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八十年代,那些唇紅齒白、面容俊朗、形象端正的男演員頗受喜愛,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唐國強。
另有一位與唐國強享有盛名,便是與張瑜攜手出演《廬山戀》而名聲大噪的郭凱敏。
三十年時光荏苒,曾經的偶像郭凱敏風光不再,已經到了無戲可演的境地,他在電視熒屏上的出現變得極為罕見。
雖然事業不在,但他卻依然和唐國強有得一拼,
因為很多人認為,他是和唐國強一樣的渣男。
郭凱敏歷經兩段婚姻,兩位妻子均為絕世佳人,且均為他誕下一名子嗣,她們無私奉獻,毫無怨言。
郭凱敏,到底有什么魅力?
他又有著怎么樣的經歷,硬是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碎。
01
郭凱敏,這位來自吉林長春的年輕人,他的雙親均服務于地質隊伍,他們整日穿梭于崇山峻嶺之間,生活頗為艱辛。每年,他們僅有短短一兩個月的時間得以休假。
郭凱敏自幼便在奶奶的撫養下成長,他自小展現出過人的智慧和勤奮好學的品質,學業成績一直十分優秀。
初中時期,恰逢一段特殊時期,郭凱敏無法繼續在學校專心學習,因此他將書籍帶回家中進行自學,并且把握空閑時間自學了唱歌。
郭凱敏不僅精通普通話,而且其嗓音宏亮,所以每逢學校召開大型集會或是組織各類活動,他總是一員重要的骨干。
后來,他被學校的宣傳隊直接錄取,自那以后,他漸漸對學業失去了興趣,轉而愛上了唱歌、演講以及戲劇表演。
十七歲那年,郭凱敏即將告別中學時光,此時他被上海電影制片廠相中,躋身其中成為該廠最年輕的演員行列,位列其中僅有三位。
另外兩個人分別是張瑜和張芝華。
彼時,他們幾位乃電影制片廠的新晉演員,并無固定職位,所領薪酬微薄,甚至難以解決溫飽之需。
張瑞芳老師經常自費為他們提供額外的食物,時而是一條鮮魚,時而是一盤紅燒肉。
其中她最喜歡的就是張芝華,每次吃飯都有她。
踏入制片廠的次年,郭凱敏迎來了擔任主角的機遇,而他參演的影片名稱為。《第二個春天》,
這把郭凱敏開心壞了,心想自己總算有了出頭之日。
可只拍了不到10天,導演就對他說:
“你長的太好看了,不適合演工人,你演戰士吧。”
郭凱敏并未深思,然而在深入研讀劇本的過程中,他始覺,自己總共僅有七個鏡頭可用。
拍攝電影的過程頗為緩慢,常常需要耗時一兩年,這樣的節奏使得戲份有限的郭凱敏擁有了充足的準備時間,得以從容應對。
他暗自思忖,既然決定出演,那就全力以赴,于是他開始對這七個鏡頭進行深入研習,這一琢磨就是整整七個月的時間。
他的這份執著,使得好友張瑜與張芝華均深感敬佩,堅信他未來必定能有所建樹。
郭凱敏的表演部分僅耗時兩小時便順利拍攝完成,盡管戲份不多,然而導演對他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
盡管未能成為影片中的主演,他卻順利實現了轉正,進而成為了電影制片廠正式編制內的演員。
02
郭凱敏為這部電影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張芝華的表現也相當出色,與郭凱敏的差距并不大,他們兩位都是電影廠重點培養的對象。
在眾多演員中,特別看重的是郭凱敏,這主要是因為他的外貌極其符合扮演正面角色的要求。
漸漸地,周圍的同事們紛紛開始促成郭凱敏與張芝華的交往,時不時地拿他們開些玩笑,逗得兩人面紅耳赤,羞澀不已。
他們正值青春萌動之時,對愛情與婚姻的理解尚淺,怎能承受眾多人的牽線搭橋?
