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了!金融界又暴雷了!這一次超200萬的會員被割了韭菜!
人人都知道,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但可惜,在巨大誘惑面前,很多人根本抵抗不了。
這不,就在6月26日,這兩年被吹得爆火的鑫慷嘉也直接宣布崩盤!
曾經在市場上,該平臺打著高回報、官方背書、風險小的旗號吸引了不少中年老年的投資者。
而實際上,這個打著投資黃金、石油的平臺,實則就是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
并且其本質與傳銷相似,就在徹底崩盤前,創始人們一一跑路,還帶走高達上百億的投資款!
當消息傳來的那一刻,無數投資者從不敢相信到徹夜難眠,欲哭無淚,只能一遍遍問著:
“我的錢什么時候能夠回來?”
而不得不讓人疑惑的是,這些投資者們是如何一步步被吸引的呢?
1、鑫慷嘉徹底涼涼,129億元被卷走
錢既然給了出去,想要再收回來,那簡直就是難于登天,但這個道理有人起初并不信。
不少投資者在聽到鑫慷嘉傳出不好消息之初很多人就不相信,甚至直言別人沒眼光。
直到6月25下午,不少人在其平臺進行提現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提現竟然被拒絕了!
有人察覺到了一絲危險,但有人覺得可能只是暫時,一會兒就能夠恢復。
但當一遍遍刷新著手機后,一種大事不妙的感覺越來越強烈。
等到6月26日一大早,當這個消息被確定的時候,一切都為時已晚。
并且就在爆雷之前的48小時之內,其創始人還偷偷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
“將上面高達18億元的USDT(泰達幣)悄悄轉到國外的一家空殼公司!”
而這18億元的泰達幣轉換過來就相當于18億美元,再換算成人民幣,就是整整129億元人民幣!
按照200萬的投資者來平均計算,一人至少投資在50萬以上,當然這并不絕對!
而很多人之所以起初會被這個平臺吸引并且相信,也是因為其偽裝得太過成功。
時間回到2021年3月1日,黃鑫、邵馨慷和王彥嘉三人注冊了“貴州鑫慷嘉”,法人為邵馨慷。
其中三人分別持股并且認繳了相應的資金。但令人咋舌的是,到了2024年4月,一切都在發生變化。
法人被偷偷變更為劉海亮,并且認繳金額高達3000萬元,可實繳竟為0元。
而為了獲取投資者的信任,他們無所不用其極!
它宣稱自己是“迪拜黃金交易所分站”,其招牌在貴陽某寫字樓非常顯眼。
并且也借助迪拜黃金與商品交易所(DGCX)的名號,在投資者心中樹立起專業、權威的形象。
尤其是在相關的宣傳片上,中東富豪與相關領導舉杯簽約,字幕標注著:“日均收益2%,央企石油期貨保駕護航”。
正是這種精心編排的“國際范”表演成功迷惑了大量缺乏金融常識的投資者。
可實際上,在平臺崩盤后,DGCX的母公司“DMCC”就迅速否認。
“DGCX鑫慷嘉不是我們旗下的平臺!”
并且,在崩盤之前,他們也曾多次發聲。
“從未授權中國公司使用DGCX商標,服務器實際架設在美國拉斯韋加斯,通過Cloudflare隱私網絡層層包裹!”
不僅如此,鑫慷嘉還編造與中國石油的合作故事,甚至還偽造出所謂的“五年戰略協議”。
但事實則是,這家公司曾經僅僅只是向“中國石油”的一個分公司出售了價值20萬元的油品過濾設備。
除了這筆交易,雙方再無任何瓜葛。
但那些沒有深入調查的投資者直接將他們看成看來一家實力雄厚的公司,從而放心地將自己的積蓄投入其中。
而自從投資者開始被吸引的那一刻,就注定,他們不會輕易地脫身。
因為在其內部,完全就是一個典型的“傳銷組織!”
