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男童的媽媽
在社交平臺上發帖求助稱
6月16日
孩子在幼兒園打水仗后
第二天開始持續發燒
多家醫院檢查后
一直沒有查到病因
6月30日,男童在上海一家醫院通過腰穿腦積液的檢查,檢查出來狒狒阿米巴原蟲。
據現代快報報道,孩子媽媽表示,孩子還在醫院,如今意識很好,走路有點飄、沒辦法好好走路。“目前使用了藥物治療,但是醫生一直說的都是摸著石頭過河。”
7月2日,孩子媽媽通過社交平臺再次發文,她稱張文宏醫生和感染科的專家講進行會診。她還求助網友聯系正規買藥渠道,讓孩子盡快用上藥。
7月3日,男童媽媽發帖說明孩子的具體情況和目前方案,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男童媽媽表示,目前已與制藥公司聯系上。
這已是近期第二起
阿米巴病原感染病例
上個月,一名5歲女童家長
在社交平臺的求助
孩子感染后情況危險
家長稱女孩于6月7日和6月14日游泳和泡溫泉,6月22日出現頭痛低熱嘔吐的情況,6月23日住進醫院后出現抽搐,隨后昏迷不醒,并轉入重癥監護室治療,6月27日被檢測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病原,情況非常危急。
6月29日,當事人更新近況,稱孩子腦電圖基本是平的,不能自主呼吸,生命體征也在陸續減弱,“醫生好像已經給我宣判了死刑”。目前仍在全力救治中。
“食腦蟲”極易誤診
感染后病死率高達98%
記者查詢相關資料發現,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是阿米巴原蟲的一種,屬于自由生活阿米巴,與更為常見的溶組織阿米巴有很多不同之處。
- 溶組織阿米巴多表現為慢性腹瀉或肝膿腫;
-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跟另外一種自由生活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原蟲)均稱為“食腦蟲”,臨床以腦膜腦炎或腦炎為特征性表現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腦炎的治療
在當今醫療界仍是一個難題
該病的總體預后很差,死亡率高達98%,全球僅報道了很少成功治療的案例。
并且所有成功治療案例均需要數月甚至數年的藥物治療,治療藥物包括噴他脒、磺胺嘧啶、米替福新、吩噻嗪化合物,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阿苯達唑、氟康唑和氟胞嘧啶等。由于成功治療的患者數目非常有限,目前尚未建立標準的治療方案。
▲ 鼻組織顯微鏡下病理圖(左) 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PCR電泳圖(右)
6月29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紹,這種疾病早期易被誤診,因其早期癥狀像普通腦膜炎——高熱、劇烈頭痛、嘔吐、脖子發硬。同時,很多有效藥分子大、毒性強,穿越血腦屏障困難,高劑量應用又易帶來副作用。
如要確診“食腦蟲”病原體,必須在腦脊液或病灶組織里找到阿米巴或做分子檢測,基層醫院常常做不到“立等可取”,很容易錯過寶貴的救治時間。
要警惕,但別恐慌
7月1日,“華山感染”微信公眾號發文提醒,“食腦蟲”確實可怕的地方在于——
- 一旦進腦,病死率很高,發病后常在一周內迅速惡化。
- 早期癥狀像普通腦膜炎——高熱、劇烈頭痛、嘔吐、脖子發硬,很容易被當成細菌或病毒感染。
雖然要警惕,但別恐慌。因為“食腦蟲”——
- 感染概率極低
- 預防并不難,避開高風險動作,風險基本為零;
- 并非必死無救,近年來多藥聯合已有成功救回的病例,只是需早識別、早用藥。
哪些場景風險最高?
- 溫暖淡水嗆進鼻子:夏天在湖泊、溫泉、河道、戲水池潛水、跳水,鼻腔被水猛沖是最典型的感染途徑。
- 自來水直接洗鼻:有人用洗鼻壺沖鼻,如果水沒煮沸或消毒,就給福氏耐格里阿米巴開了后門。
- 戴隱形眼鏡遇生水:棘阿米巴最愛臟水配隱形眼鏡,嚴重可導致角膜潰爛甚至失明。
- 皮膚傷口接觸濕土或渾水:尤其是園藝、摸泥、養花時,巴拉姆希阿米巴可能從小裂口潛入。
夏日玩水時一定要注意以下細節
- 選擇正規泳池,并注意查看水質監測報告,余氯含量應保持在0.3mg/L至1.0mg/L。
- 游泳前后要用流動水淋浴,游泳后要及時滴抗病毒眼藥水,不與他人共用毛巾、泳鏡。
網友:這個蟲的學名好自由啊!
華山感染:名字自由,殺傷力極強
自由公開水域可能風險更高
提醒:
如在“溫暖淡水嗆鼻”后
一兩周內出現
高燒、劇烈頭痛、
惡心嘔吐、頸脖僵硬
甚至很快意識模糊
務必立刻就醫
并主動告訴醫生
“最近在哪個水域把水嗆進鼻子了”
時間就是生命!
來源:新聞坊綜合新民晚報、新聞晨報、現代快報、華山感染、網友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