慢慢地,兩人就真的走到了一起,成為了一對情侶。
郭凱敏性格樸實,張芝華則顯得成熟穩重,而張瑜則充滿活力與俏皮,他們三人的個性差異明顯,共事時自然難以避免出現爭執。
和郭凱敏鬧矛盾最多的并不是張芝華,而是張瑜,
每當兩人發生爭執,張芝華便需充當調解者,在不斷的爭執聲中,三人之間的關系卻異常融洽。
1979年,上海電影制品廠制作的電影《廬山戀》正式開拍,其中,郭凱敏擔綱主演,扮演了男主角這一重要角色。耿樺”,張瑜飾演女一號“周筠”,兩人在電影中飾演一對情侶。
拍攝地點定在了風光旖旎的廬山,為了更好地呈現這部作品,制作團隊特地從香港購置了四十余套時尚前衛的服裝。
廬山景區管理方同樣給予了大力支持,特地安排了劇組核心成員入住廬山內的豪華別墅。
為了提升影片的視覺效果,導演特意安排郭凱敏與張瑜增進彼此間的情感,他指示他們共進晚餐,一同游覽廬山的迷人風光。
慢慢地,很多同事都覺得郭凱敏和張瑜才更般配。
這消息傳入張芝華耳中,她內心不禁感到些許不快,因為眾所周知,她是郭凱敏的伴侶,這個事實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但她還是選擇相信男友郭凱敏,相信閨蜜張瑜。
事實表明,郭凱敏與張瑜之間并無特殊關系,作為中國首部出現吻戲的影片,拍攝過程中,郭凱敏始終感到一種罪惡感。
心想這樣是不是對不起張芝華。
在導演的悉心指導下,以及張瑜的鼓舞之下,他最終艱難地完成了這個鏡頭。
拍攝游泳場景之際,恰逢寒冬,湖面冰寒刺骨,張瑜便成了首位身著泳裝亮相熒幕的女藝人。
在拍攝過程中,張瑜與郭凱敏不僅需承受嚴寒之苦,更需應對眾多群演以及眾多圍觀游客的存在。
拍攝過程十分艱難。
1980年,該影片一經上映,便迅速在全國范圍內掀起熱潮,觀眾絡繹不絕地涌入影院。其中,男性觀眾紛紛慕名而來,只為目睹張瑜的風采;而女性觀眾則多半是為了欣賞郭凱敏的魅力。
兩人成為全國聞名的熒幕情侶。
張芝華與郭凱敏漫步街頭,不時有人指著他們竊竊私語,議論紛紛。
“還是張瑜好,更配郭凱敏。”
張芝華聽了心里自然不好受,郭凱敏也感到很尷尬,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兩人都不敢一起出門,生怕被人議論。
03
在1985年,郭凱敏和張芝華正值事業巔峰,他們攜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這段佳話也成為了電影廠的一段美談。
郭凱敏,這位昔日沉默寡言的演員,在聲名鵲起之后,心中升騰起更高的志向。他不再局限于僅僅扮演他人,渴望實現從演員到導演的身份轉變。
恰逢此時,制片廠恰好擁有幾名前往北京電影學院深造的寶貴名額,郭凱敏心中一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盡管他已經成為了知名演員,然而他并未接受過系統的專業訓練。為了實現他成為導演的夢想,他渴望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
當他向妻子張芝華透露這一念頭之際,張芝華頓時陷入了沉默,她追問是否真的非去不可。
郭凱敏斬釘截鐵的回答,一定要去。
張芝華緊接著向郭凱敏透露,她已懷有身孕,此刻她迫切需要的是陪伴與關懷,她懇請郭凱敏不要離她而去。
而且兩人才剛剛結婚,她是真的不想與丈夫分離。
可不論張芝華怎么勸說,郭凱敏都無動于衷,希望張芝華能成全自己,
張芝華一直是一個識大體的人,終究,她挑選成全丈夫。
所以在這一年,郭凱敏開始了他長達兩年的求學生涯,而張芝華就在上海大著肚子單獨日子,
她病了,就單獨一個人去醫院看病,有時候家里有干不了的活,就只能去請親戚朋友協助。
她寫信給郭凱敏,講述自己單獨日子的不易,可在郭凱敏的回信中,除了寥寥幾筆的關心話,剩余的滿是他在北京的所見所聞。
第二年,張芝華生下一個兒子,就連兒子出生,郭凱敏都沒有陪在她身邊。
1987年,郭凱敏執導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洋涇浜兄弟》,雖然沒有像《廬山戀》那樣大火,但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讓郭凱敏愈加堅定了當導演的決計。
可在其時的上海電影制片廠,不只有謝晉等著名導演,而且還有十分多的新秀導演,他們都是從場記、導演助理、副導演一點點熬出來的,
郭凱敏想要一蹴而就,根本便是不可能的工作。
無法之下,他只能一邊拍戲,一邊等時機,
在兩年之后,海南電視臺的一名副臺長,讓郭凱敏看到了希望。
郭凱敏在海南拍戲期間,這位副臺長向郭凱敏透露,海南準備建造新的電影廠,假如他愿意來海南開展,自己就能夠圓他的導演夢。
回去之后,郭凱敏和妻子張芝華商量去海南的事,張芝華當場就辯駁了他:
“你現在干的好好的,為什么一定要這么折騰呢?”
“而且你跟人家也不熟,你怎么就確認他說的是真的呢?”
