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好!我們四方村九組今天‘說干就干!’,正式敲定,把‘沉睡’的林子盤活!大家簽了字,咱們就能擰成一股繩,讓這些好山好林抱團發展,搞出點名堂,讓林地變活錢!”四方村黨總支書記張君川話音剛落下,圍坐在雨城區望魚鎮四方村九組農家院壩里的村民們,紛紛拿起筆,在《集體林地經營權預流轉協議》上鄭重簽下名字。筆尖在紙頁上躍動,一份份承載著希望的協議就此落定。這是6月27日上午,發生在雨城區林業局專項工作組政策宣講現場的一幕。
夏風吹過望魚鎮四方村的山嶺溝壑,新綠的油茶苗舒展枝葉,挺拔的黃柏樹煥發著盎然生機。就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山野間,一場激活“沉睡”財富的探索,隨著村支書的宣告和村民們的落筆,邁出了堅實的一步。雨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用最家常的話,掰開揉碎講解“三權分置”改革,拿身邊事打比方,院壩里充滿了對點“綠”成“金”新圖景的熱切期盼。
“預流轉”: 聚零為整 破解“小散弱”困局
四方村九組,“人少地多”是現實寫照。勞動力外流,導致不少優質林地無奈撂荒?!翱粗玫鼗闹?,心疼!但單家獨戶去找企業流轉,規模小、成本高,很難談成。”四方村黨總支書記張君川道出了林地碎片化、資源閑置、效益低下的痛點。區林業局推動的“預流轉”機制,正是破局鑰匙——通過創新“三權分置”改革,盤活資源,探索規?;⒓s化新路。
何為預流轉? 區林業局副局長李和源現場解釋:就是在尊重農民意愿的前提下,由村集體作為組織核心和信用平臺,先行與有意愿的農戶簽訂協議,將分散在各家各戶、特別是長期撂荒的林地的經營權,預先集中整合起來。 化零為整,形成有吸引力的“資源包”,為后續引入專業化、規模化的林業經營主體掃清障礙。
“荒起也是荒起,交給集體我放心!” 剛剛簽完新一期預流轉協議的村民吳明琴笑著說,“我家之前有五六畝荒地,2023年就這么流轉出去的,幾年下來也收益了三四千塊。這次又可以簽十多畝!荒地變活錢,還能等分紅、就近打工,當然愿意!”
“四方模式”結碩果: 試點成效點燃新希望
集中整合的林地如何釋放最大效益?四方村作為改革先鋒,早年的試點探索給出了有力答案——“四方模式”(“林業項目+村集體+林業企業+林農”)。其精髓在于 “權變股、農變股、利生金”:林地經營權變股權,農民成股東,收入來源租金、薪金、股金分紅,“三金”保障堅實可靠。
在區林業局的引導與規范下,四方村成功引入雅安市振瀚林業有限公司等專業力量。依托“四方模式”,2023年,油茶種植、低效林改造等項目在試點區域相繼落地,沉睡的荒山被喚醒,低效林煥發新生機,效益立竿見影?!白兓瘜崒嵲谠?,試點嘗到了甜頭!”四方村黨總支書記張君川興奮地算起了賬,“參與試點以來,村集體增收了10萬元!村民收益更是多元:土地流轉有租金,企業用工優先本村人,務工年收入約1.6萬元(薪金);年底還有項目分紅。這沉甸甸的‘三金’,讓首批參與的鄉親腰包實實在在鼓了起來?!?/p>
試點成功引路 簽約擴面惠及更多鄉親
正是看到了“四方模式”在試點村民身上結出的“金果子”,此次專項工作才更具吸引力,目標直指讓更多村民共享改革紅利。工作組的下沉和簽約,是將成功的試點經驗向更廣范圍推開的關鍵一步。區林業局資源保護監督股股長代永剛在宣講中,不僅描繪與林業項目深度合作的廣闊前景,更以身邊實實在在的收益案例,激發更多村民的參與熱情。
“搭上國家儲備林這趟‘快車’,整合林地資源將迎來更雄厚資金、更先進技術、更規范管理和更廣闊市場!”區林業局副局長李和源說,這不僅能吸引更多優質企業深耕本地,發展油茶、珍稀樹種等產業,更能借鑒多營鎮大深村 “林上林下”立體種養的“點金術”(林上種柳杉黃柏,林下育魔芋重樓),實現“空間增效益、時間不斷檔”的高收益模式,為更多簽約村民開辟穩定增收的綠色通道。
雨城區林業局在四方村推動的“預流轉”簽約與宣講,是深化林改、激活資源的生動實踐?!叭龣喾种谩泵魑a權,“預流轉”整合資源,“四方模式”鏈接市場——環環相扣,最終實現林地增效、集體增收、農民受益。一份份協議,正將昔日撂荒坡地,轉化為鄉村產業振興、林農致富的綠色希望。沉睡的山林,在改革春風中煥發蓬勃生機,涌動著金色的潛力。
▌記者:楊洋
▌編輯:楊洋
▌校對:鄭膠
▌責編:陳澤睿
▌審核:徐召紅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了解更多有關雨城的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