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時就是怕踩坑,才認為按常規套路來,能少翻車,結果,住滿一年才明白,保險的也不保險。
真不是我太挑剔,實在是有太多糟心事,大家要是正準備裝修,可以拿我的經歷當個參考,這5個設計勸你別做了,不然就跟我一樣,現在恨不得砸了重裝。
01
廚房吊柜拉籃
廚房櫥柜吊柜在上面每次都夠不著,柜子里面的東西都不想拿下來了,很浪費空間,自從上次踩凳子拿的時候差點摔倒,想著裝個吊柜的拉籃,應該會好用吧。
但我沒想到用起來這么糟心:
- 整個把手和承托位置占據了柜子1/4的空間。
- 下層只能放10來個瓶子。
- 上層也只能放10來個瓶子。
- 拉上拉下的時候瓶子會晃動,不小心會掉落下來。
- 推上去的時候需要兩只手且舉重般的力氣,拉下來也需要托一把,否則就極速下降。
所以,裝這么一個東西有啥用?我是裝完一年又把它拆了。
這些瓶瓶罐罐還是放在吊柜下方的開放格中,拿起來更方便,這順手程度不比拉籃強多了?
02
衛生間門檻石
都說現在不流行在衛生間做門檻石了,太丑,于是就沒裝,結果,每次洗完澡衛生間外面的地面都水漫金山,洗完就得拖地,而且,長期這樣搞,衛生間外面的地板及墻面有反堿發霉的風險。
真的后悔了,所以,雖然過門石很丑,但也好過現在這樣,洗澡時水漫出來。
如果是沒裝修的姐妹,想不要過門石,建議考慮衛生間有個下沉設計,如下圖。
要與瓦工師傅溝通好,衛生間與公共區域的高度差是多少,一般是2-3cm最為合適,高了容易絆腳,側面就用衛生間的磚去收口,這樣簡潔好看。
在貼磚之前,門口三面墻地要延伸涂刷防水處理,并做止水帶,才能防止門口返水返潮導致的門套變形和粉刷層脫落問題。
03
開放式書柜
裝修時做的開放式書柜,看網上照片擺滿書籍高級又有格調,再說開放格子拿書隨手可取很方便,我是住了倆月就開始后悔了,這也太容易積灰了。
三天不擦,書脊上一摸,灰塵就能印出手指印,起初,我們會每月打掃一次書柜,打掃一次兩個人合作需要整整一個下午。
為了新家這個書柜,平添了一項打掃的大工程,而且有時候有了新書還得重新排列。
有時候書放多了還得擔心承重的問題。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直接上帶門的書柜吧,至少不用太費勁搞衛生,這滿墻開放式的柜子,網上看歲月靜好,實際上一地雞毛。
04
洗衣機藏柜子
聽信了設計師的建議,將洗衣機烘干機藏在了柜子里,結果,用起來不但是不方便,而且還有很多其他問題。
不管是洗衣機也好,烘干機也好,工作后都有水分、水汽,烘干機還會發熱,洗完衣服后必須敞開通風,否則潮氣悶著分分鐘發霉發臭。
結果就是,柜門常年大敞開,礙事還難看,這做的隱形柜又有啥意義?
所以,建議是:還不如就讓它露出來,尤其是空間小,動線緊的,開著個門非常礙事,趁早死了這條心吧。直接擺省事多了。
05
陽臺隱形晾衣桿
家里就一個陽臺,當初聽著“隱形晾衣桿” 能藏起來不占地兒,腦子一熱就裝了。結果住進來才發現,這錢花得冤。
它確實能收回去變“隱形”,可是,衣服干了也不能保證立馬收,我家晾的衣服常常掛到周末,隱形不隱形壓根沒區別,陽臺該亂還是亂。
更讓人心里發毛的是承重力,商家說很結實不用怕,我是曬個被單都有點擔心,更別提曬厚被子了,怕它搭上去就會突然掉下來。
真心勸一句:這東西隱形沒太大的作用,如果你家晾曬衣服做不到 “隨干隨收”, 要是跟我一樣懶,不如直接把晾衣桿裝在陽臺側面。
總結:
這些別人家的“神仙設計”,到了我家全是雞肋,裝修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我不是矯情,是因為被這些折磨夠了。
經驗分享給大家,信不信由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