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足又一次在“換帥風波里翻涌,這次主角是鄭智和新任代理主帥久爾杰維奇,名單官宣剛落地,教練組人事就變天,鄭智、陳濤雙雙出局,短短兩天,球迷圈徹底炸了,老江湖們還沒緩過神,年輕面孔已經殺進國家隊,背后這場“新老之爭,怎么看都不像一出臨時起意的小打小鬧,擺明了是足協、主帥、球員三方博弈的結果——問題來了,真的是為了未來,還是又一輪無奈的擺爛
先說球員名單,東亞杯26人,平均年齡25.4歲,王大雷、武磊這些“定心丸全體缺席,19歲的蒯紀聞、20歲的于金永、22歲的廖錦濤,成了新國足的主角,足協這波年輕化操作,表面看是大刀闊斧,其實暗藏風險,年輕人有沖勁,但缺乏大賽經驗,尤其這種臨陣磨合,真刀真槍上了場,扛得住日韓的沖擊嗎,球迷心里其實沒底,但這屆東亞杯,國足也沒什么輸不起的了
再看教練組,鄭智和陳濤兩位中方助教被“掃地出門,一度讓人摸不著頭腦,畢竟原本足協都給他們辦好了簽證,按慣例,主帥換人,助教留用,幫新教練適應環境,算是“老帶新的穩妥方案,結果久爾杰維奇一上任就要求換掉原班人馬,理由很簡單——要帶自己的“親信,萬厚良、李雷雷這些老搭檔才是他信得過的人,足協面對這一要求,權衡再三,最后選擇妥協,外行看熱鬧,內行明白,這其實是主帥權力的底線,臨時主帥都不能選自己團隊,場面才真尷尬呢
這一波操作,鄭智算是最受傷的那個,球員時代叱咤風云,轉型教練也是國足標志性人物,這么快就被邊緣化,多少有點讓人替他不平,不過站在久爾的角度,臨危受命,壓力山大,他當然希望用最熟悉的人打仗,畢竟之前帶U20、亞運隊都靠這些助手打出成績,換個想法,如果主教練是中國人,有沒有可能也是優先用自己信得過的團隊,這其實不能全怪外教“排外,更像是一種職業本能,畢竟背鍋的永遠是主帥,誰都不想輸得不明不白
很多人疑惑,足協為什么這時候選擇讓步,明明鄭智、陳濤也不是省油的燈,關鍵時候能穩住更衣室,足協其實也是騎虎難下,一邊要給主帥足夠自主權,一邊還得維穩老將的情緒,畢竟更衣室風氣、輿論導向都不能亂,最后的妥協,其實就是想讓新班底先上,看看能不能打出點新東西,鄭智的國足生涯也沒畫句號,等東亞杯后重組教練組,說不定還要請他回來兜底,這波操作,既給了久爾面子,也沒把門死關,典型的“留一線,日后好相見
說到這次東亞杯,其實含金量有限,但對國足來說,卻是一次難得的練兵機會,7月7日對韓國,12日打日本,15日對香港,日韓可能也不出全主力,但人家青訓底子厚,隨便一撥年輕人都能踢出套路,反觀國足,四個新人首次入選,六個U23新兵,紙面實力和經驗都不占優,這支球隊能不能頂住壓力,球迷是真的擔心,畢竟閱歷和抗壓能力,不是說有就有
戰術層面也別指望有多大突破,久爾接手時間短,人員又大換血,防守端年輕后衛能不能不出低級失誤,進攻端沒有武磊這種“關鍵先生,誰能站出來扛大旗,中場的控制力能不能拉住節奏,這些都是大問題,很多人說不求奪冠,能踢出精神面貌就行,聽起來像是擺爛,其實也是現實選擇,畢竟上一輪世預賽剛剛折戟,這時候冒進反而更容易被打臉
但換個角度想,這也是國足難得的機會,年輕人多給點機會,也許能有“意外之喜,比如蒯紀聞在上海隊表現不俗,王鈺棟18歲就能上中超射手榜,誰說他們就不能在國家隊爆發呢,教練組這次就是要提前為2030年世預賽儲備人才,把東亞杯當成練兵場,哪怕成績一般,只要能讓新人成長,算是賺到了
當然,網上爭議也不會停,有人說足協又一次“甩鍋,用年輕化掩飾成績壓力,有人質疑久爾杰維奇帶“親信是抱團取暖,還有人心疼鄭智被冷落,但說到底,國足現在就是改革期,陣痛不可避免,誰都想要立竿見影的效果,現實卻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球迷的耐心快被消耗光了,但只要能看到一點點希望,也許還會有人愿意再等一等
最后說句實話,這支國足能不能讓人眼前一亮,沒人敢打包票,足協的“新老交替看起來有章法,其實還得靠實戰檢驗,東亞杯的成績不會決定中國足球的命運,但過程會告訴我們,未來到底有沒有路可走,鄭智會不會回歸,久爾能不能立住,這些都是懸念,球迷們只能一邊吐槽一邊期待,希望這場風波過后,國足別再讓人失望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