病急亂投醫的郭凱敏正沉浸在美好的愿望中,哪里聽得進去妻子的話,兩人在大吵一架后,郭凱敏氣得摔門而去。
事業上的分歧,也讓兩人的感情出現了裂痕。
不久之后,郭凱敏在拍戲時認識了比他小4歲的劉曉春,
其時,劉曉春剛剛和前夫尤勇離婚不久。
劉曉春是上海戲劇學院畢業的高材生,而且是北京總后話劇院的話劇藝人,
不只人長的很漂亮,而且在電影上也很有見解,很多理念和郭凱敏不約而同,
兩人越聊越投機,劉曉春也成為第一個支撐郭凱敏去海南尋找時機的人。
再次回來上海之后,郭凱敏再次提及辭去職務去海南的事,張芝華說什么也不肯容許,
所以兩人挑選了離婚,兒子歸張芝華撫育。
04
在和張芝華離婚之后,郭凱敏趾高氣揚的來到海南,找到了最初那位副臺長,
可這位副臺長卻說,他來晚了,臺里現已沒有編制了,
郭凱敏一下就傻眼了,可為了自己的導演夢,他還是決議先委屈一下。
其時郭凱敏唯一的收入,便是來自上海電影制片廠的幾百元補助,他每個月還需給兒子150塊的撫育費,
最終到手的就所剩無幾了,他的吃住都成了難題。
遠在北京的劉曉春知道之后,決然辭掉了在話劇團的鐵飯碗,拋棄前途跑到了海南,
拿出自己所有的積蓄,毫無保留的支撐郭凱敏的事業。
郭凱敏感動壞了,在第二年便和劉曉春領證結婚,兩人住在冬季漏風,夏天漏雨的租借房內,成了一對患難夫妻。
一直在電影廠體制內當藝人的郭凱敏,根本就不知道外面的國際水有多深,那幾年,他不是在上當,便是在上當的路上。
初到海南時,有一家公司主動找到了他,說是要投資一部電影,請他當導演,郭凱敏喜不自禁,想都沒想就容許了。
為了這部電影,郭凱敏動用自己的聯絡和名望,拉藝人,拉贊助,可到了最終他才發現,這家公司根本就沒打算拍電影,
僅僅想利用他的名望來籌資。
終究郭凱敏不只沒有當成導演,而且在圈內的名聲也有所下降。
1992年,走投無路的郭凱敏找到了當地的領導,尋求協助,領導不忍心他這樣的人才沉沒,便想辦法解決了他的編制問題,讓他在電視臺當主持人,
可郭凱敏一心想當導演,哪有心思主持節目,節目的收視率幾乎便是不忍直視。
不久之后,臺里正好要拍一部電影,郭凱敏很想捉住這個時機,
可最初拉他來海南的那位副臺長卻憂慮郭凱敏后來者居上,搶了他的位置,便百般阻撓。
郭凱敏終于意識到,留在電視臺是沒有時機的,便辭去職務脫離,與幾個朋友合伙開了一家影視公司,
而且想辦法投資拍攝了電影《嫡親》,可最終由于缺乏經驗,和其他各種原因,讓郭凱敏賠得底朝天,而且還背上了債款。
愈加雪上加霜的是,在1994這一年,妻子劉曉春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孩子吃奶粉、生病看醫生等等,又增加了一筆開銷。
此時,郭凱敏現已有些懊悔脫離上海電影廠了,他坐在窗前靜靜流淚,感覺最不起的便是兩任妻子,和兩個兒子,
劉曉春靜靜來到他死后抱住他:
“我相信你,困難都是暫時的,總會曩昔。”
為了妻子,為了兒子,郭凱敏打算放置自己的導演夢,重新去當藝人,最起碼能夠確保妻兒衣食無憂。
05
1996年,郭凱敏回北京發展,可多年曩昔,影視圈現已沒有了他的立錐之地,而且自從他去海南之后,關于他的各種謠傳從未中斷。
有人說他做生意賠了好幾個億,乃至還有人說他現已由于經濟問題進去了。
2001年,就在他寸步難行時,陳佩斯在導演舞臺喜劇《托兒》時,決議拉他一把,為他留了一個人物,
郭凱敏現已很久沒演過戲,這次重登舞臺心里也沒底,所以劉曉春悄然找到陳佩斯,求陳佩斯對他多點耐心。
好在郭凱敏寶刀未老,讓很多導演再次留意到了他。
從2003年開始,郭凱敏正式復出拍影視劇,只不過此時的他,現已做不了主演,只能客串一些戲份很少的副角,
妻子劉曉春很為他感到惋惜,可他卻反過來安慰妻子:
“挺好的,我現已很知足了,能讓你們衣食無憂,我心里總算好受一些。”
劉曉春很諒解他,還拋棄了自己的事業,全力照顧他和兒子,
而郭凱敏通過幾年的努力,不只還清了所有債款,還把兒子培養的十分優秀,
如此他的兒子郭乙桓也成為了一名長相帥氣的藝人。
現在,郭凱敏現已65歲,仍然堅持拍戲,
僅僅很多年曩昔,很多人都現已無法把他和當年《廬山戀》中的男神“耿樺”聯絡在一起。
假如最初郭凱敏不去折騰,安心當一名藝人,必定會有更高的成果,日子也會更好,但他一點都不覺得懊悔,
尋求愿望,總要付出一點價值,他僅僅沒有成功,不代表他便是失敗者。
更讓他幸虧的是,他這在一路遇見了懂他、支撐他的劉曉春,
現在郭凱敏最大的心愿,便是好好的補償妻子,讓她過美好、安穩的好日子,
折騰了小半輩子的郭凱敏,現在終于享受到了家的美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