上、運輸上還是攜帶上。
有人把lafufu分散地塞進一堆箱子里,也有人塞進車里的角角落落,還有人直接裝進行李箱,28寸大箱子竟然能塞進上百個玩偶,想必對收納也有一定心得。甚至在過關的時候在箱子里裝上“海關全瞎符”,從玄學角度實現過關。
圖源:海關發布
出口商把lafufu當現金奶牛想了法兒地生產和運輸,打工人每天把海關發布發lafufu當每日故事會,就這樣,海關大戰lafufu變成了日更,“抓不完根本抓不完。”
以往談及海關和貿易還是象牙奢侈品之流,再不濟,也是谷子圈的玩偶和小卡。
從去年開始,谷子經濟大火。錢在哪兒人就在哪兒的代購行業一邊化身ip掘金隊,一邊把海關“培養”成了谷子圈的ip晴雨表,“看海關最近沒收了什么東西,就知道什么ip火。”
無論是象牙、奢侈品還是谷子,大抵都是代購們從海外運回國內的正品,被海關查扣的原因要么是因為沒有進口許可,如象牙此類國家禁止或限制進出境的產品;要么是因為逃稅,常見的奢牌包表和谷子都算此類。這兩種是走私最常見的兩類情形。
但到了攪動全國海關、貨量輕輕松松就是上萬個的lafufu上,你甚至不能把這叫做走私。
lafufu確實不一般,打開了海關專查假貨新紀元。
lafufu闖海關的前提是假貨,“以往也有買賣假貨的,比如衣服和假包,但玩具類比較少見”,王珂指出,涉及到知識產權的案件大多是進行行政處罰,“不算走私,再加上立案需要一段時間,所以目前沒有看到相關立案情況。”
“但海關查扣出口的lafufu并非因為走私。海關征稅主要針對進口貨物,只有極少數的貨物如稀有金屬、礦產品在出口時會被征稅,出口lafufu不會涉及逃稅問題,主要問題是知識產權侵權。”趙徽平律師解釋。
海關有權在進出口環節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比如商標、專利和著作權。一般的執法模式有兩種,依職權保護和依申請保護,前者需要在海關總署進行知識產權備案。
“單單是看海關發布的內容,可以推測泡泡瑪特大概兩種情況都有涉及。”
今天跑到上海海關進行指認,“并向海關申請知識產權保護”,明天又去了北京和鄭州,后天又飛去四川和云南去看看誰又侵犯了labubu的臉。lafufu勇闖海關,泡泡瑪特法務部打卡機場,快成了地表最忙團隊,這段時間的主要任務就是跑海關、看假貨、指認侵權。
“忙碌的權利人”泡泡瑪特
“根據《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海關發現lafufu后,第一時間就得通知權利方(泡泡瑪特),來辨別貨物是否產生侵權行為。”
如果泡泡瑪特點頭認了侵權,那么緊接著就會展開一場泡泡瑪特和出口商的掰頭之戰。
泡泡瑪特拿著自家的知識產權和外觀、工藝證明喊出“有人抄了臣的臉”,出口商撓頭、抬頭和不解:高仿版我認了,但你怎么能說會發鐳射光、能唱歌、還能奔跑的lagogo叫做抄襲呢?
圖源:海關發布
“這種非常好笑的產品是否構成侵權存在一定爭議”,趙徽平分析,從法律角度來看,判斷是否侵權需要區別相同和相似兩種情況,認定前者構成侵權比較容易,但認定后者是否侵權會特別關注本質性特征來判斷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比如labubu標志性的9顆牙齒。
“可是10顆牙齒算侵權嗎?也不一定,對于知識產權侵權的案件處理都是一案一議,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是,lafufu就算不能被認定為知識產權侵權,也可能會被認定為存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混淆行為】而被行政處罰。
而對于確認侵權的lafufu,會被海關沒收,再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包括用于社會公益事業、有償轉讓給知識產權權利人或者銷毀。
那如果今兒個打工人興致來了,就要掛一個lafufu,會有進小黑屋的風險嗎?
“那大概不會。”趙徽平律師笑著指出,“但有人帶一箱子lafufu非要說自用,這顯然不合理,肯定會被打擊。”
圖源:海關發布
為了辨別出真假labubu,海關一線工作人員連夜苦背《labubu特征十八講》,泡泡瑪特打卡全國機場只為求一個假,lafufu就這樣坐上了海關“頭號通緝犯”的位置。
但即使海關發布天天發布lafufu,似乎也阻擋不了出口商非要過“刀口舔血”的日子。依舊有做轉運的商家叫賣“提供一站式服務,lafufu也可以打理報關。”
金錢的誘惑抵抗不住,lafufu的魅力讓全球折服,誰見了不說感慨一句“商業奇跡”。
在lafufu勇闖天涯的暗涌中,只有海關發布每天堅持和打工人分享丑到怪誕的lafufu——
“布布只有一位,那就是海關發布。”
(王珂為化名)
編輯|橘總
作者|嘴嘴
設計|胖兔
封面圖源|海關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