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蝴蝶”過境,綏江懷集段在短短4天內連遭3輪洪峰侵襲。6月18日7時05分,廣東省水文局懷集水文站迎來歷史最高洪峰,洪痕定格在55.22米,超警戒水位5.22米。
水情就是命令,1997年出生的陳昌語毅然扎進了洪流中心。身為肇慶水文測報中心的助理工程師,也是廣東省水文局肇慶分局黨員應急測報先鋒隊的一員。他與隊員們逆行而上,用一組組精準數(shù)據(jù),為懷集安全轉移7萬名群眾搶占了至關重要的時間窗口。
陳昌語介紹緊急加裝臨時水尺的位置
無畏涉渡救孤困
6月17日,第三輪更兇猛的洪峰已在路上。剛結束南豐水文站支援任務的陳昌語,馬不停蹄趕到大象水文站完成測流,旋即又調頭沖向核心戰(zhàn)場——懷集水文站。
彼時,綏江洪水已漫過堤岸,懷集部分街道陷入一片汪洋。陳昌語從當?shù)厝丝谥蝎@悉,從G55二廣高速懷集西下高速或許還能通行。然而,當他與同事阮毅繞行到懷集西出口時,通往水文站的道路,早已被洪水吞沒。
“水位最深的地方,已經沒過了我的腰。”歸途受阻,陳昌語沒有猶豫。他迅速套上雨衣和救生衣,與阮毅毅然踏入洪流,朝著懷集水文站的方向艱難跋涉。
“腦子里真沒空害怕,更沒想過后退,”陳昌語事后回憶道,“看到前面有老百姓騎著電動車也在水里走,心想路況應該還行。他們都敢走,我有什么不敢的?”當時,他只有一個念頭:必須趕到崗位上去!
就在這艱難跋涉途中,一輛深陷洪流的黑色轎車吸引了陳昌語的視線。渾濁的洪水已逼近車窗,車內隱約可見人影晃動——一家六口,包括兩個三四歲的孩子,車主正從天窗探出身子,焦急地呼救。
“你們怎么還沒走?水位馬上還要漲,太危險了!”陳昌語心頭一緊,急忙涉水靠近詢問。車主聲音顫抖:“有老人小孩,走不了啊!打了求救電話,可沖鋒舟一直沒來……”渾濁的洪水淹沒了車燈,近在咫尺都難以看清車內狀況,遠處的救援人員更加難以發(fā)現(xiàn)目標。
“別急!我去幫你們叫救援!”陳昌語一邊喊話,一邊奔向高處的皮劃艇向警員通報險情,眼見警員人手吃緊,他果斷跳上沖鋒舟幫忙救人,協(xié)助警員奮力向被困車輛劃去。最終,驚魂未定的一家六口被轉移到了安全地帶。
來不及接受感謝,甚至沒看清被救者的面容,陳昌語的身影很快消失在雨幕中。
洪峰數(shù)據(jù)保衛(wèi)戰(zhàn)
短短2公里,陳昌語與阮毅在濁浪中跋涉了一個多小時。當他們終于抵達目的地時,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臨江而建的懷集水文站,儼然已成洪濤圍困的“孤島”。
站房內,站長姚振峰如同定海神針般獨自堅守。面對緊迫的測流任務,陳昌語與同事迅速轉移至鄰近的懷城大橋,在橋頭花池處加裝臨時水尺,調試設備制定測驗計劃,一場與洪水搶時間的“數(shù)據(jù)保衛(wèi)戰(zhàn)”正式打響。
入夜,斷電后的懷集縣城漆黑一片,橋上唯有手電筒光束搖曳。他們每隔一段時間便冒險走到大橋中央,在狂風驟雨中手動拖拽走航式ADCP進行測流。橋上測得的數(shù)據(jù),立即與姚振峰在站房內利用自記井浮子水位計讀取的數(shù)據(jù)進行交叉驗證校準。
“環(huán)境太暗,腳下洪水咆哮,稍不留神被繩索絆倒,后果不堪設想。”陳昌語深知兇險,“大象水文站掛鉛魚的鐵塔都被洪水沖垮了!”
洪水的狂暴遠超預期,站內關鍵的1200K頻率ADCP不堪重負,肇慶水文測報中心工程師魏林合冒雨馳援,送來了600K頻率的ADCP設備并立即投入戰(zhàn)斗。
哪里洪水大,他們就趕往哪里,陳昌語和他的同事們,無疑是真正的洪峰逆行者。
從17日深夜到18日深夜,在斷電斷水斷網斷路的困境下,陳昌語和同事們依靠走航式ADCP精準完成15次關鍵測流,完整刻錄下洪水暴漲的全過程。
18日7時05分,水位飆升至55.22米,全縣通訊徹底中斷。陳昌語與同事輪番值守,通過衛(wèi)星電話每十分鐘向肇慶水文分局水情值班室和懷集縣防汛搶險指揮部報送實時水情,高強度人工報汛持續(xù)整整24小時,成功報送水位數(shù)據(jù)200余份,為防汛決策提供了不間斷的關鍵支撐。
當洪水終于退去,數(shù)據(jù)傳輸任務圓滿完成時,陳昌語的膠鞋里灌滿了泥漿,緊握繩索的雙手磨出了血泡,他笑著說:“只要數(shù)據(jù)準了,比什么都強。”
精進業(yè)務守安寧
在懷集水文站站長姚振峰眼中,陳昌語這個年輕人“特別謙虛,勤勤懇懇,再苦再累從不抱怨,危急關頭總是毫不猶豫往前沖”。
新婚僅三個月的陳昌語,妻子正是懷集人。洪水肆虐、通訊斷絕的那段時間,是他最揪心的時刻:“聯(lián)系不上妻子和岳父母,雖然早反復叮囑過轉移車輛、注意安全,可心還是懸著。”
提及同在抗洪戰(zhàn)線的父親,他眼中透著理解與堅定:“他經歷的風浪太多,習慣了這份職業(yè)的風險,反而不會過分擔心我。”正是父親的耳濡目染,讓水文夢想的種子在他心中早早生根發(fā)芽。大學選擇水文相關專業(yè),畢業(yè)后如愿考入肇慶水文測報中心,工作后不久,他就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
“這份工作,意義非凡!”陳昌語的話語充滿力量,“我們的數(shù)據(jù)能立刻轉化為保護生命的行動,防汛抗旱、水利工程、百姓安危都系于其上!當時群眾圍著問‘水位還會漲嗎?什么時候退?’,我們鎮(zhèn)定的回答就是他們的定心丸。”
事實上,這不是陳昌語第一次迎戰(zhàn)洪水。例如在羅定江“23.9”特大洪水中,他就曾堅守下游官良水文站,泡在齊腰深的水中一整天,圓滿完成數(shù)據(jù)測量任務。
6月24日,洪水退去一周后,懷城大橋車流如織,重現(xiàn)生機。陳昌語站在橋上,指向橋頭花池:“看,這里就是我們緊急加裝臨時水尺的位置。”他如數(shù)家珍地介紹著水文測量儀器,回憶那場驚心動魄的洪峰過境。
展望未來,陳昌語目標清晰:持續(xù)精進業(yè)務,融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測報技術,以精準數(shù)據(jù)守護萬家安寧。
陳昌語與同事在懷城大橋上開展夜間測流
斷水斷電斷網斷路,懷城大橋上只有水文戰(zhàn)士的手電筒燈光在搖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