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一天,許世友上將突然接到上海市公安局局長揚帆被中央拘捕審查的消息,跟他一起被拘捕的還有潘漢年。
該消息一出,瞬間震驚了中央上下,黨內的高級干部此時也都在討論這一案件的來龍去脈。當許世友得知揚帆被拘捕后,一臉怒氣地說道:“交代他的事,還沒給我辦成!我幾年前請他找一個人都沒有找著!”
由于揚帆落網,導致這件事情暫時被按下暫停。兩年后(1957年),許世友前往上海參加中央軍委召開的一個備戰會議,時任上海公安局局長的黃赤波特意來飯店看望了許世友。
聊天期間,許世友重新提起這件事,他對黃赤波說:“早些年,我拜托揚帆幫我找一個人,但是他沒有找到,現在你是局長了,我希望你可以幫我找到這個人。”
許世友究竟要找什么人呢?身為上海局長的揚帆,為何沒有完成許世友交代給他的任務呢?新局長黃赤波能不能完成許世友交代給他的任務呢?
要說起這件事情,我們需要把時間線從1957年拉回到1948年。
這一年,時任華東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員的許世友正在毛主席的指揮下,帶著部隊同國民黨之間展開猛烈進攻,他們的目標是要解放濟南。
許世友沒有辜負毛主席對他的信任,在經過四輪攻擊后,許世友帶著華野第九縱隊第二十五師七十三團的勇士沖上濟南山頭,他們不但把敵軍趕下城頭,還順利進入濟南城內,至此,濟南被解放。
這天下午,許世友接到醫院發來的報告:一名在登城作戰中接連打死5名敵人后被敵人砍斷左臂又身中兩彈的戰士傷勢嚴重,彌留之際口中不斷呼喚著許司令的名字,他估計是想見到許世友后才能咽氣。
看完報告后,許世友立刻騎著大馬往醫院趕,果然見到那位奄奄一息的戰士。
醫院的猜測是對的,他確實有遺言要交代,這位戰士握著許世友的手,用盡他最后的力氣,說了半句話:“我上海家中有一個未見過面的女兒,她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這位戰士是為了國家而犧牲的,關于他的遺愿,身為軍長的許世友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實現,幫他找到女兒。
上海解放后,許世友在上海見到公安局長揚帆,他把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全部告訴了揚帆,然后對揚帆說:“這件事情非同小可,我希望你可以這位烈士找到他的女兒,完成他的遺愿。”
那時候的揚帆自認為這個不是一件難事,不就是在上海找個人嗎?他們公安局有好多同事都是“老上海”,對上海的人和事不要太熟悉。
緊接著,揚帆就把這件事拜托給局里一個叫錢運石的本地人。
錢運石接到任務后有點傻眼,眼下掌握的線索只有這個烈士的名字——郭由鵬。戰爭時期好多士兵會出于對家人的保護,給自己起個化名,郭由鵬很可能就是化名,要是這樣的話,那真是大海里撈針了。
這該從哪里找啊?
如果郭由鵬就是這個烈士的真名,他又失蹤了很久,那他的家人會不會為了找他,去向政府部門求助呢?
于是,接下來錢運石的工作就是從周一到周六一趟趟地跑民政部門,來來回回折騰了兩個星期,一點消息也沒有。
就在錢運石想要放棄的時候,他突然在一張蘇州報紙上看到一組紀念濟南解放一周年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就是專門回憶和悼念郭由鵬的!
錢運石把那張報紙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生怕漏掉重點,找到報館地址后,錢運石坐火車來到蘇州,隨后又打聽到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無錫人,于是隨即去了無錫。
錢運石從作者那里得到幾條信息:郭由鵬是在27歲那年犧牲的;他的妻子已于郭由鵬離家后的8個月生下一個女孩,孩子只有小名,叫娟娟;他的妻子在上海一家紗廠工作。
錢運石按照這些信息開始尋找,但最后都沒有任何消息,就這樣,尋找工作被迫處于擱淺狀態。由于一直沒有孩子的消息,而尋找工作又不能徹底停了,所以揚帆一直沒有給許世友回復。
等許世友再次接到有關揚帆的消息,就是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一幕,揚帆被中央拘捕了。當年揚帆曾信誓旦旦地向許世友保證,說他一定會幫許世友找到人,可是這些年過去了,孩子還是沒有找到,這也是許世友為何會說出“交代他的事,還沒給我辦成”的原因。
揚帆被捕后,這項工作落到現任局長黃赤波身上。為了圓滿完成任務,黃赤波還特意成立了一個三人調查小組。
后來,事情的發展走向讓黃赤波感到崩潰。
在精心調查下,他們找到了郭由鵬的妻子秦玉蘭,但孩子不見了。一番詢問后才得知,秦玉蘭因要改嫁,覺得帶個患有心臟病的孩子不方便,便把她送給一個僅有一面之緣的老太太。
這下可好,母親是找到了,但孩子又不知去向了。
黃赤波不愿意放棄,他要繼續尋找,一定要給許世友一個交代。在延安時期就是偵查高手的黃赤波,在親自調閱前幾次尋找娟娟的材料后,經過一番思考,想出一個辦法。
這個孩子不是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嗎?如果她被別人收養了,那對方肯定會帶著她去醫院看病呀!為此,黃赤波把搜尋重點放到上海各區大醫院調查,向看心臟病的醫生了解情況。
一番打聽后,他們在廣慈醫院找到線索,說有一個老太太曾帶著一個小姑娘來醫院看心臟,當時接待她們的護士以為這是祖孫倆,后來才知道這個小女孩是老太太收養來的。
由于醫院沒有老太太的詳細信息,導致調查小組只能在醫院里“守株待兔”,期盼著兩人能再次出現在醫院里。
幾天后,老太太帶著孩子來復查了,調查小組趕緊攔住她們,仔細盤問了一番。原來這個老太太是丈夫在解放前跟國民黨以及中統有聯系,至于他丈夫究竟是做什么的,老太太也不知道。
解放后,老太太的丈夫去了臺灣,她則一個人留在了大陸,后來意外領養了娟娟。至于為何要領養一個生病的孩子,老太太說她一個人在大陸很孤單,娟娟長得漂亮,性格開朗,很招人喜歡,她便把她留在了身邊。
孩子終于找到了!
1960年,許世友在上海見到了娟娟。看著眼前活潑可愛的娟娟,許世友腦海里浮現出郭由鵬的臉龐,他沒有食言,他幫他找到了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