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這個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中,各大廠商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新機發布之后盡快進行開售,如果時間過久,則會影響到銷量。
但是對華為手機來說,這個發展壓力卻非常的大,一方面是目前有很多元件都屬于自研,這也讓發展進展變得很有壓力。
另一方面則是大多數元件都來自國產,需要看一些廠商的產能才可以,這也是每次有新機發布,供應壓力都極大的原因。
只是沒有想到的是,本以為今年下半年可以改善供應的問題,然而近期卻有博主稱,華為Mate80系列的供應壓力會很大。
根據博主透露的信息,2025年初的半導體產業并不平靜,第一季度,國內晶圓代工廠面臨偶發事件沖擊,產能短暫受限。
盡管第二季度開始恢復,但全行業已經感受到了壓力,因此庫存調整成為華為首要任務,不然后續供應會有壓力。
比如最近幾個月,搭載麒麟芯片的Mate70、MateX6、MatePad Pro等產品部分平臺已經出現了價格松動。
市場分析師指出,這表明華為前期的麒麟9010、9020芯片產能爬坡成功,但同時也帶來了庫存壓力。
要知道,芯片是現貨,但用戶的錢包不是無底洞,此時若匆忙推出Mate80,新旗艦必然搶走Mate70系列的銷量。
而且在國產化浪潮下,國內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持續高企,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中芯國際產能利用率達89.6%,環比增長4.1個百分點。
華虹半導體產能利用率更是高達92.4%,晶合集成也達到了90.5%,三大國產代工巨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已超90%,逼近物理極限。
甚至可以說在摩爾定律逐漸失效的背景下,芯片性能提升越來越依賴封裝工藝的突破,而華為麒麟9030芯片被曝采用全新芯片封裝設計。
據說會通過重構SoC分層架構實現更高效的元件集成,這種N+3工藝進一步加大了封裝環節的壓力。
更為關鍵的是,在重重壓力下,華為的下一代旗艦芯片麒麟9030參數逐漸浮出水面,據多個數碼博主爆料,麒麟9030將隨Mate80系列在年底亮相。
在這種情況下,其供應方面的壓力肯定不會小,更何況國內GPU廠商開始大規模使用國內代工,芯片產能還是不夠。
所以對于下半年想選新機的花粉,或許需要面臨搶購的一個情況,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產能一直都困擾著華為手機。
其次,芯片性能的大幅提升帶來了意想不到的挑戰,有消息稱,華為甚至考慮在手機中內置風扇解決散熱問題。
而且設計上的變化同樣顯著,Mate80系列預計將回歸直屏設計,采用2.5D玻璃+直屏方案,邊框采用注膠、夾膠工藝提升耐用性。
同時全系將支持3D人臉識別和側邊指紋識別,在國產旗艦中獨樹一幟,且雙層OLED屏幕也會逐漸和大家見面。
影像系統將升級為新一代的紅楓原色方案,通信方面繼續主打低軌衛星通信能力,軟件層面將首發搭載鴻蒙6.0系統,成為純血鴻蒙的首批載體。
也就是說,華為Mate80系列的外圍規格還是很有吸引力的,只不過面對延期可能,潛在買家面臨兩難選擇。
因此有博主稱,如果你是剛需用戶,Mate70其實依舊是臺成熟且硬核的旗艦。但如果你想‘買一次就吃上麒麟9030+鴻蒙6首發’,那Mate80確實值得多等幾個月。
而且可以看出來,如今華為產品節奏已轉向“穩中提效”,在麒麟產能穩定后,華為不再急于更新每一代產品,而是讓生態更完整、產品線更平衡。
因此在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晶合集成的產能利用率已超過90%,國產GPU廠商又加入產能爭奪戰的情況下,等等黨是必然的了。
當然了,目前也只是根據數據進行了一些分析,具體如何還是等新機正式發布之后下定論,畢竟12月份左右就會登場了。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華為Mate80系列有供應壓力,大家會去長時間搶購嗎?一起來說說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