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還未停火,美已物色好“第二個烏克蘭”,中方不許北約來亞洲。俄烏戰役還沒有徹底結束,不料華盛頓已經物色好了烏克蘭的“接班人”?而面對北約勢力的擴張,我國表示不允許也不歡迎北約組織擴張到亞洲?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俄烏戰役現在還沒有結束,華盛頓恐怕是已經物色好了烏克蘭的“接班人”,而這個接班人就是亞美尼亞。
那么為什么會選擇亞美尼亞呢?首先在關系上,要知道亞美尼亞原先在國際外交的版圖上和俄羅斯可謂是十分交好的關系,亞美尼亞曾將俄羅斯視為集體安全條約體系中的戰略支柱。
但當沖突危局迫近時,莫斯科的沉默回應猶如一柄淬毒的利刃,徹底刺穿了高加索國家對傳統盟友的最后期待,這種背刺般的寒心徹骨感,正重塑著南高加索的地緣政治版圖。
而在此之后,亞美尼亞便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先是開始表示自己的態度,表示自己先前不應該將希望都加注在俄羅斯的身上,由此可見亞美尼亞是受了多大的刺激。
其實這也不能怪亞美尼亞對俄羅斯失望,因為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糾葛已經存在了多年,兩國之間一直都因為領土問題而發生著糾葛。
在2023年爆發的地區沖突中,俄羅斯的援助遲滯直接導致亞美尼亞喪失了對該領土的實際控制,這無疑加深了亞美尼亞方面的挫敗情緒。
因為該地區的掌控權的獲得,不僅僅意味著亞美尼亞能夠繼續擁有該地區的處置能力,更是還意味著在戰役之中,自己是擁有戰勝阿塞拜疆的能力的。
可就是因為俄羅斯的不及時援助,導致這一切都成為了泡沫,甚至是還成為了其他國家嘲笑亞美尼亞的理由,因此對于亞美尼亞來說,這場戰役中的俄羅斯的作為是亞美尼亞所無法原諒的。
即使是俄羅斯當時或許深陷在俄烏戰役之中,又或者是俄羅斯當時的處境也是困難無從支援的,那也從根本上難以抵消亞美尼亞的不滿。
隨著沖突余波平息,高加索地緣版圖正經歷深刻重構,亞美尼亞不僅對俄方主導的聯合軍事行動頻頻亮起紅燈,更在經貿協作領域構筑起無形壁壘,此舉直接導致兩國傳統盟友關系遭遇歷史性寒流。
在俄亞關系持續緊張的背景下,亞美尼亞不僅對俄羅斯的外交立場表達強烈不滿,更積極尋求與美國主導的北約體系建立戰略互動。
畢竟對于亞美尼亞來說,如果失去了俄羅斯的話,那么要找一個能夠再度讓自己依附的國家,能夠有實力保護且帶領自己發展的國家,最好的就是北約組織。
而當前地緣格局演變與烏克蘭危機呈現出驚人的戰略映射,這種態勢發展使得亞美尼亞正逐步滑向地緣博弈的暴風眼。
因此基于其近期外交轉向軌跡與安全架構調整,它極有可能成為繼東歐變局后,亞歐大陸另一端的地緣震蕩發源地。
不過不一樣的是,原本作為安全保障方的俄羅斯可能退居二線,而中國或將被迫直面北約勢力觸角向亞太延伸的戰略挑戰。
這種轉變并非偶然,早在中方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框架時,就已明確劃定紅線:堅決反對任何域外軍事同盟在亞太地區擴張勢力范圍,此舉既是對區域安全架構的維護,更是對地緣政治博弈新形態的預警性回應。
所以亞美尼亞是否能夠真的和北約扯上關系目前還不好說,那么屏幕前的你認為亞美尼亞最終是否會和北約扯上關系呢?
參考資料:
集安組織成員國強調加強集體應對外部威脅丨海外網
外交部:不歡迎北約把觸角伸向亞洲,不允許任何冷戰熱戰重演丨鳳凰網視頻
亞美尼亞參加北約峰會,俄方:“極度遺憾”丨參考消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