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順利落幕,公布了全部獲獎名單,不出意料的承包了當晚的微博熱搜,互聯網上的討論熱潮也一直持續到現在。從觀眾的反饋來看,大家對今年獎項的最終歸屬都十分滿意,宋佳憑借《山花爛漫時》中張桂梅一角斬獲視后桂冠時,閆妮大笑著把手中的棉花送給她,這一刻也成為了網友們喜聞樂見的“名場面”,而在溫情與專業的氛圍背后,不難發現不少劇集市場的風向和信號已經隱匿在本屆白玉蘭獎中。
獎項分配均勻,題材“百花齊放”
作為兼顧了藝術性與市場性的“專家獎”,白玉蘭在業界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一直不可小覷。此次頒獎不僅是對過去一年國產電視劇創作取得豐碩成果的檢閱,也帶來了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行業訊息。
縱觀本屆得到最佳電視劇提名的10部作品,《邊水往事》《城中之城》《凡人歌》《玫瑰的故事》《慶余年第二季》《山花爛漫時》《我的阿勒泰》《我是刑警》《西北歲月》《小巷人家》,覆蓋了主旋律、職場、都市民生、古裝……等幾乎所有重要的垂類賽道,既有風格厚重、黃鐘大呂的長篇力作,也有視角新鮮、風格靈動的探索之作,對內容市場的多元化發展與“百花齊放”起到了倡導與鼓勵作用。
“神仙打架”之后,最佳中國電視劇這一桂冠由《我的阿勒泰》拿下,不同于過往三大獎更加垂青具有史詩感的長篇大劇,這次白玉蘭突破性的選擇讓細膩精巧的8集短劇“上桌”,也預示了行業在淘盡泡沫之后,低成本、小體量、高質量的大膽試水之作不失為是斬開市場“寒冬期”陰霾的一柄利刃,“精品短劇”在未來仍舊大有可為。
從內容維度來看,《我的阿勒泰》的獲獎也確實算得上是實至名歸,它不走短劇中常見的強情節、快節奏路線,而是以“散文詩”般的氛圍感取勝,通過電影質感的視聽語言傳遞出詩與遠方的審美追求,帶領觀眾感悟生活、治愈心靈,這在當下的市場中實屬難得。
評委會大獎由《西北歲月》和《我是刑警》獲得。《西北歲月》作為本屆提名作品中重大革命題材的代表,用方言對話、生活細節、鮮活人物等“煙火氣”元素,生動還原了星星之火燎原西北的偉大過程,避免了出現“曲高和寡”的情況,對該類型的發展有著不俗的貢獻。
《我是刑警》由真實案件改編,在“寫實懸疑”這一維度上可以說幾乎做到了極致,整個故事線跨越35年,既塑造了包括英勇無畏的秦川在內的刑警群像,又展現了我國刑偵技術的飛速發展,波瀾壯闊的史詩氣質可圈可點。
最佳導演獎由《山花爛漫時》的導演費振翔獲得,作為一個青年導演,他對主旋律題材的理解既舉重若輕又格局宏大,用有血有肉的筆觸代替了格式化的敘事套路,讓《山花爛漫時》以9.6的豆瓣高評分創下近九年國產劇口碑之最,拿下大獎堪稱實至名歸。
最佳編劇獎分別由《我是刑警》的編劇徐萌(原創)和《玫瑰的故事》的編劇李瀟、王思(改編)摘得,這兩部作品一部篇幅長、分量重、考據多,創作難度極大,一部把女性在情感中的自我成長表達的淋漓盡致,令人動容,都讓人看到了擁有一個好故事對作品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主旋律不斷升級,“女本位”敘事增加
塵埃落定后再來看,本屆白玉蘭的提名名單與獎項歸屬都折射出了劇集市場的哪些內容趨勢呢?