2、瘋狂斂財的傳銷模式,多地部門曾發出風險提示
和很多人們常見的傳銷不一樣,在鑫慷嘉中,他們實行的是軍事化的組織結構。
來自全國各地的投資者被劃分為東部、南部、西部、北部“四大戰區”。
而每個團的領導者,則按“司令-軍長-旅長”這樣的軍銜進行晉升。
在此模式之下,云南“風吟兵團”聚集了15萬人,而江西“鳳凰兵團”聚集了10萬人。
這一個個所謂的“兵團”就像是在金字塔底層的養料,供養著頂端的吸血階層。
并且,為了讓隊伍越來越大,內部還實行著一套極為瘋狂且高效的斂財模式。
其以投資國際原油、期貨等為幌子,在線下鼓動會員拉攏親戚、朋友入場。
為了激勵會員瘋狂拉人頭,也設置了一套極具誘惑性的獎勵機制。
拉50人就能在團隊中升咖,并且可以拿到15%的抽傭,拉到一定人數,甚至還會送豪車!
不過這些話都是聽著好聽,實際上都是特地租來的道具,只為蒙騙下面的人。
甚至最讓人沒想到的是,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進行拉新,他們也上演了“慈善戲法”!
比如團隊長在山區小學擺拍捐款視頻,但轉賬后24小時內就撤回資金。
“不要怕人脈枯竭,中國有6億人月入不足1000,都是新鮮韭菜。”
在某團中,隊長類似的錄音在一遍接著一遍地播放著,開始對人進行攻心。
而當投資者的資金進來以后,其實并沒有進入真正的金融市場進行投資。
而是通過泰達幣(USDT)流入到平臺控制的錢包,隨后便被隨意轉移。
然后平臺再通過后臺操控數據,營造出盈利的假象。
更為惡劣的是,平臺還設置了層層手續費,提現手續費從最初的5%飆升至10%。
在平臺崩盤前的一星期里,每天還有1.2億元“進賬”,可見其對投資者的蠱惑能力之強!
就這樣,底層的投資者渴望通過拉人頭升級,獲取更多利益,而高層的團隊長則坐享其成。
整個平臺充斥著貪婪和欺騙,人們在所謂的“財富夢想”驅使下,喪失了基本的判斷能力。
而早在去年,一些地區的官方部門就已經注意到鑫慷嘉,并且對其進行揭露,提醒廣大群眾不要上當受騙。
在四川、湖南、湖北多地官方部門都不止一次提醒,可即使如此,那些深入騙局的人卻直接忽視。
人人都相信那一句“加入鑫慷嘉,幸福千萬家”,也認為搏一搏單車就能變摩托。
最終,所有的投資一夜消失,自己期盼的暴富之夢也變成了噩夢。
而如今,網上卻流傳著一張十分諷刺的圖片!
3、網傳創始人跑到國外炫耀,類似騙局依然在繼續
“大家好,我是黃先生,我已經在國外了,你們的財富與之智商不匹配……”
這就是網傳那張圖片上寫著的內容。
雖然目前真假難以辨認,但看完這段話,無數投資者的心無疑是被再次重創。
網傳圖片
對方跑到國外一走了之,而自己卻無可奈何,只能承受損失。
但話說回來,這何嘗不是他們應該承受的代價呢?
在進行投資之前,只看到了對方怎么說,卻沒有想到自己也應該好好查一查問一問。
天上從來不會掉餡餅,即使掉也不要相信你就是那個既得利益者。
但現實是,人人都覺得,說不定自己就是那個幸運兒。
而可以肯定的是,鑫慷嘉的崩塌并非終點,而是龐氏騙局2.0時代的血腥開幕!
無論是在其倒塌之前還是之后,無數鼓吹著高投資高回報的項目都在盯著投資者的錢包。
7月2日,一位自稱是從事房地產的女網友還發視頻表示:
“自己被騙了,這么多年來,自己第一次被騙!”
而在7月1日的凌晨,一位網友拍攝的在當地警局門口,聚集著一堆又一堆的人。
目前,各地的部門已經開始對這件事情進行調查與追蹤,但至于什么時候有個真正的結果沒人知道!
“當你在凝視高收益時,操盤手在凝視你的本金。”
鑫慷嘉的爆雷就在意料之中,而這件事情也給所有觀望者一個鄭重的警醒。
“理財之路,謹慎二字永遠是前行的明燈!”
切不可因一時貪念,讓自己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您之前有接觸過鑫慷嘉這個平臺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信息來源:【河源農商銀行】【李旭反傳防騙團隊】【大宜賓APP】【屏山公安】【抖音用戶“憨豆”】【新浪財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