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至29日,在中國共產黨104歲生日到來之際,中共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支部委員會組織由50后到90后老、中、青三結合的校友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的家鄉韶山等地開展主題黨建活動。
湖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會長劉萌,副會長兼黨支部書記楊裕利,副會長楊三文、彭生鵬、黃劍波、吳永先,監事長韓曉光,秘書長兼黨支部紀檢委員楊玲莉,執行秘書長周國全,常務副秘書長聞佳平,副秘書長許紅俊、張潔穎,理事兼黨支部宣傳委員阮媛等參加了活動。
湘潭市原副市長兼公安局長羅偉、湘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文亮、韶山市委書記曹宏偉和市委副書記劉志剛會見了北大校友參訪團,并介紹了湘潭和韶山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27日,羅偉給校友們做了一場精彩、生動的毛澤東生平和思想輔導課。
羅偉說,韶山是毛主席出生地、初立志地和毛澤東思想策源地。
作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主席是工人運動的“翹楚”、農民運動的“王”和軍事斗爭的“神”。
在韶山,他不僅寫下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這樣的光輝著作,也總結和提煉出了作為我黨傳家寶的調查研究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條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勝利的正確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全國勝利。
有了這堂前置的深刻而精彩的授課,隨后的參訪,就格外的清晰而立體:
28日上午,在莊嚴肅穆的毛澤東廣場,全體參加活動的北大校友黨員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列隊肅立于毛主席銅像前,舉行了莊重的敬獻花籃儀式。
伴隨著深情的《獻花曲》,花籃被穩穩抬放至毛主席銅像基座前,全體校友黨員同志深深三鞠躬,表達對一代偉人的無限敬仰與深切追思。
在毛澤東同志紀念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段段詳實的文獻資料,生動再現了毛澤東同志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奮斗終生的光輝歷程,使全體北大校友黨員深刻感受到一代偉人堅定的革命信仰、深邃的戰略思想。
在毛主席遺物館,一件件樸素的革命文物,無不展現人民領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和時刻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懷。
在毛澤東同志故居,大家近距離感受了偉人出生和成長的環境,為主席滿門忠烈而感佩難抑。為了建立新中國,毛主席先后有6位親人付出了生命,那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情,永遠回蕩在韶山沖的上空!
大家還參觀了毛澤東同志親手創建的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韶山特別黨支部展覽館,1925年6月毛主席回到家鄉,在自己家閣樓里,主持召開了中共韶山支部成立會議,秘密代號為“龐德甫”,中共韶山特別支部是“最堅強的黨支部”,是中國農村最早創建的黨支部之一,成為中共黨史上的一座豐碑。
在滴水洞里,大家看到了毛主席深邃的戰略思考和神秘的十二天。
28日下午,北大校友們參觀了素有“北有紅旗渠,南有韶山灌區”之稱的韶山灌區。
該工程于1965年7月動工,10萬群眾戰天斗地,用了10個月的時間就建成通水,創造了中國水利建設史上的奇跡,它不僅是一項水利工程,更是一部寫滿奮斗與奉獻的壯麗史詩,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在緊張的行程中,還考察了清溪鎮長湖村長牛現代農業產業園、銀田鎮華南村永紅生態農業科技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看到年輕一代“新農人”投身鄉村振興的喜人成就,北大校友們對投身鄉村振興更加充滿信心。
大家在參觀完韶山后,不禁也會思忖,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毛澤東為什么出在了湖南?其后,北大校友湘鄉之行,讓每人的心中漸漸有了答案。
29日上午,校友們來到東山書院(時稱東山高等小學堂,現東山學校),這里是少年毛澤東走出韶山、放眼看世界的第一步。
東山書院是由湘籍士紳開辦的一系列新式學堂之一,“開湖南新學之先河”,與北京同文館、湖北自強學堂、上海廣方言館、廣州廣方言館等齊名,是中國大學的萌芽。
1910年秋,毛主席來此求學。當時父親毛順生原本要他去米店當學徒,臨行前他改詩贈父表達志向:“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少年毛澤東在東山書院求學不足半年,卻在一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跡。1955年,毛澤東在與東山書院同學譚世瑛的談話中說,“我進不了東山學校,也到不了長沙城,只怕出不了韶山沖呢!”
如果說東山書院是“湖湘文化”的傳播殿堂,在曾國藩故居“富厚堂”,校友們仿佛找到了“湖湘文化”的源頭。
曾國藩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于一身,不僅做到了“修身齊家”,還做到了“治國平天下”。府內“毅勇侯第”“太子太保”“勛高柱石”等御賜牌匾,彰顯了曾家當時的顯赫,而曾國藩及其子孫后代一些手書的牌匾,如“八本堂”、“無慢室”等則代表了這個文化世家對傳統文化的推崇和景仰。
曾國藩又進一步影響了毛澤東、蔡和森、秋瑾等人,他們為了革命敢于犧牲奉獻……這些珍貴的精神品質,共同構成了湖湘文化的“底氣”。
毛澤東在1917年8月23日致教育家李錦熙的信中,對曾國藩評價說:“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
29日下午,又與湖南省北京大學校友會進行了交流座談,會長鄧映如、副會長兼黨支部書記劉軍、副會長兼秘書長郭振蘭和副會長袁濤等出席了座談會。
兩會與會校友黨員結合所見所聞所感,圍繞新時代如何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韶山精神”、立足本職崗位服務鄉村振興和兩會交流合作等,展開熱烈討論。
劉萌說,湖南與湖北兩地北大校友會,要在體育活動、校友經濟和鄉村振興上加強合作,兩湖是一“湖”,都是“未名湖”。
他還說,此次韶山之行,是黨建引領會建的有益嘗試,校友們從偉人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提升認知與境界,時刻銘記北大人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不忘初心和使命,奮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北大校友新篇章。
特別鳴謝:聞佳平、黃劍波和王吉等校友對本次活動的贊助與支持!
2025.5.15
2025.5.11
2025.4.20
2025.3.0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