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林志鵬 胡旭瑩
昔日荒草叢生的村口,如今綠樹成蔭、花團錦簇;承載百年傳統的荔枝園,正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甜蜜”產業。近日,惠來縣僑園鎮詹厝葛村通過發動社會力量與深挖自身資源,在鄉村風貌提升與特色產業發展上邁出了堅實步伐,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鄉村畫卷正徐徐展開。
風貌蝶變:多方助力,荒地煥新顏
走進詹厝葛村,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林地。這片占地10.5畝的土地,不久前還是一片荒地。在村黨支部的號召下,社會各界積極響應,慷慨捐贈35萬元用于“入村第一印象”工程。短短十余天,一場高效的“荒地變綠廊”行動便宣告完成。
“我們精心選擇了多樣化的樹種和花卉進行搭配,力求四季有景。”詹厝葛村黨支部書記黃清泉介紹道。如今,詹厝葛村入戶主干道兩側風貌煥然一新:360株新植的樹木,包括挺拔的小葉欖仁、常綠的非洲茉莉、開花時節滿樹金黃的黃色風鈴木,搭配上色彩繽紛的格桑花、清雅的紅竹以及熱烈的龍船花,形成了一條層次豐富、賞心悅目的生態景觀廊道。為確保這片來之不易的綠意長久持續,村里還專門聘請了管護人員進行科學養護。
產業筑基:百年荔枝,甜蜜產業促增收
鄉村之美,不僅在于“顏值”,更在于“里子”——蓬勃發展的特色產業。詹厝葛村擁有超過百年的荔枝種植歷史,1500畝蔥蘢的荔枝園是村子發展的重要根基和村民收入的主要來源。這里的荔枝品種豐富,成熟期巧妙銜接,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甜蜜”產業鏈。
記者走訪時,恰逢一場夏雨過后。雨霧尚未完全散盡,空氣中彌漫著濕潤的泥土氣息和草木的清新。放眼望去,連綿的荔枝林在雨水的浸潤下更顯蒼翠欲滴,枝頭掛滿了一簇簇紅艷飽滿的果實,晶瑩的水珠在果皮上滾動,折射著天光,顯得格外誘人。盡管林間地面還有些濕滑,果農們已經忙碌起來。他們頭戴斗笠,身披雨衣,熟練地穿梭在低垂的枝條間。只見他們一手穩穩托住沉甸甸的果穗,一手利落地揮動剪刀,“咔嚓”一聲輕響,一串串帶著綠葉、沾著水珠的荔枝便被精準地剪下,隨即被小心地放入身旁的竹筐或塑料筐中。雨滴從樹葉和斗笠邊緣滑落,與果農們專注而輕快的勞作聲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雨中搶收圖”。
“這些荔枝樹,承載著幾代人的記憶,更是我們當下的‘致富樹’。”黃清泉站在果園邊,看著眼前繁忙的景象說道,“你看這雨后的荔枝,色澤更鮮亮了,但采摘期不等人,尤其遇上雨季,更要和時間賽跑,保證果子以最好的狀態送到市場。” 依托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良好的種植基礎,詹厝葛村正積極謀劃如何進一步擦亮荔枝這張“金名片”,讓這份“甜蜜事業”持續為村民帶來可觀收益,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的內生動力。
從荒地到綠廊的“風貌提升”,彰顯了社會各界情系桑梓、共建家園的熱忱;從百年傳承到持續發展的“荔枝產業”,則體現了村莊立足稟賦、振興產業的智慧。“環境美了,產業興了,村民的日子才會更有奔頭。”黃清泉充滿信心地說,“這片凝聚深情的林地和這片飄香的百年荔枝園,將共同構成詹厝葛村走向更加美好未來的堅實基礎和亮麗名片。”
來源:i揭陽(記者:林志鵬 胡旭瑩攝影:鄭楚藩)
編輯:“和暢惠來”政務微信編輯部(編輯:西風瘦)
“和暢惠來”政務微信是中共惠來縣委宣傳部(惠來縣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推出的宣傳惠來、了解惠來的新窗口。“和暢惠來”堅持發布權威資訊,服務百姓民生,弘揚本土文化,彰顯惠來特色。
垂詢合作熱線:0663-6681035
聯系郵箱:HCHL336688@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