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24時,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窗口正式開啟。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最終推動國內油價實現年內首個"三連漲"。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汽油價格每噸上調235元,柴油價格每噸上調225元。這一調整使得92號汽油每升上漲0.18元,95號汽油和0號柴油均上漲0.19元。
本計價周期內,國際原油價格呈現先漲后跌的復雜走勢。周期前期,中東地緣局勢持續緊張,市場對石油供應中斷的擔憂情緒急劇升溫。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美國原油庫存出現大幅減少,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供應擔憂。這些因素共同推動國際油價連續上漲,原油變化率一度處于正值高位。
隨著地緣沖突局勢逐步緩解,國際油價出現報復性下跌。兩日內累計跌幅超過14%,油價基本回落至沖突爆發前的水平。盡管后期消息面支撐有所減弱,美國原油庫存減少以及投資者對夏季需求旺季的樂觀預期,仍使國際油價出現小幅反彈。但整體而言,原油變化率從正值高位持續回落,最終仍滿足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的條件。
消費者出行成本顯著增加
本輪油價上調直接影響了消費者的出行成本。按照50升油箱容量的家用轎車計算,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比此前多花費9元。對于月行駛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8升的小型私家車而言,在下次調價窗口開啟前,用油成本將增加約13元。
物流運輸行業面臨的成本壓力更為明顯。以月行駛1萬公里、百公里油耗38升的重型卡車為例,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337元左右。這一成本上升將直接傳導至貨運價格,可能對整個物流供應鏈產生連鎖反應。
本輪調價落地后,全國大多數地區車用柴油價格升至7.1-7.3元每升,92號汽油零售限價達到7.5-7.6元每升。盡管價格有所上漲,但仍保持在相對合理的區間內,未突破8元大關。
年內調價格局與后市展望
此次調價標志著2025年成品油價格調整進入新階段。這是年內第十三次調價,也是第六次上調,調價格局呈現"六漲五跌兩擱淺"的態勢。本輪"三連漲"使得汽油、柴油三次上漲的累計幅度分別達到560元每噸和540元每噸,下游用油成本較6月4日前出現大幅上漲。
從全年角度觀察,漲跌互抵后,汽油、柴油價格較年初分別下跌95元每噸和90元每噸。這表明盡管近期出現連續上漲,但全年整體價格水平仍低于年初水平,消費者用油成本相比年初略有下降。
展望后市走勢,下一輪調價窗口將于7月15日24時開啟。由于本輪計價周期末期國際油價反彈力度不足,整體價格仍處于相對低位,新一輪計價周期的變化率將以負值開局。按照當前測算,調價后首個工作日變化率幅度預計達到6%,對應汽柴油下調290元每噸。
國內市場需求方面呈現分化態勢。隨著暑期出行高峰啟動,民眾出行范圍擴大,高溫天氣增加車載空調使用頻次,汽油需求面繼續向好發展。相比之下,受高溫及全國范圍內雨季影響,下游用油單位開工率出現下降,柴油需求面存在下降預期。考慮到月初主營單位挺價心態較重,預計近期汽柴價格走勢將趨弱運行,其中汽油價格因需求面支撐表現相對堅挺。
本文源自金融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