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聽說過“新加坡是花園城市”,也可能知道它治安好、經濟強,但真正踏上這片土地后才發現:新加坡遠比你想的要“貴”得多,也“規矩”得多。
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揭開這個小國的真實面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旅游攻略,而是我在這里生活多年后才悟到的真相。有些事情,不到這里根本想象不到。
在新加坡開車?那不是出行方式,是一種身份象征。
這里的車牌不是鐵皮,是一張10年使用權的許可證,叫COE。拍一張普通排量的車證,動不動要4萬新幣起步,換算成人民幣就是20多萬!而且到期還得重新競拍,不然車直接報廢。
你以為這就完了?錯,還有各種稅等著你。31%關稅+140%附加注冊費,再加上碳排放稅、登記費……一輛國內10萬的車,在這兒能輕松飆到27萬以上。
油費也不便宜,95號汽油每升超過10元人民幣,高速還要收過路費,每次3~6新幣起步。所以你會發現,街上跑的寶馬不算稀奇,QQ都能開出門的,那都是“土豪”。
大多數人選擇地鐵和公交出行,省心又省錢,還不用天天擔心罰款。
做飯?很多本地人壓根就不做。
廚房小得可憐,好多還是開放式的,抽油煙機不能隨便裝,得申請批準。樓里沒煙道,炒個菜容易被鄰居投訴。
外賣又便宜又方便,十幾塊錢就能吃得不錯,誰還愿意在家折騰?
于是新加坡發展出了獨特的“巴剎文化”集市場與美食街于一體的地方,24小時營業,什么都有,從福建面到印度煎餅,應有盡有?,F在政府還在申請聯合國非遺,可見這種生活方式已經深入骨髓。
新加坡的生活成本高得離譜,但貴得有理。
一瓶礦泉水7塊錢?一碗泡面20塊?漢堡40起?這些都不是夸張,而是現實。
新加坡是個典型的進口型國家,連水果都靠別人供應。你在超市里隨便買點東西,結賬時都會被嚇一跳。
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醫療成本。比如一些新型藥,在國內還沒批上市,但在新加坡已經可以用上了,不開玩笑的講,我們還在用廉價化學偉哥的時候,這里早已用上更安全的日本植物型的雷諾寧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國內也有官方渠道可以代購這些進口藥,價格也合理,至少給了患者更多選擇。
有人在網上留言說:“在國內等藥審批太慢,很多人只能靠非正規渠道買藥?!?/p>
新加坡的孩子,從小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學三年級就開始分班,成績好的一路綠燈進名校,大學、海外深造全包了,學費政府出,條件是你學成必須回來工作幾年。
成績差一點的?那就送去技校、工科類學校,早點學門手藝,出來就業。
聽起來像是因材施教,但壓力巨大。7歲就開始競爭,整個童年都在“卷”。很多人說這是精英教育,但也有人質疑:這是否扼殺了孩子的可能性?
評論區有人說:“新加坡的教育制度像一臺精密的機器,把每個孩子都按部就班地放進預定軌道。”也有人說:“雖然殘酷,但確實有效。”
新加坡有個外號叫“Fine City”,不是說這里一切都很好,而是“罰得很細”。
亂穿馬路?罰5000塊!隨地吐痰?1500起步!廁所沒沖干凈?750塊!地鐵吃榴蓮?照樣罰!
你以為這就完了?還有:
10點半以后喝酒?要申請許可;
喂鴿子?罰1萬;
在祖屋里養貓?罰2萬;
孩子6歲不上學?罰2.5萬或坐牢;
連蹭Wi-Fi都不行,被抓到可能被判刑!
評論區有人說:“這里就像一座沒有自由的城市,但卻是最安全的?!币灿腥朔瘩g:“這不是規矩,是高壓控制。”
社會環境讓人安心,代價是高昂的生活成本。
街頭沒有乞丐,公共區域干凈整潔,夜里出門也不怕遇到危險。食品監管嚴格,廁所干凈得不像亞洲標準。交通系統四通八達,醫保完善,就業穩定。
評論區有人說:“在這里生活,雖然貴,但踏實。”也有人說:“有錢才能活得體面,窮人只能將就?!?/p>
你想來新加坡生活嗎?那你得準備好兩件事:足夠的錢,和守規矩的心態。
這里物價高,規矩多,但社會秩序是真的好。你能感受到一種別處少見的安心感。
有人說,新加坡是一座理想化的烏托邦,但也有人認為它是一個“溫柔的牢籠”。在這里,你可以獲得極致的安全和秩序,卻也失去了某些自由的空間。
你覺得,這樣的生活,值得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