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科普大平臺“上海健康播報”于近日舉行第六期發布會,圍繞孩子如何健康過暑假,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向公眾傳遞健康科普知識。
暑假里,孩子在家時間增加,親子相處時間多,家長如何利用好這個機會加強與孩子的溝通理解?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博士黃翔對此來支招。他表示,對于低齡兒童,要用具體指令替代抽象要求。例如,不說“快收拾房間”,而是說:“把積木放進盒子里,小車停到玩具架。”而對于青春期孩子,他建議要尊重獨立性,用提問引導思考。當孩子提出離譜想法,如暑假周游世界,家長可提問:“需要哪些準備?預算從哪來?”通過引導自主思考,既滿足孩子的表達欲,又培養責任感。
黃翔也表示,暑假要給孩子適當的留白時間。大腦的創造力在集中模式和發散模式之間出現,每天保留30分鐘“自由時間”,允許孩子自主安排,比如發呆、涂鴉,減少過度干預帶來的對抗。
談及假期中孩子的網癮問題,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副主任醫師金金分享了兩個溫和而有效的心理學策略,幫助孩子擺脫對網絡的過度依賴。一是用“替代滿足”填補空虛感。孩子沉迷游戲,往往因為現實生活中缺乏樂趣或成就感。簡單粗暴的禁止,不如用現實快樂,比如邀請同學來家中共玩桌游,或參與體育活動,來替代虛擬滿足。二是化游戲熱情為創造動力。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從單純的玩家轉變為內容創作者,鼓勵孩子寫游戲攻略、拍游戲解說視頻,學習基礎的游戲編程。當游戲成為學習新技能或社交互動的途徑時,孩子能更理性看待游戲,避免沉迷。
金金表示,戒除網癮并非一蹴而就。家長與孩子攜手制定目標,漸進式戒網,如每周遞減10%的游戲時長,逐步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耐心引導自律,用陪伴守護成長。
(中國日報上海分社 周文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