第一,“女本位”敘事增加,女性相關題材走進了新階段。有賴于當代女性群體經濟地位的不斷提升與精神上的持續覺醒,劇集領域中的“她生態”的繁榮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但比起過去這類作品容易被詬病話題金句先行、人物標簽化,近兩年涌現出了很多真正“女本位”的作品,這些作品中的女性角色更立體鮮活、更有生命力,也更多元化,她們不再被動的順從結構,雖然可能失敗、可能痛苦、可能掙扎,卻始終擁有對生活的把控和追尋自我價值的主動權。
《玫瑰的故事》中,戀愛不再是不清醒的象征,黃玫瑰擁有痛徹心扉的初戀和飽受磋磨的婚姻,也不妨礙她最終抵達自我的成長與和解,無需與任何人建立鏈接,仍舊能夠活得精彩;《小巷人家》中宋瑩和黃玲相互扶持,把瑣碎平凡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我的阿勒泰》中,張鳳俠把“主體性”植入到女兒的腦海,“啥叫有用,生你下來不是為了讓你服務別人的”,即便不夠優秀也能夠活得坦然。白玉蘭選擇褒獎這些作品,再度證明了未來誰能做到緊跟時代,關注女性的真實需求,挖掘她們的內生力量,誰就能在創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第二,找到了宏大敘事和個體命運的最佳結合點后,主旋律越戰越勇。今天的主旋律作品在經歷了類型的若干次進化后,已經徹底擺脫了僵化的說教色彩,和苦大愁深的口號式煽情,更加注重塑造真實立體的人物,采用的敘事手法也更輕盈落地,最終在思想深度與藝術表現力上找到了難得的平衡點,這種轉變正吸引著無數年輕觀眾化身“自來水”,對主旋律作品熱情追捧,在國劇市場中,該類型已經來到了只要質量過硬就不怕熱度不能與其它題材勢均力敵的新階段。
在本屆白玉蘭獎拿下多個大獎的《山花爛漫時》《我是刑警》《西北歲月》就是過去一年優秀主旋律作品的代表,特別是《山花爛漫時》,不僅擺脫了神化、苦難化英模人物的慣用套路,展現出了角色生活化、可愛的一面,還以寫創業劇手法描繪學校籌建,確保了內容的戲劇張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長短視頻對觀眾注意力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長劇已然站在了需要再度確認自身價值與定位的關鍵時刻,如何破局,眾說紛紜,有不少信號已經隱匿在這份獲獎名單中。無論是《我的阿勒泰》《山花爛漫時》還是《我是刑警》《玫瑰的故事》,他們都擁有深刻雋永的立意,和對真實社會與復雜人性的觀照,能帶給觀眾沉浸式的藝術體驗和深層次的共情,而不是被簡單的挑起情緒,這是短劇所做不到的。
宋佳勝在突破性,蔣奇明成為“新生代”唯一贏家
除了劇集獎項的歸屬,哪些入圍的演員能夠拿下最后的勝利,為自己的演繹生涯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是很多網友都在關注的熱點。
近年來,主流獎項獲獎者“年輕化”已經在業內逐漸形成了趨勢,比如85后金雞獎影帝朱一龍,85后飛天獎視后熱依扎、趙麗穎等等,本屆白玉蘭特意將“提攜新人”列為六大核心評審原則之一,難免讓人對新生代演員獲獎有了一絲期待。無論是劉亦菲的《玫瑰的故事》還是楊紫的《國色芳華》、張若昀的《慶余年2》,都是叫好又叫座的精品爆款劇,存在感極強,在人物塑造方面,他們的表演也稱得上是精準到位,但可惜三位都沒有復制當年胡歌憑借《瑯琊榜》登頂的水到渠成,競爭對手過于強大,讓白玉蘭做出了相對“穩妥”的選擇,宋佳等“中生代”們笑到了最后。
宋佳作為曾經對打“甄嬛”成功的白玉蘭視后,演技含金量與國民度一直都無需多言,《山花爛漫時》中的張桂梅一角,對她來說是功成名就后又一次難度極高的挑戰,在劇中,她一改近年來文藝氣質+精英感戲路,把角色的智慧、堅韌、雷厲風行詮釋的淋漓盡致,提供了一版極具說服力的“張校長”,不僅做到了形似,更做到了神似,這種突破性,讓她在“大年”封后也毫無爭議。
靳東和宋佳一樣,在《西北歲月》中給人耳目一新之感,比起以前把西裝焊在身上的職場精英、霸道總裁,這次他將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塑造的既有揮斥方遒的豪情,又不乏細膩精準的小細節,表演隨著題材水漲船高,獲獎并不令人意外。
榮膺最佳女配角的蔣欣曾經一直是觀眾心目中的“意難平”,既有國民度,又有經典角色傍身,很多網友都覺得“輪也該輪到她了”,再加上《小巷人家》中宋瑩這個角色熱情俠義、格外討喜,一個時代洪流中的普通女性,卻有著不普通的感知幸福的能力,為觀眾提供了很多情緒價值,蔣欣的表演潤物細無聲,一下子就走進了觀眾心里。
蔣奇明可以說是本屆白玉蘭“提攜新生代”的一個縮影,首次提名即獲獎,不僅僅是因為幸運,更源于他在表演上的堅持與付出,《邊水往事》中,蔣奇明通過眼神、方言、肢體語言等小細節的設計,成功塑造出了底層馬仔王安全這個充滿矛盾張力的悲劇人物,贏得了大量觀眾的共情。
在長視頻發生巨變的前夜,獎項的意義或許就是為國劇創作提供一個清晰、直觀的坐標模板。期待白玉蘭獎未來在保持嚴謹與專業的同時,繼續深化引領作用,把獎項頒給更多具有創新性和突破性的演員與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